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玲
摘要:隨著社會文明進步,公共文化領域也有很大發展,但相較于物質文化生活,群眾在文化活動方面仍存有許多不足,而文化館作為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陣地,必須積極發揮自身職能,以喜聞樂見的形式,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在弘揚民族先進文化的同時,更好地促進群眾文化素養提升。本文首先就文化館自身職能予以分析,并結合文化館工作實踐,提出了針對性措施進而更好地發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作用。
關鍵詞:文化館 ? 群眾 ? 文化活動 ? 作用
中圖分類號:J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10-0185-02
社會在發展,人們的物質條件顯著改善,而群眾對于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文化館作為事業機構,其職能對接的正是群眾的文化生活,通過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并提供活動場所、文化輔導等支持,進而為群眾文化素養奠定較好基礎。物質與精神文明同等重要,尤其是在奔向小康社會的特殊階段,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設,文化館機構的設置擔負著地方文化的傳承和發揚重任,更是文化入基層的重要保障。在社會發展進程中,文化館的職能也有不同的定位,但其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主導地位是不變的,要積極發揮其職能作用,創造更多的文化財富。下面將結合筆者所在新羅區文化館的群眾文化活動實踐經驗,探討如何更好的發揮文化館的職能與作用。
一、新時期文化館的職能及作用
(一)組織與宣傳文化活動
受地域文化特點影響,文化館在藝術表現上往往呈現獨有的文化特色,并且擔負著地區文化傳承的重任。文化館會將當地文化內涵融入到文化活動之中,塑造豐富的群眾文化生活,渲染文化氣息,并且具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夠滿足群眾對藝術的差異性要求。所以,文化館既是當地文化傳承所在,還是各類文藝演出活動的組織者,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有較高地位。通過大力宣傳本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帶給群眾文化的熏陶,增進其對文化藝術知識的了解,當然這也是文化館的職能所在。此外,文化館還可通過采取與社區聯合的方式,在豐富社會文化活動的同時,激發群眾參與熱情,開展深層次的文化溝通與交流,這樣可以提升群眾對傳統文化認同,更好的發揮文化館在塑造群眾文化素質基礎中的作用。
(二)群眾文化的輔導職能
作為公益性質機構,文化館還肩負著公共文化服務的職能,更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針對群眾的文化需求,開展各類文化宣傳及輔導工作,有效促進當地文化的發展。文化館在群眾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要積極的引導群眾文化活動,既要豐富文化活動內容,滿足群眾基礎性的娛樂需求,更要發揮社會文化活動的宣傳教育價值,輔導群眾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當然,文化館的輔導職能并不局限于群眾文化活動,更是涉及到宣傳、組織、理論研究等較多輔導內容,但其關鍵在于走進群眾、服務群眾。在群眾文化輔導中,文化館工作人員做了許多的努力,組織文藝演出、交流活動、創辦藝術輔導班等各類下基層、走鄉村活動,促進了群眾文化素養提升。為開展好文化輔導工作,文化館還致力于民間藝術團體的幫扶,深入社區基層,以授課等形式對文藝骨干進行輔導,并重視老年文娛活動的輔導。同時,文化館對于機構內人才的培養也極為重視,這也是為了打造文化服務的人才基礎。在新時期黨政領導下,文化館更應當堅持正確的政治文化導向,積極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并逐步改善文化館管理制度,促進文化館職能的更好發揮。
二、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具體實踐應用分析
(一)注重文化協管員素質提升
為保障文化館工作高效開展,農村文化協管員的自身素質是關鍵,可通過采取思想教育、培訓以及考核激勵等多種方式,全方位提升協管員的專業素質及文化服務水平。首先是以主題教育的形式,深化思政教育,培養文化協管員正確的價值取向,提高其政治素質,全身心的投入到群眾文化服務工作中去;其次是以專題培訓提升業務素質,通過制定文化館全員干部教育培訓計劃,具體指導協管員培訓工作,分階段、有重點、多層次的組織開展各類培訓活動,提升協管員群眾文化服務業務水平;再次,重視崗位培訓工作,積極開展鎮(街)文化站長及村級文化協管員培訓班,聘請專業的指導老師,對具體的群眾文化活動所相關的理論知識及實踐經驗進行現場教授,并且還采取專家輔導的方式,倡導老藝人“傳、幫、帶”,對農村協管員專業素質提升很有幫助;最后,考核激勵激發工作潛能,結合文化館工作內容及特點,對協管員考核機制加以健全,并制定年度與日常考核標準,特別是區對于鎮街文化站站長和村級文化協管員等的考核內容,更加有效的引導文化館實際工作,對文化創作采取激勵手段,切實提高工作積極性。
(二)打造群眾文化活動平臺
為推動地區群眾文化建設,文化館積極打造各類宣傳及活動平臺,有效促進文化宣傳進基層。一是區級文化活動規模化。我區每隔2年舉辦一次大型的農村文藝匯演,還有山歌擂臺賽、龍巖靜板、饒平吹比賽等活動,還舉辦了廣場舞大賽、百姓大舞臺和迎接十九大群眾性百場文體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群眾文體生活,調動了業余文藝愛好者的積極性;每年還定期開展鎮(街)文化站長和農村文化協管員培訓,以提升農村文化協管員的專業素質及文化服務水平,增強責任感和服務意識,夯實農村文化基礎,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二是鄉鎮文化活動特色化。農村文化協管員通過挖掘各鄉鎮的文化特色及優勢,在群眾文化活動組織中,既要體現地方特色,更要激發群眾參與熱情,如采茶燈發源地——蘇坂鄉每年舉辦的采茶燈藝術節表演、東肖鎮每年舉辦鄉鎮級春節晚會表演等,形成了一批極具特色的品牌性群眾文化活動。三是農村文化活動大眾化。新農村的發展,農村文化陣地逐步完善,同時各類鄉土文藝人才隊伍也日益壯大,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更加的普及,并有著豐富的表現形式。據統計,目前該區共有群眾性文藝隊71支,參與人數近萬人,包括采茶燈、山歌、靜板舞龍等,這極大地帶動了農村文化活動的開展,豐富了鄉村文化生活。通過打造群眾文化活動平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對群眾文化素養提升有很大幫助。
(三)建設優秀群眾文化項目
群眾文化活動的有效開展,需要將優秀的文化項目作為載體,這要就依賴文化館的資源優勢,并進行合理的整合與開發。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開展,需要有資金的支持,通常要以政府財政為后盾,而且對于部分較大規模的群眾文化活動,對于場地及服務人員也有較大需求,需要文化館牽頭配合各項工作。優秀群眾文化項目,不應僅局限于文藝演出,更要注重傳統文化及技藝的宣傳,例如舉辦了新羅區非遺圖片展、“龍麟杯”龍巖第二屆龍王爭霸賽、“迎新春·鬧元宵”一河兩岸彩燈展、“紅古田杯”龍舟賽民俗文藝表演等特色活動。其次對于非遺傳承人進行了專業培訓,深入了解其生活狀態,并對其傳承經費實施了考核發放的制度。同時,考慮到群眾文化的地域差異性,要發揮文化館的職能及作用,高效整合現有文化資源,建立群眾文化宣傳與交流平臺,增強群眾對文化活動的參與度,還要注重文化團體建設,建設優秀群眾文化項目。此外,文化館還重視文藝創作,激發文化館工作者的創作激情,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藝作品,我館文化工作者先后創作了音樂作品《故土之戀》《采茶燈廣場舞》、美術作品《午后時光》等,獲得了群眾的認可,更好的發揮了文化館在社會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國際局勢復雜,我們更要堅定文化自信,重視群眾文化建設,努力創造具有正確價值取向的文化活動。其中文化館作為公益性的事業單位,肩負著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宣傳、群眾文化輔導以及群眾文藝創作等職能,在群眾文化領域發揮著主導作用,對地方文化傳承和發揚也有著重要影響。為此,結合筆者所在新羅區文化館,詳細探討了如何發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作用,通過采取多種培訓方式,提升文化協管員的專業素養,建設優秀的群眾文化項目,并成立了多層次的群眾文化活動平臺,更好的滿足了群眾對于文化活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學軍.群眾文化活動中發揮基層文化館的作用探索[J].科技風,2017,(15):263.
[2]田愛民.如何發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18):196+241.
[3]黃育奇.群眾文化活動中發揮基層文化館的作用探析[J].中國民族博覽,2018,(05):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