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思維
鼠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開學延期。網課開始了,只有電子版教材,學生學習效率不高,家長著急,老師著急,孩子更著急。4月初,在市教育局的部署下,學校行政和后勤人員加班加點,快速高效地分裝教材、練習冊,挨家挨戶郵寄配送教材。
這可真是個好消息!當天下午直播答疑輔導時,我告訴學生此事,評論區一片叫好,一個學生卻突兀地問了一句:“武漢的快遞能收嗎?那不是布滿了病毒嗎?”畫風急轉直下,幾個孩子也跟著問:“消毒了嗎?”“要不我們不簽收了?”“是呀!本來就關了這么多天,要是因為課本染病,那才得不償失。”……
我不禁怔了一下,馬上解釋:“學校工作人員進校都出示了健康碼,全身用酒精噴灑消毒,所有的教材也提前消毒了,教材裝袋時,老師都戴著護目鏡、口罩、手套,快遞員也都進行了嚴格的消毒。大家不用擔心,只需和平時一樣,收到后丟掉外包裝袋,用酒精噴灑,放在門口或者陽臺上靜置。另外自己注意洗手、消毒就行。”
孩子們連聲說:“哦,那就放心了!”
一個小插曲就這樣結束了,但我心里一直繃著一根弦:學生的信息甄別能力要加強了!
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信息甄別能力呢?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每日的直播答疑,我會專門留出15分鐘,設置“今日關注”,帶領學生關心時事、關注社會。“教材事件”第二天,我又和同學們談論這個問題。有同學說,有段時間一些國外媒體宣揚中國的封城與隔離是違背民主自由的,揚言政府不作為,真是如此嗎?
這就不單純是謠言了。我給孩子們分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文章,還原事實。告訴學生,沒有國,哪來家?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個省市的馳援、各個部門的聯動,讓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凝聚了強大的合力,成為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之源。世界各國攜手同行,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在危難時刻同中國站在一起,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體現和最好詮釋。
無論何時,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具備國家認同和國際理解力,任何違背正確價值觀的信息,一律堅決不信。
其次,要有科學精神,理性思考、批判質疑。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的“批判質疑”是指具有問題意識,能獨立思考、獨立判斷,思維縝密,能多角度、辯證地分析問題,做出選擇和決定等。
問及這段時間聽到的最大謠言是什么?一個孩子連麥說:“專家說雙黃連可以抑制病毒,我媽媽趕緊出去排隊買,藥店門口排成了長龍!網上連雙黃蓮蓉月餅都賣光了,這不是胡鬧嗎?專家還說不能出門!怎么就不聽呢?”
嘿!這事我們都知道,課堂的評論區里學生也笑成一團。我又問:“那大家覺得‘雙黃連是有人故意放出的謠言嗎?”學生有些沉默。我告訴大家,新型冠狀病毒是一個新的病毒,人類對它的了解很少,要經過無數的實驗和實踐才能看清這個新病毒的本質。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因信息的缺失產生誤傳,專家也可能出錯,專家的觀點也可能矛盾,這是科技進步的過程,我們要正視它、不盲從。
最后,提高媒體素養,保持警惕之心。自媒體時代,學生要提升信息素養——能自覺、有效地獲取、評估、鑒別、使用信息。對所有不規范、情緒化、過于商業化的消息,保持警惕質疑之心。很多信息因為發布的主體不同、立場不同,難免會有差異。學生要加強防范意識,不偏聽偏信,多途徑驗證。
強化網絡信息甄別能力,我們在行動。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