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
隨著健康體檢的普及,不少人在做B超檢查時發現腎錯構瘤。那么,腎錯構瘤到底是怎樣一種疾病?對身體有多大的危害?是不是一定要手術治療呢?
腎錯構瘤發病率上升
腎錯構瘤又叫作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致病原因至今不明。由于絕大多數腎錯構瘤沒有明顯癥狀,因此很多患者在體檢的時候才被發現。腎錯構瘤在腎臟腫瘤中所占比例不到10%。發病年齡為20~50歲,女性多見,少數患者是因為腎錯構瘤自發性出血產生腰痛等癥狀來就診。
腎錯構瘤一般為良性
腎錯構瘤是常見的腎良性腫瘤,很少惡變。
如果做B超時發現腫瘤內部有脂肪,基本可以確定為腎錯構瘤。只有約不到10%的腎錯構瘤里面看不到脂肪或脂肪很少,只有血管和肌肉,此時需要與腎癌相鑒別。腎錯構瘤與腎癌一般需要做增強CT來進一步鑒別,一旦在其中找到一點脂肪,基本就可以初步排除腎癌,診斷為腎錯構瘤。
需考慮手術治療
對直徑4厘米以下的無癥狀患者,腎錯構瘤自發性破裂的風險不大,建議密切觀察,定期進行B超檢查和增強CT檢查。如果瘤體直徑大于4厘米,且復查發現腫瘤增大較快,懷疑存在惡變可能時,建議盡早手術治療;瘤體巨大、雖無癥狀但自發破裂風險很高的患者,最好積極處理。
少部分腎錯構瘤是長在腎臟中間區域的,可能會導致腎毛細血管破裂,在尿中可驗出隱血,這種隱血并不會對身體有太大的危害,也不會導致貧血,但對這部分患者需要密切關注。患者應定期接受尿常規和腎功能檢查,一旦出現肉眼可見血尿,則提示腎功能已受到影響,瘤體即使沒有達到4厘米大小,也必須盡快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