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獻忠 章鈞楓 孫怡佳 鮑航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加速了人們對山地園林景觀綠化工程的建設需求,本文結合錢江源花卉苗木產業園景觀綠化工程,對山地園林的施工實踐進行了詳細的探索和分析。以期給山地園林建設工程的相關研究提供部分理論參考與幫助。
錢江源花卉主題公園,位于浙江省開化縣齊新自然村,該工程的實際建設面積約680畝,工程總造價約1.7億人民幣,是由浙江森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承建。該工程主要是以自然山水為基礎,通過發展多彩花卉與苗木等,實現多功能綜合旅游休閑度假的全面發展目標。景區由8個主題公園以及不同的體驗項目構成,例如玫瑰園,櫻花園,水生植物園,梅園,杜鵑園,卡丁車體驗項目,真人CS體驗項目,茶園采摘體驗項目以及戶外拓展項目等等。
利用草坪與3D立體彩繪相結合的模式,對公園入口處進行完美的處理,使得公園入口處的3D立體彩繪藝術臺階光彩奪目,有力的提升登山臺階的趣味性與藝術性,同時更有利于提升3D藝術品互動性的有效性與針對性(見圖1、圖2)。

圖1 景區入口

圖2 3D立體草雕
玫瑰園總占地面積為15畝,玫瑰園的花種是從世界各地引進而來,例如貝拉米,大馬士可、莫奈、薩曼莎、法爾茨、菲扇等,品種多達180多個,具有60個多五顏六色的精品玫瑰花錐,不僅芬芳馥韻,而且清新脫俗。玫瑰園的花期為每年的4月到11月,花期的玫瑰園花團緊簇,玫瑰相伴,是旅游休閑及攝影的最佳選擇(見圖3)。
山體籬園實際占地面積為20畝,山體籬園的整體山勢較為陡峭,通過利用綠籬呈梯田狀錯落布置,順山體拾級而上的形式,使得綠籬的顏色在地形的變化下發生相應的改變。山體籬園的山頂處空氣清晰,視野遼闊,山頂還建有小屋,供游客休息。立足山頂,花園的全景盡收眼底,縱看世間花開花落,感悟人生起起伏伏(見圖4)。

圖3 玫瑰園

圖4 山體籬園
梅園的實際占地面積為15畝,園內具有10多個品種的梅花,例如紅梅、臘梅、宮粉梅、玉蝶梅、美人梅、綠萼梅等。梅花,自古以來就以素雅高潔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深受文人的喜愛和贊美。
宿根園的實際占地面積為15畝,叢林與花鏡是宿根園的主題項目。利用山地花坡與山地茶園充分結合構建的模式,使得山地的地理優勢得到充分完美的利用,結合鋪裝小路與疊石景觀等,使宿根園的疏林草坡景觀在整體上給人以更加舒適和簡單大氣的感受,從而使山勢前后呼應,山體綠化輪廓線更加立體,提升了人與自然和諧度。
水生植物園實際占地面積為8畝,園類水生植物多種多樣,如荷花、香蒲、睡蓮、魚腥草、馬蹄蓮等。與此同時,利用假山疊石,潺潺流水塑造出層次分明,干凈利落的景觀,尤其是在炎炎夏日置身在水生植物園中,能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的真切感。
框景是該園林景觀中應用的主要造景手法。框景,其實就是利用框洞式結構對景觀進行塑造,從而順利引導觀者通過框洞模式觀賞景觀。框景造景手法能明顯的吸引游人的注意力,增強游人賞心悅目的感受。
該園區針對地形處理方面靈活多樣,例如處理微山地形,合理利用原場地土坡結構,優化喬灌木的種植區,對各個主題區域進行合理的分隔等,使得公園在空間設計方面更加科學合理。
通過大量的研究與引育,目前在園區種植的新品種植物種類繁多,如“魯賓斯”、火焰南天竹、金森女貞等。此外,將松樹皮覆蓋在景觀帶的樹池中,不僅能保障植物生長的養分需求,改善土壤,還能降低雜草的生長率,提升景觀的經濟效益與美化效果。
首先,強化工程前期準備工作,對園區的道路,水系,圍墻以及廣場等位置進行先行施工的方式,保障后期各環節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重視硬質景觀的合理處理,如跌水墻,在完善基礎保障措施的條件下進行細致的防水處理,提升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
道路鋪裝方面:保障人行道鋪裝,收邊,側石接口處拼接狀態的緊密性;水洗石人行道同草皮間要設置相應的收邊材料,確保水洗石面層個邊界區域的整體統一性;平面段鋪裝與曲線段鋪裝,均要保障實際拼縫的方向要同具體行走的方向相同,過渡區域使用弧形板達到過渡目標;保障瀝青鋪設接口的順直性與平整性。雨水蓋板設置方面:雨水蓋板要與側平排板模式保持一致性,并且在進行勾縫前要及時清理縫內的各類垃圾,保障鋪裝留縫的寬度和勾縫的實際深度間的一致性,從而提升勾縫的飽滿度。廣場鋪貼方面:確保鋪貼石材尺寸與邊線的齊整度符合相關要求,針對石材亂拼模式,要利用切割機進行現場切割,并且拼接與勾縫都要均勻,從而提升整體鋪設效果的美觀性。
綠化工程對整體景觀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該工程通過對綠化工程的重點推進,如對土方造型進行合理的改造,改良優化種植土壤,苗木反季節種植以及暖季型草坪交播等方式,使得景觀工程的整體效果更加自然和諧。
森禾集團擁有獨有的專利技術,將其應用在該工程中,能使得土壤的改良效果更顯著,土壤的配比更加科學,調節土壤中水,肥,熱,氣等相關情況,給植物的生長提供更加適宜的環境。在苗木栽植區域安裝大量的滲排管,提升雨季時雨水排出的效率,避免雨水累積而影響苗木根部的正常發育。對土壤進行合理的深翻處理,例如,種植喬木的土壤深翻1.2-1.5m左右,草皮與地被深翻0.2-0.4m左右,灌木深翻0.5-0.8m左右,在深翻的過程中并對土壤進行細整處理。
合理利用容器苗,提升高溫季節苗木種植的實際成活率;提升苗木挑選工作的有效性,增強苗木運輸環節的保護措施;保障苗木的土球大小以及種植穴的尺寸規格,認真落實種植前的消毒措施與種植后的支撐措施,保障苗木的正常生長。
通過利用容器栽植的技術,促進苗木根系更加健壯,提升喬木全冠移植與快速成景的效果,從而獲得相對滿意的苗木成活率。
結合氣候溫度的變化特點開展苗木澆水工作,并且合理降低交播草種的實際留茬高度。確保暖季型草坪的占有量在總草坪的80%以上時開展施肥作業,提升草坪景觀的完美轉換。重視土壤基礎的強化工作,應用松土,打孔等方式提升草種的發芽率。保障各類苗木的病蟲害問題得到相應的處理與預防。
綜上所述,要取得理想的山地園林景觀建設效果,則要重視景觀的高差與豎向設計,同時結合現代化先進技術,相關文化特點以及生態環保要求等進行設計施工工作,提升山地園林景觀高差處理的完善性,增強各類空間利用的有效率,才能獲得更加自然和諧的山地園林景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