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鋒
摘要:高校音樂教學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與鑒賞審美能力,授課教師應積極應對新媒體帶來的挑戰和影響,并且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積極作用不斷優化音樂課堂教學,進而不斷提升高校音樂課堂教學水平。本文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就新媒體背景下如何推進高校音樂課堂教學改革進行簡要探討,同時提出一些相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背景 ? 高校音樂課堂教學 ? 音樂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10-0088-02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不斷普及,社會逐步進入新媒體時代,新媒體已經滲透及運用于各行各業中,對教育領域的影響更是明顯。高校課堂教學作為發展學生綜合素質和提升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其教學理念和方法必須順應時代發展需求。高校音樂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與鑒賞審美能力,每一位授課的教師都應積極探索和利用新媒體的技術不斷優化和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來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一、新媒體背景下高校音樂課堂的教學特征
(一)教學資源更加豐富
教學資源是高校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同時也是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高校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向學生傳播音樂知識,進而有效發展學生的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和提升音樂審美鑒賞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開展過程中需要運用到和音樂作品相關的方方面面的教學資源。在傳統媒體時代,教師主要依靠音樂教科書與音樂磁帶、CD等教學資源進行音樂課堂教學,這種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單一性,難以靈活多變地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音樂資源。但是,在新媒體時代,教師就可以依托強大的數字網絡技術為學生提供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教學資源,通過新媒體技術的展現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的內在魅力。同時,教師還可以依托新媒體技術對音樂教學素材進行多樣化處理,從而進一步豐富音樂傳播形式,增強音樂的藝術感染力。
(二)教學方式更加多元
在高校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涉及古今中外音樂作品,而且還需要開展不同類型的樂器教學,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方式以更好地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效果。但是,許多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仍然采取“你聽我講”的傳統教學方式,主要以理論講解為主,進而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使得音樂教學載體得以更加多元化,利用新媒體技術的手段可以在課堂上更加深刻地為學生講解音樂文化的背景與差異,這樣的授課方式也會更加直觀。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和學生共同對音樂作品進行再度創作,進一步豐富教學方式以增強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三)師生互動更加頻繁
在高校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有具備良好的師生互動才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音樂知識、掌握音樂技能,進而順利完成高校音樂教學任務。但是,在傳統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只是局限于課堂提問、課下作業等方式,難以幫助學生真正深入感知音樂。在新媒體時代,教師和學生可以借助微博、微信、QQ、抖音等各種新媒體平臺開展積極的互動交流,學生可以就音樂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在新媒體平臺上和教師進行反饋、交流,教師則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并且給予針對性的講解和指導,進而有效增強師生互動。
二、新媒體背景下高校音樂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育資金投入不足
新媒體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教育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只有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才可以促進我國高校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目前,許多高校音樂教師已經開始利用新媒體技術創新音樂課堂教學,以期可以獲得良好的音樂課堂教學效果。但是,由于受限于各種主客觀因素導致許多學校并沒有對新媒體應用給予足夠的重視,沒有投入相應的教學資金對新媒體軟硬件進行采購,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新媒體音樂教學難以順利開展。
(二)教師新媒體使用技能不足
教師是高校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的設計者、組織者和指導者,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不僅需要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和教學經驗,而且還需要熟練掌握各種教學工具,才可以更好地向學生傳授音樂知識。在新媒體時代,每一位高校音樂教師都應該具備良好的新媒體使用技能。但是,目前大多數音樂教師對于新媒體技術的使用仍然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在思想上仍然沒有正確認識到新媒體技術的積極作用,進而導致教師不愿意主動學習新媒體技術,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高校音樂課堂教學改革難以順利推進。
(三)新舊教育理念沖突
如今盡管新媒體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高校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并且已經獲得一定的成效。但是,許多教師仍然深受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進而導致其音樂教育理念仍然難以適應新媒體時代的要求。傳統的音樂教育理念主要以理論講解為主,主要以學生音樂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為主要考查指標,這不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新媒體時代下的高校音樂教學更多的是強調培養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能力,新舊教育理念之間的沖突在一定程度會導致音樂教學改革停滯不前。
三、基于新媒體技術的高校音樂課堂教學改革策略
(一)轉變傳統音樂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對于高校音樂課堂教學改革發揮著十分重要的思想指導作用,在新媒體背景下教師必須主動對傳統音樂教學理念進行轉變和改善,積極樹立良好的新媒體音樂教育理念,進而將新媒體技術有效應用于高校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以此不斷提升高校音樂教學質量。首先,高校音樂教師必須主動樹立新媒體教育理念,根據教學需求深入挖掘各種新媒體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靈活使用,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其次,教師應不斷優化新媒體音樂教育目標,將新媒體技術和音樂教育理念有機融合起來,緊扣熱門話題開展音樂課堂教學,進一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后,應構建符合新媒體時代要求的師生關系,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借助新媒體平臺和學生開展高質量的交流,以此引發學生情感共鳴。
(二)加大音樂教育資金投入
新媒體音樂教學改革能否順利實現,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各種先進教學設備的支持。對此,高校必須重視新媒體音樂教學,并且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新媒體音樂教學,進而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音樂人才。首先,高校領導和音樂教師應該正確認識新媒體背景下的音樂教學,意識到新媒體音樂教學的重要作用,并將其納入到學校教育教學發展計劃中,從而使新媒體音樂教學得到有效支持。與此同時,學校還應重視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利用各種新媒體平臺不斷擴大音樂在學校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師生對新媒體音樂教學的重視。其次,高校應該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采購各種先進的新媒體教學設備,以便促進新媒體音樂教學的順利開展。
(三)優化音樂課堂教學模式
新媒體背景下,學生已經成為音樂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的作用則轉變為組織、引導,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重視優化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將新媒體技術合理應用于音樂課堂教學中,使學生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發揮,進而更好地發展學生的音樂學科核心素養。首先,轉變音樂教學方式。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合理運用新媒體技術,積極采用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開展課堂教學,運用新媒體手段向學生傳播音樂知識。其次,優化音樂教學內容。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技術及新媒體資源,不斷豐富和拓展音樂教學內容和素材,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新媒體背景下高校音樂課堂教學資源更加豐富、教學方式更加多元、師生互動更加頻繁,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教育資金投入不足、教師新媒體使用技能不足、新舊教育理念沖突等問題。對此,高校應轉變傳統音樂教學理念、加大音樂教育資金投入、優化音樂課堂教學模式以進一步優化新媒體音樂教學,發展學生音樂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劉慧婷.新媒體時代的高校音樂教學改革[J].戲劇之家,2016,(11).
[2]李思思.新媒體視域下的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研究[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2).
[3]劉陽瓊.新媒體時代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的路徑探析[J].科教文匯,2018,(11).
[4]彭淵.新媒體環境下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音樂,2018,(07).
[5]李麗莉.新媒體背景下的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研究[J].藝術評鑒,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