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杰 胡曉婧
老年抑郁癥是指年齡≥60歲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癥[1]。與青壯年病人不同,老年抑郁癥病人軀體不適多、精神運動遲滯、食欲減退明顯,其認知損害問題突出,發生率高(50%~75%)[2]。研究表明,老年抑郁癥認知損害的轉歸獨立于抑郁情緒,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影響重大[3]。目前一線治療抑郁癥的藥物中,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類藥物對病人的認知恢復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尚缺乏統一結論。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是一項新型無創神經電生理技術,對抑郁癥有較好的改善作用[4]。已有研究指出,rTMS可以改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老年人的信息加工速度及工作記憶能力[5]。本研究擬采用rTMS聯合帕羅西汀治療老年抑郁癥病人,觀察其對老年抑郁癥的療效及對認知功能的影響。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7 年3 月至2018 年12 月間在我院老年科住院的病人68 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rTMS 組和對照組。納入標準:(1)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10 版(ICD-10)關于抑郁癥的診斷標準;(2)年齡60~80歲;(3)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17分;(4)右利手。排除標準:(1)MMSE 評分<21 分;(2)伴有嚴重軀體疾病、智能障礙的病人;(3)酒精依賴及精神活性物質濫用者;(4)治療前1 個月接受過rTMS 治療;(5)體內有金屬植入物或曾行白內障晶體替換術;(6)有癲癇發作病史。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所有病人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2 組病人均給予帕羅西汀(華海藥業)20~50 mg/d,嚴重失眠病人輔以勞拉西泮1~2 mg/d對癥治療,不同時服用其他抗抑郁藥、抗精神病藥等。1.2.1 rTMS組:行rTMS治療。使用儀器為武漢依瑞德公司生產的rTMS 治療儀,采用“8”字形線圈,線圈最大輸出功率為100 Hz,刺激部位為左側背外側前額葉,刺激強度為80%MT,刺激頻率為10 Hz,每周5次,共治療4周。
1.2.2 對照組:行偽rTMS 治療。刺激參數與rTMS組相同,將線圈轉動90°,側面對準治療部位,無治療效應,治療周期同rTMS組。
1.3 療效評價
1.3.1 MMSE:于治療前及治療后第4 周末采用MMSE 19 項版本測試病人的認知功能。該量表最高分為30分,分數越高,表明病人的認知功能越好。
1.3.2 HAMD:于治療前及治療后第1、2、4周末采用HAMD 17 項版本評定病人的抑郁狀態。該量表最高分為52 分,>24 分為嚴重抑郁,24 ~18 分為中度抑郁,17 ~8分為輕度抑郁,<7分為無抑郁癥狀。
1.3.3 安全性評價:研究過程中隨時記錄不良事件,監測心電圖、肝腎功能變化。采用不良反應癥狀量表(TESS)評估病人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質量控制 本研究參與人員全部接受培訓,使參與人員之間的一致性達到規定的標準;心理測試由2名心理測量師擔任,測試時由一人提問,兩人同時評分,病人得分取兩位測量師的平均值。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 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 組一般資料比較 入組的68 例病人中,最終完成4 周治療者共65 例。其中,rTMS 組33 例,男18例,女15 例,平均年齡(65.74±5.31)歲,平均受教育年限為(7.23±1.65)年;對照組32 例,男17 例,女15例,平均年齡(63.61±4.73)歲,平均受教育年限為(6.97±1.78)年。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2 組治療前后HAMD 評分比較 治療前,2 組HAMD 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第1、2、4 周末,rTMS 組的HAMD 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及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相比,對照組治療后第1 周末HAMD 評分無明顯變化(P>0.05);治療后第2、4 周末,其HAMD 評分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比較(±s,分)

表1 2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5;與治療前比較,△P <0.05
對照組(n=32)30.30±8.95 28.21±7.48 24.75±5.56△17.02±5.29△時間治療前治療1周末治療2周末治療4周末rTMS組(n=33)29.80±9.15 25.16±7.61*△20.21±6.72*△14.47±5.46*△
2.3 2 組治療前后MMSE 評分比較 治療前,2 組MMSE 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第4 周末,rTMS 組的MMSE 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及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MMSE評分比較(±s,分)

表2 2組治療前后MMSE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5;與治療前比較,△P <0.05
對照組(n=32)24.95±3.16 25.31±2.72時間治療前治療4周末rTMS組(n=33)25.18±2.41 28.43±1.45*△
2.4 2 組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期間,rTMS 組頭皮發麻1 例、輕微頭疼2 例,未經處理自行緩解。rTMS 組其他不良反應包括便秘、口干等,共5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2%。對照組不良反應包括口干、嗜睡共3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4%。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02,P >0.05)。
目前,抑郁癥的治療仍以藥物為主,合并物理治療。rTMS 通過瞬變磁場透過顱骨作用于局部及深部相應神經元,調控大腦皮質興奮性,調節遞質水平,對抑郁癥效果較好,使用安全[4]。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第1 周末rTMS 組的HAMD 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及治療前,說明帕羅西汀聯合rTMS治療后1周內即有顯著的抗抑郁作用;而且2 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rTMS 聯合帕羅西汀治療老年抑郁癥起效更快、抗抑郁效果更強,安全性較好,與李凝等[6]研究結果一致。rTMS 治療抑郁癥的機制與其高頻刺激左側前額葉背外側皮質后,增加局部血流灌注,調節腦內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多種神經遞質傳遞有關。
臨床發現,許多老年抑郁癥病人的抑郁癥狀緩解后,其社會功能恢復仍不良,可能與病人持續存在的認知損害有關,嚴重影響了病人的生活質量[3]。因此,聯合使用促進認知恢復的治療措施是必要的。有報道稱,認知行為治療可以促進抑郁癥病人認知恢復,但耗時長、經濟效益差[7]。rTMS 可以改善抑郁癥病人的注意、執行功能[4],且rTMS 操作簡便、安全無創,方便臨床推廣使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4 周后,rTMS 組的MMSE 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rTMS可以顯著改善老年抑郁癥病人的總體認知功能,比單用抗抑郁藥物效果好。
綜上所述,rTMS 聯合帕羅西汀治療老年抑郁癥起效快,抗抑郁效果好,安全性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