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山西陽泉四礦廣場旁的一間修鞋店格外顯眼。燈光下,一位頭發花白的修鞋匠彎著腰,瞇著眼,低頭專注地修補著鞋子。他叫張明,今年60歲,十多年來一直熱心公益事業。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張明看到新聞報道說廢棄口罩隨意亂丟會造成二次污染時,就有了收集廢棄口罩的想法。他把這個想法和社區溝通,社區非常支持。陽泉市段西溝社區第一書記郝美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來教大家怎樣處置廢舊口罩,社區還為張師傅提供了一些口罩、消毒液、噴灑壺。
2月10日開始,張明通過有償回收的方式,引導周邊居民正確處理廢棄口罩。為了讓更多人知道,他用小喇叭在修鞋店廣而告之。“家里有用過的口罩不要亂扔,可在我店兌換清潔球、電池、鞋油等生活用品。”在陽泉四礦廣場,人們總能聽到張明的修鞋店里循環播放著廢棄口罩兌換物品的“廣告”。
每天修鞋店一開門,就有居民陸續拿著廢棄口罩前來兌換小物品。大家按照要求用塑料袋將口罩裝起來丟進指定的垃圾桶,張明會迅速用消毒水進行噴灑消毒,并在本子上進行記錄。這些回收的廢棄口罩,張明每天都會定時送到附近的橋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集中專業處理。修鞋,是張明唯一的收入來源,平時每個月僅收入1000多元。但從2月份至今,張明已經花費2500多元購買小物品,兌換了5400多個廢棄口罩。
張明熱心公益、奉獻愛心由來已久。早在2008年,張明先后兩次趕赴汶川地震災區,為災區人民修鞋補衣33天。張明還到發生透水事故的山西王家嶺煤礦、青海玉樹地震災區等現場做志愿者,為甘肅省宕昌縣一所山區小學捐衣捐鞋……張明說,因為年幼時失去父母,全靠村里的好心人,他才活下來。童年的生活,教會他感恩,也在他心里深埋下了熱心公益的種子。
(據新華網 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