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雪芳 羅萌 胡婧妍
所謂工程造價管理,是指從項目籌建至竣工驗收交付使用之前整個過程中對工程造價的管理工作,它涉及項目建設周期的各個階段。目前,我國工程造價管理體系逐步健全,工程計價依據和方法進一步完善,工程造價咨詢行業已邁向成長的黃金時期,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我國基礎設施的投資日益擴大,建設難度高、周期長、投資金額大的項目也日趨增多。如何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如何實現項目的價值工程,如何保證國有資金的有效使用,如何加強對項目建設的監管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因此,造價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的發展趨勢,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推行及我國經濟日益融入全球資本市場,流入我國的外資資本日益增多,跨國工程項目不斷增多,而且工程規模不斷擴大。同時,我國政府和企業在海外投資和經營的工程項目也在不斷增加,國內市場國際化,國內外市場的全面融合,使工程造價管理處于國際化的發展浪潮之中,這對造價管理也提出了更全面、更系統的要求。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我國成熟的建筑市場與信息技術的結合也日臻成熟,裝配式建筑的推廣,基于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的不斷應用,工程造價管理朝向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邁進。
隨著造價市場的成長與發展,市場分工進一步明確,工程造價咨詢企業也應尋找自己的特點和優勢,找出一條具有自己發展特色的路子,這就要求造價管理工作更加的專業化。要求造價人員具有豐富的經驗、較強的綜合素質、更強的抗風險能力、較高的成果質量。甚至在遇到多專業復雜工程造價審核時,不同企業可以相互合作、優劣互補,實現強強聯合,加速工程造價管理專業化的腳步走得更高更遠。
我國的工程造價管理仍然缺少系統的體系,這也是造價管理工作需面對的最大困難,主要體現在:(1)工程造價計價方法因主編單位和管理權限不同存在全國、行業、地區及企業等多種定額體系,使公司在使用定額過程中出現無所適從的現象;(2)工程造價成本管理方面有著許多問題,且造價咨詢機構與行業協會職能發揮也不夠充分。
現階段不少地方工程招投標采取清單計價模式,實踐表明,這種計價方式既影響工程造價管理功能的發揮,又影響企業的主觀能動性。另外,當前工程定額的消耗量水平和價格水平等都是由政府主管部門基于社會平均水平制定的,無法實際準確反映競爭單位實際消耗、技術管理水平,使其只能作為各企業市場報價的參考性文件。

鑒于工程造價與項目建設的質量和參建企業的投資收益聯系緊密,政府主管部門頒布了眾多法律法規、指導規范等開展造價管控,以提升工程造價的有效性。但是,從實際經驗上說,工程造價只是利用法律法規及指導規范等來進行管理控制的話,其弊端主要在于許多問題只能進行事后處理而無法進行過程管控。
部分工程項目完成后,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編寫竣工決算報告,或工程竣工決算文件的編制較為敷衍,出現交付使用的資產清單和現場實際情況不能核對一致等問題,造成固定資產賬實不符和財務報告信息失真,帶來項目竣工決算風險。
此階段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主要對項目建設方案的可能性、可行性及必要性進行分析、論證,確定項目建設規模、主要工程內容和估算項目總投資,確定項目是否具備立項條件。各單位應重點關注估算總投資各項費用的組成和計算是否合理、合法、合規,從源頭上控制工程造價。
由于各種原因,我國項目投資決策階段造價管理工作仍然不到位。為此,各地區建設主管部門與造價管理部門需要加強引導,重視工程造價管理的作用,對于所管轄地區建設項目的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提出具體化要求;各建設方應從建設項目立項階段起委托有資質的造價咨詢單位介入本項目造價管理工作,并積極聽取造價咨詢單位提供的合理化建議和意見。
一般而言,設計階段主要包括項目的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階段。其中初步設計階段造價管理工作需要根據初步設計圖紙和有關文件,確定項目的概算總投資,批復后的概算總投資是建設項目投資的最高限額,不可隨意突破,各部門應重視對概算總投資的審核,確保各項工程技術經濟指標合理、工程建設其他費用計費依據充分且不漏項;施工圖設計階段造價管理工作主要是根據前期已經確定的工程路線、規模和方案等對工程進行詳細的施工圖限額設計,并出具施工圖預算,施工圖預算的工程造價要保持在經批復的概算建安工程費之內,作為下階段招標控制價編制或者簽約合同價確定的重要依據。
某工程項目建設方直接以批復概算中的工程監理費為招標控制價進行了監理服務招標,在簽約過程中發現此項目監理服務費遠高于同類項目。經查,概算批復的監理服務費的計算未按照文件要求乘復雜程度調整系數,導致批復金額過高,后經與中標單位協商,按照計費文件重新計算確定了簽約合同價,避免了國有資金的流失。
由此可見設計階段造價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各相關單位應嚴格把關。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工程項目在施工階段委托了第三方跟蹤審計公司和結算審計公司對工程造價進行把控。此階段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重點:一是工程索賠,審查索賠時限的合規性,索賠成立條件的恰當性,索賠證據的真實性,索賠內容的合理性,索賠取費的準確性;二是設計變更,審查設計變更依據的真實性,設計變更審批程序的合規性,變更原因的合理性,變更方案的優選性,變更工程量計算的準確性,相關取費依據的正確性、價格的合理性;三是工程價款結算,審查工程價款結算方式的合規性,工程簽證內容的真實性,工程量計算依據的準確性,材料價格確定、材料價差調整和相關費用計取的合規性等。
某工程項目在進行結算審核時,施工單位以工程箱涵施工需降水,使得本工程中明渠水位降低,從而造成清淤船擱淺,但其以造成工期延誤為由,提出工期索賠。結算審計單位通過查閱施工過程中的相關文件,在用于本工程的機械設備表中,發現實際清淤機械設備采用絞吸式清淤船(生產能力100m3/h)共一艘,與施工日志中記載“水位降低后導致的是150m3/h的清淤船擱淺,100m3/h的清淤船正常工作”的情況不符,因此認為工期不應予以順延。
由此可見施工階段造價管理工作對工程造價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各造價咨詢單位應嚴謹務實,做好跟蹤審計和結算審核;各建設方應制定對施工階段造價管理的控制制度,并有效落實。
竣工決算階段的造價管理,以國家審計為主,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為輔,其重點:一是建設單位應在工程完工后,及時辦理項目竣工決算,編制竣工決算報告;二是各參建單位應配合建設方做好竣工決算文件的編制工作,為接下來竣工決算審計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三是審計機構對工程竣工決算報告進行審計,并出具審計報告,如實確定建設投資。
綜上所述,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涉及面廣、系統而專業,需要在政府有關部門的積極指導下,充分調動各相關單位、人員在造價管理中的主動性,加強彼此的溝通與協作,不斷加強各級單位的重視程度、提高相關人員的綜合水平,逐步完善管理體系,有效節約國有資金,實現工程建設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