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巖
2020年初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手工藝行業不得不在低谷中尋求生存,在戰“疫”中迎來速度更快、力度更大、維度更廣的挑戰。
以最初躲避疫情為契機,隨后催生出的新型“宅經濟”“云生活”,今后將成為面對挑戰更加成熟而有效的應對手段。通過尋求新的市場與運營模式,線下經營活動與線上協同運作將會成為未來手工藝的主流。一個基于5G的線上生活和工作模式的產業新拐點已經來臨,疫情因此也成為手工藝采取行動、實現轉型的加速器與催化器。
因此,在經歷疫情考驗之后,未來手工藝將有十大趨勢的發展。
手工藝由 “實體協作工坊”向“在線獨立工作室”轉型。經濟越發達,手工藝的主體意識越將會得到深化。個人工作室將變得流行,出現越來越多中小規模的集體性手工坊。在多個個體工作室協作分工的流程上,興起遠程視頻辦公對接;在人力、原材料、供應鏈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促進手工藝生產制作更加有效安全。
手工藝材質、制作與需求的“智慧化”對傳統“金科玉律”的替代。疫情對傳統材質的運輸渠道的限制,改變了很多傳統手工藝“加工制作”的方式。未來,手工藝各個工藝流程的信息溯源、物流供應鏈、成品質量預測、需求反饋等都將得到精確追蹤,甚至會全面數據化。各種科技力量會不斷應用于手工藝的制作、生產與市場調研中,手工藝數據化與人工智能化未來會進一步完善。
手工藝在設計功能上由“實用炫技”向“文化康養”轉型。以文化作為基石,更多考慮消費者長期性復購的意愿,增進宜體養生的功能,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同時由于長期閉關宅居,泛娛樂化帶來新的審美意識變化,今后將在手工藝文創設計中加入更多二次元元素。對于很多因長日居家而心感憋悶的群體而言,手工藝在當代緩解社會焦慮的獨特功能會更加突出。
手工藝線上銷售將更好地服務于實體店購買,加快布局線上銷售成為手工藝發展的主旋律。消費市場對手工藝品牌和產品性價比的要求變得更高,更需要手工藝借助各大主流互聯網平臺,提升品牌知名度,甚至與外賣和娛樂等平臺合作,跨界培育忠實粉絲。盡管線下實體店消費的習慣依然是手工藝的主流,但經過此次疫情后,人們更加習慣線上消費。傳統的圈子營銷、門店銷售等獲客方式的主動權越來越小,且代價高昂。手工藝線上銷售平臺將會越來越開放,依附有價值的圖文、視音頻等內容吸引眾多潛在的消費流量,并由此產生廣告等衍生收入。
手工藝的物流方式更加便捷多樣化。未來手工藝的物流方式將以線上購買快遞到家、線下購買自提到家、線下購買快遞到家3種方式為主,對物流的準確性和高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重視物流作用,通過自建或與知名物流企業合作,運用新興技術,提升物流效率,可帶動手工業物流的發展,為線上銷售做好后盾。
手工藝加快由傳統實體店向沉浸體驗式場景轉型。線上銷售的崛起將使手工藝實體店剩下基本的體驗與展示需求,通過采用吸引人的整體店面設計,運用VR、AR技術構建將消費者代入設定場景的故事,由買賣功能轉為提供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功能,手工藝的宣傳和體驗將得到升級,從而擺脫依附文旅資源的深度依賴。
手工藝線上展覽成為線下展覽的合理補充。疫情使線下展覽這種重大人群聚集性活動被長期暫停。許多博物館、非遺館、藝術館將紛紛推出“云觀展”“云體驗”等在線觀展服務,滿足群眾足不出戶的精神文化需求。這種與互聯網科技深度融合的在線展覽將會成為手工藝的重要展覽形式。
手工藝實體店由商業區文化產業園向社區化進階。社區取代大型商業區文化產業園成為集中的銷售點,展現出獨特的商業價值。依托社區實體銷售店,進行“線上訂貨、門店自取”的模式,實現手工藝品的豐富度與取貨便捷度的平衡,對不能去大型公共場合的消費者而言,是很好的替代選擇。
手工藝“線上課程”對“現場口傳心授”的加速替代。疫情推動了在線學習方式,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于在家看視頻直播學習和工作,傳承方式開始更加多樣化。隨著社會愈加開放,當代互聯網對知識傳播路徑的改變愈加深入,手工藝知識受眾將突破數量與地域的限制。手工藝線上課程的核心優勢即是使秘不示人的“隱性”手工藝知識“透明化”,解決了手工藝傳承青黃不接的困境。線上課程的知識付費也將成為重要的銷售來源。
手工藝實現商品與文化屬性的超越,在社會公共文化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公益性價值。手工藝以藝術的形式引導更多的民眾發現自然和生活之美,通過手工技藝與自然、社會和諧相處。同時手工藝對社會公共事件的參與度將進一步拓展,通過技藝與作品記錄社會進程,對社會問題進行反思。出現一些手工藝行業救助基金會,幫助社會和行業渡過時艱,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一場疫情顯示出傳統手工藝在面對當代社會問題的滯后與差距,暴露出很多高新技術手段在手工藝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疫情在帶來心理陰影和習慣改變的同時,傳統的手工藝可以借此機會做好新一輪的布局謀劃,拓寬銷售渠道、打造品牌價值、強化運營理念、豐富產品體系,為形成新型業態的手工藝商業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礎。相信疫情得到控制后,在新一輪經濟增長釋放中,手工藝會重建行業信心,迎來產業升級與轉型成長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