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樹芬
【摘要】融媒體時代的發展,豐富了人們獲取信息的形式,同時對廣播新聞相關工作提出挑戰。本文簡述媒體融合背景下做好新聞采編工作的重要性,從采編主體多、傳播渠道多、工作信息化三方面闡述融媒體對新聞采編帶來的積極影響,并提出深挖新聞價值、突出廣播媒體優勢、創新采編方式等工作路徑。
【關鍵詞】融媒體 廣播新聞 采編工作
一、融媒體對廣播新聞采編產生的積極影響
1.采編主體多
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也體現出“平民化”趨勢,新聞采編主體既可以是記者,又可以是現場群眾,使得采編主體越來越多。各個主體可利用手機拍攝事件發生過程,通過社交軟件平臺第一時間將信息發布出去,以簡要的文字描述事件發生過程。對此,廣播新聞采編人員要充分意識到融媒體時代對采編工作產生的影響,著重優化新聞采編流程,發揮廣播媒體優勢,為公眾提供真實度高、畫面感強、文字內涵深厚、信息及時的新聞內容。在采編過程中,占領輿論陣地,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三觀”,確保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展現主流媒體的引導作用,客觀真實地呈現新聞,引導公眾以正確的視角觀察事件,客觀評價。
2.傳播渠道多
融媒體時代,網絡技術應用在多個領域中。在廣播新聞領域內,也可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借助新媒體為新聞傳播媒介,拓寬新聞采編傳播渠道。如:可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平臺等,開設廣播新聞微信公眾號和微博賬號等,將新聞內容在線上、線下同步播出,受眾通過公眾號還可實現新聞內容的點播,收聽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在網絡通暢的地方都能收聽到廣播新聞內容。
3.工作信息化
傳統形式的新聞采編主要依賴單獨媒體完成,融媒體時代,新聞的報道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主要表現在新聞內容能夠以共享的形式傳播。如:某融媒體中心每位記者在手機中安裝“移動融媒”應用,可在移動平臺上完成新聞選題的選送、編輯、修改、審核等,完成了媒體間的信息共享。對此,廣播新聞的采編工作也需充分發揮新技術的作用,充分利用數據技術,從各大網絡平臺中挖掘出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分類整合,科學分析,提取出受眾關注度較高的內容,迅速和新聞事件相關人員取得聯系,為受眾提供真實、有內涵的新聞報道。融媒體時代,需要廣播新聞采編者充分利用信息化優勢,提高工作質量,突出廣播新聞媒體采編工作的時代特點。
二、融媒體時代下廣播新聞采編的主要路徑
1.深挖新聞價值
融媒體使得廣播新聞數量驟增,呈現形式多樣化。與此同時,海量的新聞資源可能導致信息的可靠性與真實性不足。海量新聞資源對采編人員辨別能力提出考驗。只有采編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和對新聞的敏感度,才能辨別信息真偽,挖掘出新聞的內在價值,為受眾呈現有深度的新聞內容。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其一,面對大量新聞信息時,可利用大數據技術,篩選出公眾關注度高的事件,追根溯源,及時與新聞事件相關人員取得聯系,尊重當事人的發言權,經充分溝通和交流后,對新聞事件展開全面剖析。采編過程秉承實事求是這一原則,確保新聞內容兼具價值性與真實性,發揮引導公眾的作用,使受眾清晰掌握事件的整個過程,滿足其對新聞信息的了解需求。
其二,廣播新聞要以報道社會正能量為使命,引導公眾對事件展開理性化思考,因此,采編人員需要在甄別信息真實性的基礎上,選取有深度、弘揚正能量的事件,激發受眾的認同感。
其三,面對大量的新聞信息,采編人員需準確解讀,融入自身情感,激發受眾產生情感共鳴,通過廣播新聞這一載體,為社會營造健康、向上的輿論環境。
2.突出廣播媒體優勢
在融媒體時代,各種媒體之間競爭激烈,歸根結底主要的競爭“籌碼”就是新聞內容,而新聞內容主要體現在采編工作的質量上。為突出廣播媒體在融媒體時代的優勢,可推出“專題報道”,從受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出發,優化新聞采編方案。同時,還需采編人員深入行業市場,掌握媒體當前發展趨勢,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關注熱點事件,運用多種采編方式,呈現新聞專題,展現出廣播新聞的獨特優勢,不斷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
3.創新采編方式
融媒體時代下的廣播新聞需要重視新聞質量的提升,對采編方式予以創新。在此時代背景下,新聞現場所有的人員都可將新聞信息公布出去,人人都能成為新聞的傳播者,利用微信、微博等途徑傳播新聞內容。針對此種情況,要求廣播新聞的采編工作者適當調整采編方式,深入現場展開采訪,重點關注掌握第一手新聞資料信息的人員,保證采編新聞內容的時效性。與此同時,還需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成長為“全能型”人才。記者不但要具備“四力”,還要掌握融媒體環境的新聞采集和發布方式,撰寫出優質的新聞稿件,同時,還能實現新聞內容的一次性采集、多元化發布,打造和時代相符的移動式新聞傳播矩陣,提升播出效果。
此外,融媒體環境要求廣播新聞采編人員思維方式與時俱進,從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出發,尋找新聞素材,之后進一步整合相關素材,形成報道,引導輿論。如:2018年的“重慶公交車墜河”事件發生之初,部分媒體還未掌握事件的真正原因,就展開主觀臆斷,認為是轎車駕駛問題致使公交車事故,一時間轎車駕駛員受到輿論指責。廣播新聞采編人員深入新聞現場,及時為公眾挖掘新聞真相,既保障了公眾對新聞事件的知悉權,又維護了事件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彰顯社會公平,弘揚社會正義,發揮了廣播媒體引領公眾輿論的作用。
三、結語
總之,融媒體時代,廣播新聞采編人員需要正確意識到媒介新環境給自身工作帶來的挑戰,把握時代賦予的機遇,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掌握多種新聞報道方式,實現新聞的信息化采編和多樣化播出,讓廣播媒體采編工作在全新的環境下煥發生機。
(作者單位:蘭州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趙福艷.媒體融合背景下如何做好廣播新聞采編工作[J].西部廣播電視,2019(23):183-184.
[2]劉琦.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提速與創新[J].新聞傳播,2019(21):80-81.
[3]姬楠.媒體融合背景下如何做好廣播新聞采編工作[J].傳媒論壇,2019,2(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