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 吳亮華 石彬彬
(1 平湖市林埭鎮衛生院 浙江 平湖 314202)
(2 嘉善縣天凝鎮衛生院 浙江 嘉善 314100)
(3 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衛生院 浙江 嘉興 314007)
在臨床中,糖尿病的發病幾率較大,而引發該病的主要原因為患者體內的胰島功能異常,機體內對胰島素產生抵抗,進一步致使人體胰島素分泌不足,對正常代謝功能造成損傷。該病具體的表現形式為人體血糖含量升高,在所有的糖尿病類型中2 型糖尿病發病率最廣,在采取治療前,有效且準確的診斷對于治療方案的建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預后而言起到的幫助極大[1]。由此可以看出,檢驗手段的準確性對糖尿病診斷工作中的意義十分明確,基于此目的,本文試探索常規尿液檢驗和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作用和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 年11 月—2019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48 例。研究組男性23 例,女性25 例,年齡37 ~69 歲,平均(55.12±4.35)歲;參照組男性24 例,女性24 例,年齡36 ~70 歲,平均(54.95±4.02)歲。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研究組患者均被確診為糖尿病;患者可以獨立做判斷;對此次研究所用藥物無過敏史;對研究內容知情且簽訂同意書;經我院醫學倫理會批準。
排除標準:患有嚴重的臟器類疾病會對研究內容產生影響;患有精神類疾病或者存在語言交流障礙,無法與醫護人員正常溝通;反對此次研究;被納入其他研究項目。
參照組檢驗患者常規尿液,選擇干化學葡萄糖氧化酶法,在空腹下取患者中段尿液十毫升,研究所用的尿液分析儀由深圳美僑公司提供,型號為Mejer-600,最后對檢測數據進行對比。
研究組采取生化檢驗,檢驗內容包含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在檢測前對患者禁食禁飲12 小時以上,空腹下取患者靜脈血液;分別抽取兩管,一管為無抗凝血,另一管為EDTA抗凝血。在進行血糖檢測時選擇無抗凝血,研究所用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由日本日立公司提供,型號為日立-7180,血糖試劑由寧波美康提供。糖化血紅蛋白檢測采取EDTA 抗凝血檢驗,所選儀器由挪威艾可美公司生產,最后對檢驗數據進行對比。
對比兩組患者的檢驗準確率。
數據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檢驗結束后,研究組的準確率為97.91%,參照組準確率為85.41%。差異顯著(P <0.05),見表。

表 兩組診斷準確率對比[n(%)]
在所有糖尿病類型中,2 型糖尿病的占比最大,另外該病在老年人群中出現的幾率最高。這是由于人體因為生理年齡的增長,機體自然退化,成為糖尿病發病的關鍵所在[2]。有效的治療對于該病的控制十分重要,不過在治療前,對于病情的診斷時一切治療工作的基礎;也就是說,缺乏良好的診斷,對病情無法做準確的評估,會對后續疾病的治療造成嚴重干擾,甚至加重病情。可見行有效的治療措施前采取準確的檢驗十分有必要,本文便通過研究常規尿液檢驗與生化檢驗在糖尿病檢測工作中的作用和意義。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組的診斷準確率高于參照組,數據有差異,P <0.05。具體分析為:在傳統的糖尿病檢驗中,尿常規在以往的應用中體現出較好的價值,這一點不能否認。但是有必要注意到的是,在采取常規尿液檢驗時,因為速度過慢,并且操作流程相對復雜,效率低下[3]。而且在取尿液過程中容易受到外因污染,從而導致檢測的準確率大大降低,無法體現出令患者滿意的臨床診斷效果,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患者出現漏診而無法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進一步導致病情蔓延[4]。但是隨著目前醫學水平不斷發展,在糖尿病的診斷過程中采取生化檢驗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檢驗人員的工作量,并且該方式取患者空腹靜脈血液,樣本受污染的可能性極小,次檢驗手段在臨床診斷中所體現出的數據具有十分準確的,效率較高。并且該方式在檢測過程中耗時較短,工作量相對較少,有利于在醫院大范圍推廣[5]。另外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靈敏度較高,當人體的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輕微上升時,便可從血檢中檢驗出,具有較高的防控性。
綜上,相比于常規尿液檢驗,采取生化檢驗的方式可以更為有效的檢驗出糖尿病患者病況,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