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萍
摘要: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真正的教育”是促進學生自我教育的教育。自我教育即自我管理,自我督促,而教育方式的最高境界就是“教師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因此,一名合格的新時代班主任應當緊隨時代潮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以及興趣愛好,采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指導,幫助學生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下文,筆者結合多年教育管理經驗針對如何幫助小學生實現高效自我管理提出幾點淺薄的意見,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0-0295-01
隨著素質教育的迅猛發展,學生的全面發展、完善人格的培養也成了當前教育一項重要研究話題。開展素質教育,構建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不斷完善學生的人格,也是每個班主任責無旁貸的重任。筆者認為,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既要把學生當做管理的對象,此外,還應將其當做管理的主體,有針對性、計劃性地制定管理策略,逐步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發展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以期達到“管是為了不管”的教育目。
1.巧妙引導,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自我管理的形成來源于自我服務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行動,具有強烈的認知性、目的性和計劃性,所以,想要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必須注重學生自我管理意識的培養。
1.1 獨立性的培養。
獨立性是形成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年齡小,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在日常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當盡可能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自主去體驗什么是好,什么是壞,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多給學生自我嘗試的機會,既要發揮自身的主導職能,又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對做的好的是學生給予一定的表揚和獎勵,又要對做錯事的學生一定的寬容,避免其下不來臺,導致教育出現負效應。
例如,班級上有一個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XX,但是,其自制能力較差,原因是父母對其過度溺愛,結果使其養成了嬌生慣養的壞習慣。
未來社會需要的不單單是知識儲備雄厚的人才,還需要其具備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創新、自我合作等等綜合能力。
為了幫助該生樹立一定的自我管理意識,筆者通過微信聊天與該生的父母進行了一次長時間的談心。筆者告訴他們XX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各門學科都很優秀,如果,能培養他事必躬親的習慣,那么他的未來必定一片光明。
通過構建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在家庭的配合下,XX逐步擁有了自我管理的意識,這也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1.2 規則意識的培養。
規則意識是完善自我管理意識的重要因子。一般來說,小學生天性聰明,內心單純,他們習慣遵從規則,卻又經常打破各種規則。無規矩不成方圓,若學生內心沒有規則意識,那么學生在自我管理過程中,內心就不會存有一定的約束,行為也沒有一定的限制。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加強班級各種規章制度的獎懲力度。
針對在規則內完成班級任務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針對違法班級規則的學生,必然要對其進行一定的心理威懾。賞罰分明,公平公正的管理班級,給學生的內心設防,使其在進行相關活動的時候,能夠自覺在心理樹立一把戒尺,從而全面強化學生的規則意識,進而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2.培養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幾種方式
實現學生的高效自我管理,歸根結底就是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的宗旨就是將捕魚的技巧教授給學生,而不是將魚直接喂給學生,即“授之漁”,而不是“授之魚”。
發展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定要有一定的規劃性,在日常班級管理過程中,常規教學內容大多數缺少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師應當拓寬教育渠道,可以通過開展各種豐富的課外活動來不斷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課外活動的開展對于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合作、自我創新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班主任可以借助各種節日,如,世界環保日,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合理的小組,要求學生對周邊的存在環保問題的工廠、街道以及河流進行細致的調查和記錄,通過發揮小組的力量,集思廣益,各自出謀劃策,最終幫助學生樹立“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的行為意識;又如,還可以在“母親節”到來之際,要求學生幫母親準備一份禮物,做一頓飯,洗一次衣服,買一次菜等等,全面激發學生的責任意識,體驗母親的辛苦,逐步培養學生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意識能力。
豐富的課外活動,有針對性、計劃性地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學生通過自主經歷、自主感悟、自主實踐,最終實現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3.班主任的主導職能,構建良好的自我管理氛圍
由于小學生年齡的限制,其能力畢竟有限,因此,在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時候,一定不可忽視自身的主導職能,及時的進行相應的指導,“不管中有管”,師生合作全面構建良好的自我管理氛圍。
班主任可以通過民主投票的方式,精選班級的班干部,針對班級的一些管理事務,班主任完全可以交托給各個班干部去實施,由全班學生去執行。
這種以班主任為主腦,班干部為樞紐,全體學生為核心的自我管理體系,既能有效減輕班主任的管理重擔,又在班主任的可操控范圍之內,班級事務介于“管”與“不管”之間,主要鍛煉的是班干部以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自我管理氛圍,自然也能夠建設一個自主管理型班級。
總之,隨著素質教育的迅猛發展,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勢在必行。但是,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應當明確自身教學職責,有針對性、計劃性地為學生制定自我管理方案,充分發揮公平、公正的教育理念,千方百計地培養學生獨立性和規則意識,逐步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發展其自我管理能力,最終為把學生培育成一個全面型人才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 丁詠梅.讓教育走進學生的心靈——淺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J].中小學管理,2006(S1).
[2] 張斌.如何引導學生自我管理[J].甘肅教育,2017(03).
[3] 殷秋云.小學低年段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J].教書育人,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