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周期,四年一沖刺,競技體育總習(xí)慣用奧運會的結(jié)束和開始作為一個比賽周期。1992年,羽毛球項目首次成為奧運大家庭的成員,成為羽毛球運動員矢志不渝的追求。
七屆奧運以來,中國羽毛球隊在其中六屆都斬獲金牌。2020東京奧運在即,讓我們在大戰(zhàn)之前回顧歷史,走進那些年我們追過的那些奧運夢,走進那些在奧運圓夢的中國羽毛球球員。
從入選國家隊至奪得國羽奧運第一金,葛菲/顧俊僅用了三年。四年后,她們成為蟬聯(lián)奧運會羽毛球金牌的第一人。雙重的第一次,注定讓這兩位女將成為中國羽毛球史上的傳奇。

葛菲:風(fēng)雨兼程 創(chuàng)造傳奇
小時候的葛菲從不覺得自己會走上體育這條路,要不是超級熱愛體育的父親,她可能永遠不會拿起羽毛球拍。既然選擇了,就只管風(fēng)雨兼程。曾經(jīng)情緒化的葛菲在體校逐漸變得獨立,變得堅強,變得果敢。
在江蘇省里,葛菲不僅要打雙打,還要在團體賽中擔任第三單打。平時訓(xùn)練,她也因此要比其他隊員付出更多。練完一段雙打配合,她還得準備下一訓(xùn)練課時的單打技術(shù)。也正是那段大運動量的訓(xùn)練,讓她打下了堅實的體能基礎(chǔ)。慢工出細活,簡單成就偉大,日復(fù)一日的磨練造就出葛菲超強的技術(shù)。
1993年,葛菲和顧俊一起來到北京集訓(xùn)。一開始,葛菲的腳出現(xiàn)傷病,很影響訓(xùn)練,可是不服輸?shù)男愿褡屗龍猿至讼聛怼T?994年亞運會預(yù)選賽上,她與搭檔一舉打進決賽,開啟了她們的上升之路。
1995年在世錦賽決賽輸給韓國的張惠玉/吉永雅后,葛菲很不甘心。備戰(zhàn)亞特蘭大奧運會期間,葛菲利用晚上的時間加緊補課,每天都要給自己加練上千個球。奧運會上,她和顧俊如愿在決賽中和韓國組合碰面。可能是鉚足了勁,又可能是準備得很充分,在7月31日的這場決賽里,葛菲/顧俊打出了配對以來最流暢的一場比賽,兩個15比5拿下冠軍。
這一金,是中國羽毛球史上的第一枚奧運會金牌。
除了女雙,葛菲的混雙亦是中國羽毛球隊的奪金點,她和搭檔劉永在1997年全年只輸過一場比賽。1997年的格拉斯哥賽場上,葛菲一共打了19場比賽,先在團體賽上兼項,幫助隊伍拿下蘇迪曼杯,又在后面的單項賽上自如發(fā)揮,以全勝戰(zhàn)績獨得團體、混雙、女雙三枚金牌。
1996年至2000年,葛菲和顧俊創(chuàng)造了外戰(zhàn)不敗戰(zhàn)績,囊括所有大賽冠軍。
一個奧運周期過去了,2000年的悉尼,葛菲再次站到了奧運會的賽場上。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心態(tài),相同的是結(jié)果,還有決賽的比分。2000年9月17日,葛菲/顧俊在奧運會羽毛球女雙決賽中擊敗隊友,成為蟬聯(lián)奧運羽毛球金牌第一人。更具戲劇性的是,兩次奧運會決賽的比分一模一樣:都是兩個15比5。
今年,悉尼奧運會已過去剛好20年,葛菲已經(jīng)成為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體育局副局長,一直致力于體育工作,以群眾體育為主。在全民健身的浪潮下,葛菲愈發(fā)關(guān)注時下的體育熱點。2016年兩會期間,葛菲就“馬拉松熱”暢所欲言;2019年,葛菲重點關(guān)注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挖掘競技體育價值這兩個議題。
東京奧運會還有幾個月就要上演了。在葛菲看來,中國羽毛球隊是一支有歷史、有傳統(tǒng)、有實力的隊伍,一定能在東京表現(xiàn)出自己的水平。
顧俊:享受比賽 ?永不服輸
顧俊的羽毛球生涯緣起7歲生日那天,她親手挑選了一支羽毛球拍作為自己的生日禮物。仿佛從那一刻起,她的生涯軌跡就與羽毛球連在了一起。曾經(jīng),有教練說她太胖了,不適合羽毛球,連父親也曾萌生讓她放棄的想法。可江蘇隊主教練尤光禮在看了顧俊的訓(xùn)練后,告訴她的父親:這小孩有前途。
1986年,顧俊被選進江蘇隊。1993年,后場實力突出的她在全運會奪冠后敲開了國家隊的大門。短暫的訓(xùn)練后,顧俊和葛菲在參加的第一場國際比賽中就斬獲冠軍,短短幾個月就攜手登頂世界排名第一。
1995年首捧蘇迪曼杯是讓顧俊最無法忘懷的瞬間之一,因為那是屬于她自己的第一個世界冠軍。相較之下,在亞特蘭大奧運會奪金留給顧俊的印象則有些平淡。顧俊表示,那是因為在奧運會的每一天都很平淡,甚至到了決賽她還沒興奮起來,就連奪冠之后也一點兒感覺都沒有。

顧俊的性格有些火爆:她喜歡打比賽,站到場上就興奮;她不服輸,輸了就要努力贏回來。在1996年至2000年期間,葛菲/顧俊創(chuàng)下了外戰(zhàn)不敗的傳奇戰(zhàn)績。只是在2000年的日本公開賽上,她們在決賽中輸給了隊友楊維/黃楠雁。
對于她和葛菲這對黃金組合來說,大家早已習(xí)慣了她們贏球,輸球才是大新聞。不僅是隊里,家人亦如此。得知女兒輸球后,顧俊的父親讓她在技戰(zhàn)術(shù)上求變,母親更是從家鄉(xiāng)太湖買來魚蝦,來到北京為女兒開小灶。輸球后,顧俊的心里一直不好受,回到北京后,她將那枚銀牌掛在了床頭,以此警示自己要更加努力。
2000年9月23日,顧俊/葛菲再次殺入奧運會女雙決賽,與她們隔網(wǎng)相對的正是幾個月前在日本公開賽上輸過的隊友楊維/黃楠雁。這一次,她們沒有重蹈覆轍,笑到了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女雙在當年實現(xiàn)了囊括奧運會金銀銅牌的壯舉,葛菲/顧俊也成為了羽毛球史上第一個衛(wèi)冕的冠軍。
退役后的顧俊一直在家庭和工作中尋找平衡,她參加過奧運火炬?zhèn)鬟f,也出席了很多公益活動。顧俊曾在早年開了一個博客,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羽毛球。享受生活是顧俊現(xiàn)在的狀態(tài)。盡管時光荏苒,但當年奪金時的熱血青春在她心中絲毫不會褪色。
湖南安化縣是著名的羽毛球之鄉(xiāng),出生于此的龔智超仿佛注定要和羽毛球結(jié)緣。


在安化業(yè)余體校練了5年后,1989年,龔智超被招到湖南隊。在她看來,夢想的道路已經(jīng)啟航。然而,一直全力支持她的父親意外離去,龔智超悲痛萬分,甚至一度想就此放棄打球,回家陪伴母親。在這段艱難的日子里,教練李芳給了龔智超溫暖的關(guān)懷與幫助,她花了很長時間,帶著龔智超漸漸從痛苦中走了出來。
在湖南省隊練了一段時間后,龔智超的進步明顯。但她個子矮,有不少教練直接判斷她前途有限。龔智超很不服氣,心想,印尼的傳奇球員王蓮香也不高,照樣橫掃世界羽壇。倔強的她認準了這條路,要堅定地走下去。
功夫不負有心人。默默苦練的龔智超開始嶄露頭角,并幫助湖南女隊在1995年的全國團體錦標賽上從原來的排名最后一路打至前四。龔智超也因此得到了去北京參加國家二隊選拔賽的資格。之后,她以同齡組第二名的成績進入國家二隊。不久后,她又在國家一隊和二隊之間的升降級比賽中抓住機會,獲得第一名,晉升到國家一隊。
1997年起,龔智超開始在世界羽壇綻放光芒,連奪全英、日本和韓國三站公開賽女單冠軍,世界排名亦升至第一。令人驚艷的是,龔智超在全英賽、蘇杯和世錦賽上三度擊敗印尼名將王蓮香。但是,1998年在亞運會失利后,龔智超的狀態(tài)和心態(tài)大幅度下滑。次年的世錦賽,她的成績亦差強人意。一直到2000年的全英賽,她才重拾狀態(tài)奪得冠軍,隨后亦爭取到了進軍悉尼奧運會的資格。
來到悉尼,龔智超以頭號種子的身份一路闖關(guān),進入決賽,對手正是丹麥名將馬汀。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中國女單的主要對手是王蓮香。王蓮香退役后,丹麥的馬汀便成為中國隊的又一位主要對手。備戰(zhàn)悉尼奧運會期間,女單組的訓(xùn)練都是圍繞馬汀展開的。奧運會決賽對陣馬汀,因為準備充分,龔智超表現(xiàn)出足夠的自信,即便對手狀態(tài)很好,她亦從容不迫,最終連勝兩局,捧得中國羽毛球史上第一枚奧運會女單金牌。
2001年九運會奪冠后,龔智超選擇了退役。2005年十運會,她又因隊伍需要重出江湖,幫助湖南女團奪取桂冠。退役后,她先后擔任過湖南省體育局的相關(guān)部門任職。北京奧運會前,她還參與了火炬?zhèn)鬟f。2018年湖南省運動會上,龔智超竟然再次歸來,幫助長沙隊奪得冠軍。
2019年12月底,龔智超出現(xiàn)在中國羽毛球協(xié)會青少年委員會換屆會議上,當選為青少年委員會常務(wù)委員。在她看來,羽毛球是一輩子的熱愛,不管在哪里,以什么身份,她一直都在,從未離開。
有人說,吉新鵬的輝煌很短暫;亦有人說,吉新鵬很幸運,因為他職業(yè)生涯只拿過兩個國際比賽冠軍,一個是2000年日本公開賽男單冠軍,再一個就是悉尼奧運會男單冠軍,數(shù)據(jù)上或許如此。但輝煌和幸運的背后,從來都是汗水和淚水。


吉新鵬出生在湖北荊州,小時候的他學(xué)習(xí)成績不錯,卻因為活潑好動、跑動敏捷而被市體校選中,開始了羽毛球訓(xùn)練。12歲那年,在全國比賽獲得第五名的吉新鵬被正在組建廈門隊的教練蘇文全相中,原因是他會用腦子打球。
來到廈門后,吉新鵬成為重點培養(yǎng)對象。曾經(jīng),國家隊先后兩次讓吉新鵬到北京訓(xùn)練,但廈門隊考慮到他仍需要先打好根基,便婉拒了國家隊的邀請。直到1996年2月吉新鵬通過選拔賽,正式進入國家二隊。
到國家隊時,吉新鵬雖然平時的訓(xùn)練水平較高,但出外參加比賽的機會并不多,一直未能顯山露水,他亦因此而迷茫了一段時間。悉尼奧運會前,著名教練湯仙虎出任國家隊男單主教練。在湯仙虎的調(diào)教下,吉新鵬的信心與和球技大有長進,在比賽中的成績有所提升,尤其在2000年日本公開賽上,他一舉奪得了男單冠軍。在奧運會積分周期截止時,他亦拿到了足夠的積分,并在最后一刻被列入中國隊征戰(zhàn)悉尼奧運會的名單中。
來到悉尼,首次征戰(zhàn)奧運會的吉新鵬難免會有些緊張,首場比賽就因此險些翻船。之后,在教練的幫助下,吉新鵬及時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從第二比賽開始,狀態(tài)漸入佳境。
就對手而言,吉新鵬在悉尼奧運會時的簽運著實不理想,從八進四開始,他一路會遇到陶菲克、蓋德、葉誠萬等中國隊的主要對手。八進四時迎戰(zhàn)當時如日中天的陶菲克,吉新鵬很有信心,在場上始終占據(jù)主動,最終贏得勝利。半決賽對陣丹麥金童蓋德,吉新鵬又歷經(jīng)三局苦戰(zhàn),以2比1淘汰對手,昂首挺進決賽。最后的決戰(zhàn),吉新鵬拼盡全力,直落兩局戰(zhàn)勝印尼老將葉誠萬,為中國隊收獲第一枚奧運會男單金牌。
就這樣,吉新鵬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從名不見經(jīng)傳到一炮而紅。有意思的是,在他奪得奧運冠軍后接受采訪時,接連有記者請他先介紹一下自己。
2001年,吉新鵬退役,并在國家隊執(zhí)教了一段時間,之后便回到了廈門。如今,吉新鵬已經(jīng)是廈門市體育局青少處處長,致力于發(fā)展青少年體育運動。工作之余,吉新鵬也沒有放下過球拍,盡管人到中年,身體已然發(fā)福,但他總會抽時間去球場上找找當年的感覺。
作為曾經(jīng)的奧運冠軍,吉新鵬說這份榮譽雖然已成歷史,但每當他進到球館,球友們總是樂于和他切磋交流。互動之中,大家對羽毛球的熱愛,讓他再次感嘆這項運動的非凡魅力,也讓他發(fā)自內(nèi)心地愿意去推廣普及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