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會
摘 ?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就,極大地豐富了社會大眾的文化生活。但是,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仍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因此,我們要不斷強化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加強群眾文化團隊和文化設施建設,做好農村文化陣地綜合服務、發揮好文化陣地的宣傳教育及管理的作用,逐漸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關鍵詞:村級群眾文化;文化活動;建設
中圖分類號:G249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6-0202-01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推進,農村文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日益的提高。但同時也必須看到,農村文化建設仍然基礎薄弱,特別村級文化建設仍然缺乏制度性保障,還存在組織部健全、設施部完善、內容不豐富、投入不足、服務水平不高、社會參與不暢等問題。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改變。
一、加強文化設備設施建設
文化活動的組織和開展離不開對文化基礎設備設施的依賴,村級群眾文化建設工作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基礎文化設施的建設狀況。目前文化設備設施建設不均衡和文化經費投入較少的問題仍然非常突出。因此,我國需要高度重視基礎文化設備設施的建設工作,提升文化基礎經費投入,建設高水平、高質量的基礎文化設備設施。基礎文化設施的建設要注重循序漸進、統籌規劃的原則,制定規范化、標準化的建設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基礎文化設施,讓社會大眾都能真正擁有一塊自己隨時可用的高質量文化娛樂場所。
二、完善村級文化陣地的綜合服務功能
要不斷的鞏固以村文化活動室為重點的包括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廣播電視村村通、數字化電影放映室、村文化廣場等在內的村文化陣地,充分發揮其服務效能。明確村文化活動室和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的基本職責,服務規范管理辦法,保證其正常的開放和服務。村文化活動室可一室多用依托村文化活動室、整合各部門面向農村實施的各項重大工程,統籌村文化、教育、體育、基層黨建場所的規劃建設和綜合利用,努力做到共建共享、形成集文化、教育、體育、基層黨建等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
三、加強基層群眾文化隊伍建設
文化方式和文化活動活躍的主體是農村群眾文化隊伍。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追求的逐漸提升,農村群眾文化團隊建設的速度逐漸加快,獲得了非常可喜的建設成就。但是,還有部分地區對群眾文化隊伍建設不夠重視,沒有給其以應有的地位,使得其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表面上看是一種文化活動,其實只是一種形式主義的表現。這種做法不但對基礎群眾文化團隊的建設毫無益處,甚至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各地方要充分注意群眾積極性的調動,給群眾提供一定的自由組織和安排機會,讓他們自導自演,并用周圍發生的感人事跡引導他們。因為,從根本上來說,群眾是基礎群眾文化的來源,在百姓群體中進行文藝宣傳,能讓他們產生一定的親切感,調動他們的參與積極性與自主性,取得更好的鼓勵效果,進而讓他們自愿地進行群眾文化活動參與,為基層群眾文化隊伍建設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四、強化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和方式建設
隨著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逐漸深入,我國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逐漸豐富,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發展勢頭。但是,在廣大農村地區,我國基層農民群體開展的文化活動仍很不均衡,他們開展的文化活動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比較單一,活動組織普遍較少,且檔次較低,對廣大人們群眾的吸引作用十分有限。要想讓優秀精神文化真正走進百姓生活,就必須讓文化生根,從根本上豐富百姓的文化活動內容和文化活動方式,例如,在農村定期放映電影,組織秧歌隊,開展農民音樂樂隊等。這樣的文化活動比較受農民朋友的喜愛,也比較貼近他們的日常生活,且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比較容易受到他們的認可和歡迎
五、發揮村級文化陣地的宣傳教育作用
村級文化活動室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的延伸,要積極的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特別是惠民政策,使農民群眾更好的理解和支持政府工作。要積極的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引導廣大農民群眾移風易俗,培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利用黑板報、廣播電視、網絡、短息和文化示范戶宣講等多種形式,結合身邊的人和事,組織開展適合農村和農民特點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農民素質,要加強對農村文化的引導,抵制消極腐朽文化,構建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加強村民培訓,利用互聯網等現代手段開展實用技術、市場營銷和農民工就業技能等多方面的教育培訓,充實科技知識,提高文明素質,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
六、加強村級文化陣地的管理
村級文化活動室等文化陣地室是農民群眾就近參與文化活動的場所,又是農民群眾自我管理的公共文化設施。要明確村民專人負責看管,不被破壞,依靠群眾實現村文化陣地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村兩委委員要帶頭參加村文化陣地的公共文化服務,組織村文藝骨干積極參與村公共文化服務。
隨著農村農民物質生活的逐漸提升極大地改善了基礎人們群眾的生活狀況,使他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與渴望逐漸提升。因此,我們必須真正為他們的文化建設與發展做出成績,盡可能地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參考文獻:
[1]吳莉莉.城鄉群眾文化之我見[J].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