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G技術的出現對于現代人群對網絡的認知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而我國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網絡建設時,需要意識到5G背景下的媒體傳播變化,并積極尋求一種能夠應用于5G技術下的傳媒產業,做好相應的融合發展,這樣能夠為5G技術的融合以及信息生產提供幫助。5G的應用對于我國的傳媒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但也提供了極大的機遇,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意識到5G的變化,積極對5G與傳媒行業的發展進行預判,這樣能夠使傳媒行業與5G技術能夠有效融合。
關鍵詞:5G;傳媒行業;新媒體發展;新聞傳播
一、5G網絡技術的商用元年
2019年6月6日成我國工信部正式向三大移動網絡頒發了5級商業運營許可證,這象征著中國在技術以及科技的支持下,正式進入了5G網絡的商用元年[1]。而相較于原本規定的武器商,用時間來說,實際的應用時間明顯提前,在以往的3G網絡和4G網絡中,通常都是歐美國家首先發放了許可證后中國才隨后跟進,然而進入了武器時代后,中國憑借自身的努力和技術的支持,第1批發放了5G的商用牌照,領先于世界其他各國,成為了網絡時代的變革領跑者,這對于中國乃至世界來說都是里程碑式的時刻。
5G網絡不僅僅是對網絡速度和帶寬進行提升,更重要的是5G網絡自身所含有的附加價值,會對人類的社會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而我國推動了5G網絡的進步后,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中的領軍媒體企業也逐漸增大對于網絡研究的財力和物力投入,試圖參與到五季的發展中,而我國許多互聯網公司也在5G技術的支持下對以往的4G設備進行改進,這也是我國諸多互聯網公司的發展第一要務[2]。
對于普通大眾來說,5G網絡最為鮮明的特征就是網速特別快,相較于4G網絡來說,5G網絡的速度是4G網絡的100倍以上,基本可以達到1GB/8s的速度,這種網絡屬于第5代移動通信網絡,不僅能夠滿足大部分普通大眾的流量需求,也能夠使我國諸多的民用企業獲得足夠的網絡支持。
雖然5G網絡的速度是其最為主要的特征表現[3],但如果僅僅是對網速進行提高武器技術并不能稱之為未來的次時代網絡技術,所以綜合來看,5G技術不僅僅對于網速有了極大的優化,更加能夠適用于各個行業中,這一項跨領域的技術能夠成為新時代的第一生產力,能夠滲透于各個行業中,為各個行業的發展提供足夠的技術基礎支持。
二、5G能夠為新聞生產者提供劇烈的變革
首先來說5G網絡的特點就在于其容量極大并且速度極快,大部分數據均能夠在1ms沒傳輸完成,能夠覆蓋諸多的行業中,5G網絡能夠成為無處不在、萬物互聯的網絡結構,所以5G網絡又被稱為5G時代和物聯時代[4]。
(一)重塑移動互聯時代的傳播形態以及場景
5G網絡在發展過程中,能夠推動不同行業進行屬于自己的數字化發展,尤其是將現代化的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云計算技術與5G網絡相配合,這樣能夠直接迎來通信技術的黃金時代,對于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來說,雖然5G技術依舊處于一個初級應用階段,但在4G網絡的應用經驗下,5G網絡的實際應用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一切應用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參考4G網絡的使用規律,并且積極創新,使5G網絡能夠適用于不同的行業中。無論是VR、AR、AI、無線家庭娛樂還是社交網絡等多種網絡應用設施,都會將5G技術與數字化信息輸入作為主要的輸出和輸入聯合,我國的傳媒行業在5G的支持下,其規模建設更大,已經成為了市場中最具發展潛力的應用領域。
(二)虛擬與現實的融合,展現信息傳播的寬度
5G技術背景下的信息傳播媒介,不僅促進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相融合,還使現代化的各種虛擬環境的實體化建設成為了可能,將綜合景觀與超現實社會展現在現代大眾的面前,而網絡技術在傳播過程中,其媒介呈現的主要內容已經不僅僅是通過電腦屏幕展現的虛擬現實,而是能夠直接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人類在歷史的發展背景下,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具有自身的泛媒介特征,每個人本身都屬于一個媒介終端,所以其自主性是展現其終端特征的關鍵,而在5G網絡技術的支持下,人們可以將自身作為一媒介終端傳播到網絡終于其他終端進行交流,這樣能夠使網絡建設進一步完善,推動了人與物和物與物之間的連接,這也是5G網絡支持下的關鍵發展方向。
(三)推動信息技術與發行系統的建設,新聞格局與傳媒業態發生巨變
在傳統的3G~4G的網絡技術發展過程中,人們在進行數據流量的應用時,依舊存在一定的寬帶局限性,很多媒體都受到信息傳輸能力以及終端流量限制的因素出現了傳播信息受限的情況。媒體工作人員在進行信息傳播時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為了保證某一項新聞的傳播真實性,需要上傳大量的數據,而移動終端在觀察這些數據時,又需要應用大量的流量進行下載,所以很多用戶在應用過程中都不愿意通過大流量的網絡活動來浪費自己的寬帶費用。這種狀況極大的限制了我國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并且這種網絡弊端在喪系時代以及四季時代均未得到有效的改善。而在進入了5G時代后,用戶的應用流量幾乎可以呈現無限制的增加,并且網絡速度的加快,能夠使用戶在短時間內獲得新聞人上傳的相關資源,這樣能夠使直播更為接近,保證新聞在更新時的速度,更快大大拓寬了新媒體報道的廣度和寬度。
總結
在5G時代背景下,傳媒產業需要意識到5G的特點,并且明確5G應用于新聞生產過程中的優勢,盡可能使5G能夠適合應用于我國的傳媒行業中,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大大提高相關的知識產業發展水平。而媒體人在5G時代下進行網絡信息的報道時,應當更加注重真實性,盡可能避免在新聞報道時出現誤差或不真實的狀況,尤其是在進行VR新聞的報道時,為了滿足用戶的情感感官,很多媒體人都會進行一定的夸張和共情處理,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受眾的思考能力和批判能力,導致出現群體極化現象。媒體人應當規避這一點,才能保證5G時代的網絡應用質量,使其成為我國的支柱產業。
參考文獻:
[1]孫芳圓.5G背景下地方報刊的生存困境與發展之道[J].新聞世界,2020(05):67-69.
[2]習彥哲.媒介與身體:5G時代工匠文化傳播的新思路[J].戲劇之家,2020(12):193-194+197.
[3]左志新.5G時代融媒體發展趨勢[J].傳媒,2020(08):8.
[4]楊開源.5G融媒體時代下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探究[J].傳媒,2020(08):84-86.
作者簡介:
唐振福(1978-06-),男,漢族,吉林長春人,通信工程學士,任職于吉林吉大通信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研究方向:5G通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