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腐敗感知何以影響政治信任
——國家認同的中介作用和威權人格的調節作用

2020-06-22 08:01:26王如一
天水行政學院學報 2020年3期
關鍵詞:國家影響

王如一

(華東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公共管理學院,上海200062)

一、引言

政治信任指的是公民對他們的政府和政治機構所持有的信心,反映了公民對政治機構的主觀評價,體現了公眾對政府合法性的認可程度[1]。政治信任對政府來說意義重大,原因在于高水平的政治信任不僅能有效促進公民對公共政策的執行與遵從,還能促進政府和公民間的合作[2]。享有高政治信任水平的公共部門可以充分發揮其自主權與自由裁量權,來增強治理效率[3]。反之,低水平的政治信任將會極大地損害政府機構的合法性與穩定性,使政府等政治機構難以維持在公眾心中的權威地位,并導致社會抗議與社會運動等一系列政治弊病[4]。也正因此,無論是民主國家還是威權國家、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政治信任都是理解公民與政府之間關系的核心概念。

政治腐敗可被定義為“政府公職人員為了獲取私人利益而違反規定濫用公權力的行為”[5]。腐敗會對個人與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造成極強的危害性,因此腐敗通常被認為是發展中國家在民主化轉型、建設市場經濟和社會體制改革進程中所面臨的主要障礙[6]。研究民眾對政府公職人員的腐敗程度的主觀感知與他們的政治信任水平之間的關系無疑具有重要意義。而現有的關于腐敗與政治信任的文獻雖然指出了腐敗對政治信任造成危害[7],但是還未有研究深入探討這一負面影響的實現過程與作用機制,不利于理解腐敗感知與政治信任間的復雜關系。

本文立足于公民心理感知層面,旨在探究腐敗感知對政治信任產生的消極影響,并結合國家認同的中介作用和威權人格的調節作用來理解這一作用過程,以期打開腐敗感知影響政治信任過程中的“黑箱”,理解復雜的政治社會現象,促進腐敗感知與政治信任領域的學術知識生產,以便為后續學術研究與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二、文獻回顧與研究假設

(一)腐敗感知與政治信任

目前主要有兩種理論解釋政治信任的來源:制度理論與文化理論。制度理論根源于理論選擇理論,理性選擇理論認為人會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人們的政治態度的形成過程也同樣是理性的,如果人們認為政府的治理績效達到了自身的期望水平或是他們從政府的治理績效中獲得了實際的收益,那么他們就會對政府等政治機構形成較高水平的政治信任。因此,那些在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經濟增長和保護公民權利等方面表現突出的政府便會享有高水平的政治信任,而那些績效表現不佳的政府則會喪失在民眾心中的信譽與形象,并遭遇合法性危機。因此為了提升政治信任和保持政治的穩定性,政府必須提高治理質量、增進政府透明度并對公民地需求保持積極的回應性。

文化理論則認為政治信任是更普遍信任的一部分,政治信任隸屬于社會信任,是人們內在的一種人格特征[8]。因此,政治信任實際上外生于政治領域,而是源于個體早期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對社會所持有的一般化信任,這種一般化信任塑造了個體的信任觀念,并進而影響到他們對政府和其他政治機構的信任。如果人們對于社會的一般化信任水平很高,則他們的政治信任水平也會較高,反之亦然。但是,無論是制度理論還是文化理論,它們對政治信任來源的看法實際上都是過度理想化的,因為在現實社會中,人們既不可能完全盲目地將社會信任轉化為政治信任,也不可能完全理性地計算損失與收益[9]。因此,文化理論和制度理論在解釋政治信任時實際上可以互補[10]。

政治腐敗會對社會生活與經濟發展造成諸多危害。腐敗的危害之一便是降低了公民對政府機構的信任程度、消解了公民對政府合法性的認可。學界對腐敗與政治信任間關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觀視角與微觀兩個視角。首先,在宏觀層面上,腐敗對國民的政治態度具有重要影響。Anderson和Tverdova以全球16個成熟與新建立的民主國家為對象,發現腐敗程度較高國家的公民對政府的表現持更多負面評價,并且他們對政府公務員的信任程度與對政府的支持程度都比較低[11]。其次,在微觀層面,民眾的腐敗感知水平對他們的政治信任也具有重要影響。有研究認為腐敗經歷和腐敗感知都會影響到人們的政治信任水平,政治信任與腐敗感知呈現一種相互影響的關系[12]。而在亞洲地區國家,這種關系也同樣存在。韓冬臨等人利用亞洲民主動態調查的多階段數據后發現,腐敗感知深刻影響了臺灣地區民眾的政治信任水平[13]。基于上述論述,我們提出假設1:腐敗感知負向影響政治信任。腐敗感知水平越高,則政治信任水平越低。

(二)國家認同的中介作用

國家認同也經常被稱為國家歸屬感、國家親近感或國家忠誠度。國家認同被定義為“個人的一種主觀的或內在的、屬于某個國家(民族)的感受”[14]。國家認同的提升會產生比較正面的政治與社會效果。K orostelina比較了克里米亞地區和俄羅斯地區人們國家認同感的形成過程,發現國家認同感緩和了種族身份、種族中心主義、經濟剝奪感、多數/少數民族地位對人際和團體沖突的影響[15]。在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中與現代化進程中,公民如何建構對自身身份的認知與對國家的認同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研究問題。與此同時,國內有關國家認同的研究大都是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缺少有關國家認同的實證研究[16],不利于理解公民國家認同感的形成原因與可能結果。因此,本文將以腐敗感知來解釋公民國家認同感的高低,并進一步建立國家認同感與政治信任之間的聯系。

Or j uela以后發展中國家為案例的分析指出,腐敗象征著人們對民主與發展的失望,以及他們對持續的社會不平等的挫敗感,腐敗常常強化了人們的“其他人不可信”這一觀念,這種對社會的不滿與不可信的感覺將直接損害公民對于國民身份的認同[17]。與之相反,反腐敗常常能夠促進國家認同,肖宇通過對新加坡國家認同體系和腐敗治理的分析后指出,腐敗治理與國家認同構成了雙向互強的關系,共同促進了新加坡的現代國家建設[18]。因此,我們認為,作為社會權威的代表,政府的腐敗行為將引發人們對社會與國家的負面看法、激起人們的社會沖突意識與相對剝奪感,進而危害他們的國家認同感。基于上述考慮,我們提出假設2:腐敗感知負向影響國家認同。腐敗感知水平越高,則國家認同感越低。

國家認同感與政治信任也有密切的關聯。McLaren的研究發現,更具包容性的國家認同感會轉化為對政治機構更積極的感覺[19]。金恒江以中國網民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實證研究指出國家認同感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心理感知變量會對中國女性的政治信任有顯著正向影響[20]。政府等政治機構在社會治理中處于核心地位,對國家與社會許多方面的發展都會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公民的國家認同感越高,表明公民對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越滿意,所以,他們會把這種積極的感知與政府等權威機構聯系起來。因此,當政府的腐敗治理績效不佳時,人們的腐敗感知程度就會較高,進而對國家的認同感也會隨之降低,并將這種對于國家的負面心理感知歸因于政府部門的不作為,進而削弱對政府權威與合法性的認同。所以腐敗感知不僅能夠直接影響政治信任,也能通過國家認同的中介作用對政治信任造成影響。基于上述討論,我們提出假設3:國家認同正向影響政治信任。國家認同感越高,則政治信任水平也越高。

假設4:國家認同在腐敗感知對政治信任的影響中發揮中介作用。

(三)威權人格的調節作用

威權人格是一個政治心理學概念,其被運用到政治學領域的研究中由來已久,學界也經常用權威認同、威權主義和威權主義價值觀來表達這一概念。受儒家文化的長期熏陶,東亞地區的民眾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過分重視、崇拜及依賴權威的心理及行為取向[21]。李路路等人基于世界價值觀和中國綜合社會調查的數據分析,認為中國人存在較為一致的甚至是主導性的價值觀念,即偏好、信任并順從權威政府,這種政治價值觀念即使是在改革開放后的幾十年間也仍然如此[22]。威權人格是影響中國人政治價值觀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中國背景下研究人們的政治態度就不能忽視威權人格所發揮的影響。

王哲等人采用世界價值觀調查的混合截面數據,運用定序邏輯斯蒂計量模型對各國民眾腐敗容忍度的決定因素進行研究后發現,威權主義價值觀越強的個體,其容忍腐敗的概率越高[23]。因此我們認為威權人格作為一種個體內在的人格因素,會改變人們對政府官員腐敗行為的看法與評價,進而在腐敗感知對國家認同的影響中起到不同的催化效果。具體而言,對于威權主義價值觀較高的民眾,由于其對權威更加依賴與服從,因此當他們認知到政府部門的腐敗現象時,會認為腐敗是一種無可避免的現象或認為國家有能力去處理腐敗,傾向于去容忍腐敗,所以抑制了腐敗感知對其國家認同感的負面影響。而對于威權主義價值觀較低的公民,其對權威持懷疑與批判態度,因此當他們感知到政府部門的腐敗現象時,會認為腐敗現象違背了自己對國家與政府的預期,對腐敗的出現表現出更強的厭惡情緒,難以容忍腐敗現象,所以放大了腐敗感知對自身國家認同感的負面影響。基于上述考慮,我們提出假設5:威權人格調節了腐敗感知對國家認同的影響,威權人格傾向越高,腐敗感知對國家認同的影響越弱。

假設6:威權人格調節了國家認同在腐敗感知對政治信任中所發揮的中介作用,即威權人格越高,腐敗感知通過國家認同對政治信任造成的負面影響越小。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腐敗感知不僅能夠對政治信任造成直接的負向影響,也能夠通過國家認同感的中介作用對政治信任造成影響,而威權人格既在腐敗感知對國家認同感的影響過程中發揮調節作用,同時也調節了整段中介路徑。因此按照Muller等人的說法[24],本文構建的是一個被調節的中介作用。因此,本文的假設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假設模型圖

三、研究設計

(一)數據來源

本文采用2014年馬得勇教授課題組主持的網民社會意識調查數據庫,并為保證數據質量和統計分析的準確性進行了二次整理。首先,將回答“不知道(或不想說)”的數據視為無效值,并通過成列刪除法加以清理,最終得到有效樣本3476個。其次,通過人工瀏覽的方式剔除了部分無效問卷的問卷。網絡問卷調查的方式可以獲取較大的樣本數量,通過二次整理則可以有效提高問卷的質量,得到的數據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可以對變量間的關系做出有效檢驗,使用該數據得出的變量間關系的結論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變量測量

1.被解釋變量。

政治信任反映了公民對政府機構及其公職人員的信任程度。本文選取的測量指標包括公民對法院、警察、黨中央和中央政府、省政府、縣政府、鄉鎮政府這些政治機構和公職人員的信任程度,以便反映受訪者對政治系統的整體信任水平。歷年的中國社會綜合調查(C G SS)和亞洲民主動態調查(A B S)等大型調查項目均采用此種方式測量政治信任。賦值方式采用從“1=完全不信任”到“4=完全信任”的李克特四點量表。變量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數為0.919,信度良好。因此,本文以這幾個題項的均值來代表政治信任。

2.解釋變量。

第一,腐敗感知。腐敗感知體現了公民個體對于政治腐敗程度的主觀感知。借鑒Z hu等人的腐敗感知量表[25],本文選取的測量指標包括公民對黨中央和中央政府、省政府、縣政府、鄉鎮政府公職人員腐敗普遍程度的認知。賦值方式采用從“1=幾乎沒有多少人”到“4=幾乎人人都腐敗”的李克特四點量表。變量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數為0.871,信度良好。因此,我們以這幾個題項的均值來代表腐敗感知。

第二,國家認同。國家認同反映了公民對自己國家的熱愛、自豪感與歸屬感。本文參考了金恒江等人設計的量表,選取“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感到很自豪”“我為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而驕傲”和“每當升國旗唱國歌的時候,我總覺得這一刻非常的莊嚴肅穆”這三道題目來代表民眾的國家認同感。賦值方式采用從“1=強烈反對”到“5=非常同意”的李克特五點量表。變量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數為0.861,信度良好。因此,本文以這幾個題項的均值來代表國家認同。

第三,威權人格。威權人格指的是人們對權威的服從、崇拜與依賴的傾向。本文直接采用馬得勇等人設計的威權人格量表[26]。包括“政府的領導就像大家庭的家長,任何人都應該服從他們的決定”等在內的6道題目,賦值方式采用從“1=強烈反對”到“4=非常同意”李克特四點量表。變量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數為0.897,信度良好。因此,本文以這幾個題項的均值來代表威權人格。

控制變量:一些人口統計學變量會對人們的政治態度有影響,參照以往的研究[27],本文選取了性別(1=男,0=女)、年齡(共分6個年齡段)、受教育程度(共分4個等級)、收入(共分四個等級)和政治面貌(1=中共黨員;0=非黨員)作為控制變量。

四、數據分析與假設檢驗

(一)描述性統計

描述性統計主要展示各變量的均值、標準差以及相關性。如表1所示,腐敗感知與國家認同(r=-0.456,p<0.01)和政治信任(r=-0.642,p<0.01)都呈現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國家認同與政治信任(r=0.652,p<0.01)顯著正相關。威權人格與腐敗感知(r=-0.523,p<0.01)顯著負相關,而與國家認同(r=0.523,p<0.01)和政治信任(r=0.636,p<0.01)均呈現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變量間的相關關系初步證明了本文的研究假設是合理的,為進一步進行假設檢驗提供了有力證據。

(二)假設檢驗

本文利用H ayes開發的SPSS宏程序Process3.4進行假設檢驗[28],由于調節作用的檢驗過程需要構建交互項,而交互項是由變量間的乘積所生成的,這可能會使變量間出現多重共線性問題,給回歸方程的估計造成較嚴重的威脅,而且部分量表的量尺也不一。因此,基于以上考慮,本文對所涉及到的所有變量事先進行了標準化處理,再將其納入回歸方程,以有效解釋回歸系數并規避多重共線性可能產生的統計偏差問題。

表1 變量間相關性分析表(N=2081,*表示p<0.05,**表示p<0.01)

首先檢驗腐敗感知對政治信任的直接影響,由表2中的模型一可以看出,在控制了一些可能影響政治信任的人口統計學變量后,腐敗感知對政治信任(β=-0.587,p<0.01)有較強的負向影響,表明人們如果感知到了較高的腐敗水平,那么他們對政府機構的整體信任水平會隨之降低,假設1得到驗證。其次檢驗腐敗感知對公民國家認同感的影響。模型二顯示腐敗感知負向影響人們的國家認同(β=-0.399,p<0.01),如果人們的腐敗感知水平較高,那么他們對國家的熱愛、歸屬與自豪感會降低,進而導致國家認同感的下降,假設2得到驗證。模型三同時考慮腐敗感知與國家認同對政治信任的影響。可以看出,國家認同感正向影響了政治信任(β=0.415,p<0.01),表明人們的國家認同感越高,那么他們對政府機構的信任水平也會越高,假設3得到驗證。

按照B aron和K enny的因果逐步法的要求[29],逐步檢驗了腐敗感知對政治信任的影響、腐敗感知對國家認同的影響與國家認同對政治信任的影響。在這三條回歸路徑都顯著的情況下,即可認為國家認同在腐敗感知對政治信任的影響中發揮中介作用。并且在考慮到了國家認同對政治信任的影響后,腐敗感知仍然對政治信任具有顯著影響,表明國家認同并未完全中介腐敗感知對政治信任的影響,所以國家認同實際上發揮部分中介作用。因果逐步法檢驗中介效應的步驟雖然邏輯清晰、直觀易懂,但這一方法并沒有從統計上證明中介效應的顯著性。因為中介效應值是中介效應前后半段路徑系數的乘積,即使自變量對中介變量和中介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都是顯著的,但二者的乘積也不一定顯著。要判斷中介效應的顯著性,必須判斷出中介效應的分布形態選擇對應的檢驗方法。因此,使用Sobel公式對中介效應進行顯著性檢驗就成為學界比較流行的做法[30]。但是Sobel檢驗以中介效應的正態分布為假定,而實際上回歸系數的乘積并不服從正態分布,而是服從峰度為6的高狹峰分布[31],因此,Sobel推導出的標準誤存在偏差,這成為Sobel檢驗的一個缺陷。隨著統計技術的發展與計算機性能的提升,近年來學者們開始推薦使用拔靴法利用重復抽樣技術建立95%置信區間來檢驗中介效應的顯著性,通過觀察95%的置信區間是否包含0來檢驗間接效應是否顯著存在[32]。拔靴法具有較高的統計檢驗力,逐漸成為檢驗間接效果的常規技術。

表2 變量間關系的假設檢驗表

利用拔靴法進行中介效應檢驗后發現,腐敗感知通過國家認同影響政治信任的中介效應值為-0.166,95%的置信區間為[-0.187,-0.146],區間不包含0,表明中介效應顯著存在,因此假設4成立,即國家認同在腐敗感知對政治信任的影響中發揮中介作用。

隨后模型四檢驗了威權人格在腐敗感知對國家認同的影響中所發揮的調節作用。可以看出交互項系數顯著(β=-0.172,p<0.01),表明威權人格的調節作用成立,假設5得到驗證。為了更好地解釋威權人格的調節作用,依照Aiken和W est的建議[33],繪制出威權人格的調節作用圖。由圖2可知,當威權人格傾向比較高時,腐敗感知對國家認同的負面影響比較低,而當威權人格較高時,腐敗感知對國家認同的負面影響較強。說明威權人格顯著緩和了腐敗感知對國家認同的負面影響,對于威權人格較高的人來說,這一負面影響會變得較弱。

圖2 威權人格的調節作用圖

最后,同樣利用B ootstrap方法檢驗了威權人格對于整段中介效應所發揮的調節作用,并將結果整理到表3中。由表3可以看出,被調節的中介效應大小為0.072,95%的置信區間為[0.058,0.086],區間不包含0,表明被調節的中介作用顯著,假設6得到驗證。本文更進一步比較了威權人格正負一個標準差時中介效應的差異。當威權人格較高時,腐敗感知通過國家認同對政治信任的效應值為-0.034,而當威權人格較高時,這一中介效應值變為-0.178,表明威權人格有效抑制了腐敗感知通過國家認同對政治信任的負面中介效應。為了更加清楚的看出隨調節變量的變動,中介效應的變化趨勢,根據Preacher等的建議[34],本文繪制出了被調節的中介效應圖。由圖3可知,隨著威權人格的逐漸上升,中介效應值慢慢變大,當威權人格小于2.77時,這一中介作用呈負向顯著,而當威權人格大于3.12時,這一中介作用反而開始變為正向顯著,凸顯了威權人格對人們政治態度與政治認知的強大影響力。綜上所述,本研究的6個研究假設全部得到驗證

表3 被調節的中介效應檢驗表

圖3 被調節的中介效應圖

五、結語與展望

(一)研究討論

第一,通過中介作用的檢驗,有利于理解腐敗感知對政治信任發揮影響的微觀心理作用機制。以往研究政治信任的文獻大都是選取影響政治信任的制度因素與文化因素,考察其對政治信任的影響,但并未深究這一影響的內在作用機制[35]。本文通過國家認同這一中介變量,更加深入細致地解釋了腐敗感知影響政治信任的內在心理過程。

第二,發現了影響人們腐敗容忍度的政治價值觀念。本文在對文獻的梳理中引入了威權人格這一反映人們政治價值觀的變量。威權人格傾向越明顯的個體,越能容忍腐敗,所以威權人格抑制了腐敗感知對人們國家認同感的負面影響,而且也抑制了威權人格通過國家認同對政治信任的負向影響。隨著威權人格的逐漸增強,腐敗感知通過國家認同對政治信任所造成的負面中介作用逐漸減弱,當威權人格傾向極強時,這一影響甚至會變為正向影響。

(二)政策建議

第一,堅持反腐敗斗爭不動搖,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腐敗不僅是國家發展過程中的“毒瘤”,也是損害人們國家認同的毒素。因此,政府應繼續保持高壓反腐態勢,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的壓倒性勝利,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第二,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國家認同感。高水平的國家認同有利于公民形成對政府等政治機構的信任。因此,政府應積極培育愛國主義教育,利用新媒體平臺,擴大愛國主義教育的宣傳輻射范圍,塑造積極正面的國家形象,培養民眾對于國家的認同感。第三,加強反腐敗宣傳,營造零容忍的社會氛圍。政府反腐敗斗爭能否取得關鍵進展,不僅取決于政府反腐敗的決心,還取決于公民對于腐敗的態度。如果社會對于腐敗的容忍度較高,那么政府官員的腐敗行為就有了滋生的土壤,這使得政府難以根除腐敗。只有培育零容忍腐敗的社會氛圍、提升國民素質和建設廉潔的社會文化,政府的反腐敗措施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腐敗分子才會無所遁形。

(三)不足與展望

本文存在三方面的不足:第一,由于數據的收集方式為互聯網問卷調查,雖然樣本量比較大,但抽樣方法是非概率抽樣,調查樣本的代表性不佳,這導致本文的描述性統計結果的推廣價值不大,但對變量間關系的驗證則具有理論意義。第二,本文使用的數據為在同一時間搜集的截面數據,忽略了因果作用機制的時間先后問題,可能存在內生性與互為因果的問題的,未來應采用縱向數據或使用實驗等方法進一步探究腐敗感知與政治信任間的復雜因果機制。第三,囿于調查數據庫的指標,本研究所使用部分變量的信度與效度還有提升的空間,未來應開發信度與效度更高的量表以便保證變量的建構效度。●

猜你喜歡
國家影響
國家公祭日
環球時報(2022-12-14)2022-12-14 16:46:27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哪些顧慮影響擔當?
當代陜西(2021年2期)2021-03-29 07:41:24
國家
學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52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沒錯,痛經有時也會影響懷孕
媽媽寶寶(2017年3期)2017-02-21 01:22:28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擴鏈劑聯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中國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蹤干擾對跳頻通信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亚洲第一页| JIZZ亚洲国产|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99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国产欧美性爱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91麻豆国产视频|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亚洲香蕉久久|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91系列在线观看|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91美女视频在线| 天天色综网| 欧美在线一级片| 毛片基地视频|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看片| 97综合久久|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九色最新网址|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可以看的无遮挡av无码 |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青青久久91|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 美女毛片在线| 青草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亚洲性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91| 99视频在线免费看|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成年午夜精品久久精品| 青草视频久久| 欧美一级在线看|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欧美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欧美在线|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91麻豆国产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一级全黄毛片|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福利大秀91|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日本www色视频| 超碰91免费人妻| 国产免费好大好硬视频|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色噜噜中文网| 人妻21p大胆|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久久男人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