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璐陽
摘 要 日照分析在居住區規劃及建筑設計中起關鍵作用。當今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規劃強排工作,通常需同時滿足國家規范、地方規范強條、消防規范、日照規范等要求。日照規范作為居住區規范的強制性條文,是對其他規范的補充。在滿足基本退距、消防退距要求的同時,規定居住建筑空間日照必須滿足一定的時長,保證居住區的居住品質。但當下日照分析制度、規范、策略尚不完善,需引起重視。
關鍵詞 日照;分析;居住區;建筑設計
引言
隨著城市化率的進一步提高,房地產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用地日益緊張,居住區規劃和建筑設計趨向于高層及超高層化的密集型方向發展,日照資源與土地開發的矛盾日益突出,日照條件對居民身心健康和居住區整體質量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1居住區規劃和建筑設計概述
現代城市的功能在不斷完善,但是居住功能卻始終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城市規劃應以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為基本前提。居住區規劃是城市規劃的一項重要內容,本質就是居民的生活場所設計,規劃應以實用性和經濟性為主,兼顧美觀效果,一般實現的主要途徑有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兩種。居住區規劃是建筑設計的指導,建筑設計的開展要以居住區規劃為基礎,依據具體的建設要求進行,設計過程必須將建筑要求和工程條件結合起來,根據建筑的不同性質和功能要求,設計出合理的建筑尺寸和樣式、構造等。
2日照分析
日照分析須由規劃設計甲、乙級資質或建筑設計甲級資質的技術部門采用計算機正版分析軟件,根據國家標準和各地方法規對有日照要求的擬建、在建、改建或已建的建筑模擬其在規定的日照標準日、大寒日或冬至日的日照情況,分析計算其相關的量化指標。通俗地講,是建設單位為了確定擬建建筑對自身和對相鄰居住區建筑可能產生的日照影響進行分析,編制《日照分析報告》。日照分析是為了保障居民享受到最低限度的“陽光”的科學工具。決定居住區住宅建筑日照標準的主要因素有兩點:一是所處地理緯度及其氣候特征;二是所處城市的規模大小。不同緯度的地區,對日照要求不同,高緯度地區需要更長的日照時間。以合肥為例,合肥夏熱冬冷地區,住宅主采光面居室的日照時數,在有效日照時間帶不低于大寒日2小時[1]。
3日照分析在居住區規劃中存在的問題
3.1 日照標準過高導致土地資源不集約
我國國家規范對城市住宅日照的時間要求,按氣候分區推行不同的日照標準。其中,全國通用的建筑日照標準日有2個,即大寒日和冬至日。按日照規范,日照時間計算的起算高度是建筑住宅的底層居住空間的窗臺高度,但對于建筑住宅的其他樓層并未做明確規定。與國外相比,我國標準較高。如英國實行的建筑日照標準有4種,建筑日照應比地面各點高2m,在每年3月1日,住宅接收的日照時間應在3h左右。德國規定,住宅接收日照的時間每天不低于2h。從上述對比可知,我國日照標準較高,在城市用地緊張情況下,土地資源利用并未滿足集約化要求,存在資源浪費。因此,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需對其集約化發展路徑進行研究,以提高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
3.2 居住區日照分析的備案制或產生設計舞弊現象
目前,在城市各級政府規劃部門中,對日照分析的審核工作主要采取審核制或備案制兩種。審核制主要表現為:設計單位出具符合國家規范的日照分析報告,規劃單位專業技術部門,依照現行日照規范標準對最終送審的日照報告進行日照復核工作,以部門結論為最終結果。備案制主要表現為:開發企業或建設單位委托設計單位進行日照分析工作,最終文件送呈規劃部門,規劃部門不對該文件進行復核,由開發企業和設計單位對日照結論的真實性共同負責。備案制由開發及設計企業進行日照分析工作,政府部門不對日照結論進行直接審查,造成日照分析工作存在“灰色地帶”,使開發及設計企業送呈規劃部門的備案文件中的日照結論具有一定可“造假”空間[2]。
4優化日照分析工作的建議
4.1 合理制定規劃部門的日照審核制度
政府部門對項目日照分析的審核制度分審核制和備案制,在響應中央精簡機構、節省開支的號召下,規劃部門在精簡部門的同時,宜因地制宜制定符合當地發展情況的項目建設標準。具體到日照分析層面,對備案制和審核制的運用不應出現全盤通用的情況。建議在符合城市整體控制性規劃分區前提下,城市核心建設區域的日照審核工作應采取更嚴格的“審核制”,遠城區或非重點建設區域可適當采取備案制,既確保城市核心建設區內居住區的舒適度,又實現精簡政府機構的目的。
4.2 優化建筑設計
盡量選用板式住宅,它可以明顯降低建筑物自身遮擋;對于建筑單體,布置上最好使其上、下或左、右盡量錯開;居住區規劃和建筑設計進行布局的時候,應將點式住宅和條式住宅相結合;對于日照最佳角度為南偏東的情況,規劃布局以建筑單體為佳;對于同一棟建筑來講,如果其中有遮擋其他建筑的部分,可以對其進行減層考慮,但要依據經濟性原則進行;對于居住區來講,規劃布局時,最好進行不同層高的建筑設計,布局形式可選擇南低北高或者周邊圍合式、混合式等多種形式[3]。
5結束語
在進行居住區規劃和建筑設計的時候,應重視日照分析的過程和分析報告的重要性,優化設計方案,采用多種布局形式,盡可能的進行科學的建筑設計,滿足居民對于日照的基本要求,保障居民基本權利。規劃管理部門對于日照問題要多加重視,對于建筑間距等影響居民日照情況的相關規范的擬定,必須結合所處地區的實際狀況和區域特點綜合考量。政府應重視制定更為合理的容積率、建筑密度,盡量避免日照問題引起的各種糾紛,保證居民“享受”陽光的權利,促進城市規劃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 田永明,王鴻,卞磊.濟南市日照分析測量要點及實施[J].城市勘測,2014,(5):105-107.
[2] 李皓.關于溫州市建筑日照分析現狀的一點思考[J].城市建筑,2014,(6):233-234.
[3] 邱靜華,錢松烽,李建勛.日照分析測量方法探討[J].科技資訊,201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