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霞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20年的寒假無限延長。為了不耽誤學生的學習,上級主管部門決定開展云課堂教學。這種利用各種網絡平臺開展課堂教學的方式大部分學校都是第一次接觸。陌生的教學方式讓教師一籌莫展。幸而“學習強國”“教育電臺”“釘釘”等各種平臺積極響應配合,為各校實施云課堂教學提供了保障。各校教師的授課內容也在全體教師的合作下完成。但就在一切準備就緒之時,教師們又發現了新的問題:網絡授課如何保證學生能夠在教師看不見的網絡另一端認真參與?如何保證學生完成作業的效率和效果?對此,很多人提出了“家長監督”的解決方案,這樣的教學模式確實需要家長的支持,但不能以此捆綁家長一起上課。云課堂的長期開展只能依靠學生的自律,因此,學生的自我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學生自我評價的方式
由于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學習目標不同,學生的自我評價方式也可以是多樣的。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和需求,向他們提供不同的自我評價方式,以實現學生自我評價的目標。那么小學生有哪些自我評價的方式呢?
過去的我挑戰現在的我? 很多學生對過去的自己并沒有清晰地認知,對此,教師應根據實際需要,引導學生將現在自己的某一方面表現與過去進行對比,讓學生在對比的過程中發現:原來沒弄明白的問題現在弄明白了,現在的自己已經比原來的自己進步了,從而使學生對現在的自己的不足、進步、改變產生較為清晰的認識,最終實現自我能力的提升。
他眼中的我挑戰我眼中的我? 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很難清楚地認識自己,而他人的評價則有利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反省自己,從而使學生對自己進行更客觀、準確的評價。如果一個人經常得到他人正確的、正面的評價,那么這個人也會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對自己的評價也會更準確;如果一個人經常得到他人引導性的評價,那么這個人也會了解自己的不足,對自己的評價也會更真實。
我自己挑戰我的同伴? 很多學生都喜歡和同伴比較:“他怎樣,我怎么樣”。有的孩子喜歡和不如自己的學生比,如“×××比我差得還遠呢……”;有的孩子則喜歡和最好的孩子來比較。但是不管跟誰比,學生都能通過這樣的比較對自己所處的水平產生一定地認識,也能根據這種對比正確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跟比自己強的同伴比,能夠激發孩子的進取心和進步的動力;跟比自己弱的同伴比,也可以適當減輕孩子的自我壓力。
學生自我評價的實施
讓學生作為評價的主體參與到評價過程中來,這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一個具體、重要的措施。那么,在云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開展學生的自我評價呢?作為一名數學教師,筆者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我評價卡、數學日記等自我評價手段進行自我評價,幫助學生養成自我評價的良好習慣。
在課堂評價中滲入自我評價? 在開展云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把自我評價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一部分,還評價于學生,讓評價成為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有效工具。在云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在對話框或者連線發表自己的意見,也可以通過其他同學的發言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評,同時可以對其他同學的回答進行互評。這樣做既便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又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自我評價? 云課堂教學因為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在教學時只能主抓重點和難點內容,一些基本的內容則默認學生已經掌握,因此,學生的自我認知非常重要。對此,我們充分利用學校的評價平臺設置學生自我評價卡,引導學生針對課堂表現、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效果等方面對自己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評價。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對自己進行更為深入的了解和反思,同時也能促進同伴的互相監督,互相比較,形成良性“競爭”。
撰寫數學日記,反思學習情況? 在數學學科的學習中,數學日記能迫使學生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世界、理解生活。數學日記并不是簡單的數據記錄,學生在將生活中的數學信息記錄下來時,首先要將數學信息進行評價和分析,并產生相關聯的信息,再融入自己的思考,有時為了了解個中緣由,還得去查閱一些資料。在撰寫數學日記的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就對自己所學的內容進行了應用和小結,還可以像和自己談心一樣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網絡授課使數學學習的腳步放慢了,教師可以借此機會引導學生在學習之余尋找一下生活中的數學信息,寫一寫數學日記,將其作為學習內容的補充。而教師通過批改學生的數學日記,則可以看到學生真實的思想狀況,發現不同學生的個性特征,從而對癥下藥,因材施教,以培養和發展學生健全的個性品質。
網絡教學,促使教師改變教學方式的同時,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在網絡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對學習過程的評價中來,可以促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看清自己的問題,從而進行自我調節,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可見,只有讓學生渴望評價、主動評價,讓自我評價成為學生的習慣,才能實現云課堂的高效,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才能真正落實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數學學習。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明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