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王法
1月1日起,《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標志著我國營商環境建設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營商環境規則從實踐探索向立法規范賦權升級,我國經濟發展模式從要素投入驅動向市場高效運行加快升級,意義重大。
在此節點上,貴州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一批破壞營商環境的典型案例,提出“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就是貴州發展的敵人”。2020年,貴州將繼續堅持刀刃向內、自我革命,大力開展營商環境整治,對不作為亂作為、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實行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
2015年12月,遵義市某礦業有限公司在新蒲新區依法取得建筑用灰巖礦山采礦權許可證后,在申請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過程中,被告知因新區“經一路”建設需對其采石場進行征收暫停辦證。
此后,該采石場一直未被征收,也未準予開采經營,造成該公司生存困難。2019年8月,新蒲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大亮被遵義市紀委、市監委給予誡勉談話處理。
在1月3日召開的貴州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新聞發布會上,遵義市新蒲新區管委會不作為問題等8個破壞營商環境的典型案例被通報。
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與產業大招商是貴州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一體兩面。產業招商解決的是貴州長遠發展“靠什么”的問題,優化營商環境解決的是貴州長遠發展“憑什么”的問題。
隨著脫貧攻堅再戰再捷、全勝在即,產業招商日益成為貴州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同時也對提升營商環境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2018年初,貴州啟動產業大招商和優化集中整治營商環境“兩大行動”,并出臺《貴州省優化營商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方案》,明確對開展政策法規落實、政務窗口服務質量、公用企業涉企服務、政府失信行為、政府涉企服務效能、第三方評估等6個方面問題進行集中整治。
同年5月,貴州再次出臺重要創新舉措,聘任包括商會、媒體、各級單位在內的238名同志作為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依法對全省行政審批、政務公開、服務承諾、特定行業服務規范、行政執法及基層窗口服務等情況進行監督。
一系列新舉措整治下來,僅2018年全省就查處破壞營商環境案件43起。
到2019年,貴州在優化營商環境集中整治工作基礎上,繼續加大對破壞營商環境典型案例的查處力度。
一年來,全省共查處破壞營商環境案件46件,問責處理66人,有力促進了貴州省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了企業信心,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要求,著力打造服務和效率高于周邊、成本和負擔低于周邊的營商環境新高地。”2017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優化全省營商環境,2020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依靠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今年的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繼續壓減省級權責清單事項,繼續簡化行政審批,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80個工作日以內。扎實推進證照分離,切實解決準入不準營問題。完善提升“一云一網一平臺”,“一網通辦”市縣政務服務網上可辦率達到100%。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下大力氣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物流等成本,讓企業輕裝上陣,激發發展活力。
去年6月,貴州印發《貴州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方案》,提出45條舉措,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和競爭力。
去年7月,由貴州省能源局會同國家能源局貴州監管辦和貴州電網公司共同編制的《進一步優化我省用電服務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實施方案》出臺,這是全國第一個由省級能源管理部門編制的方案。方案提出,要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辦電便利性、滿意率和獲得感,努力提高貴州獲得電力水平,努力實現零上門、零審批、零收費,用戶獲得電力指標在全國排位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貴州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委托第三方開展評估考核,通過曬成績單的形式反映各地區各部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成效,倒逼加大改革力度,全面加強環境建設,促進營商環境實現大提升。
“《條例》的實施有利于進一步檢驗近兩年貴州加大營商環境整治力度所取得的成效,尤其是促進貴州對標國際高標準來推動營商環境建設的意義重大。”貴州省投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白魯建說。
沒有梧桐樹,哪來金鳳凰?據介紹,為切實做好《條例》的貫徹落實工作,貴州將組織開展《條例》的宣傳、學習和培訓,擴大《條例》在全社會的知曉率和覆蓋率,轉變政府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法治意識,把各項制度規范上升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行為準則,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注優化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
不僅如此,貴州還將強化統籌協調,推動配套措施抓緊出臺,完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領導協調機制,健全信息互通共享機制,保證《條例》各項條款落實落細。對標先進地區找差距、補短板,學習借鑒推廣國內其他先進地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好的經驗和做法,持續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下硬功夫打造好發展軟環境,進一步激發全省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同時,貴州將繼續強化社會監督,加大懲處追責力度。通過新聞媒體等渠道進行實時通報,堅決通過法律、行政,甚至紀檢的手段給予嚴肅處理,并予以曝光。通過培訓400余名義務監督員,使他們在監督過程中有法可依、有理可依。將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納入日常監督檢查,加大監管和責任追究力度,對落實不到位和工作不力導致營商環境受到損害的單位和人員依法追究責任。
白魯建介紹,接下來,將以貫徹《條例》為契機,持續改善貴州省投資和市場環境,助力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加快建成服務和效率高于周邊、成本和負擔低于周邊的營商環境新高地,進而增強市場活力和經濟內生動力,推動貴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貴州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新聞發布會現場。(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陳慧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