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瑯 李志良

摘要:汽車以由傳統的燃油汽車逐漸向電瓶汽車轉變,大大降低了溫室氣體及有害氣體排放量。目前,電瓶汽車充電樁在各地安裝使用,分散式充電樁成為發展主流,但其面臨分布廣、站點多以及廠家多等一系列問題。本文針對分散式充電樁在運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進一步改善分散式充電樁運維管理質量,有效提高分散式充電樁利用率。
關鍵詞:分散式;充電樁;運維管理;電瓶汽車
引言
充電樁的常見建設形式由兩種,一種是獨立占地的集中式充電樁,現場配備專人監察和維護充電樁;一種是分散式充電樁,是結合用戶居住地停車位、單位停車場、公共建筑物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等配建的為電動汽車提供電能的設施,每個充電點只有幾個或一個充電樁,一般采用“無人值守、在線運營、自助充電”運維管理模式。我國充電樁整體建設規劃以分散式充電樁為主,大型集中式充電站為輔。截止2019年12月我國充電樁保有量達到121.9萬臺,車樁比約為3.4:1,遠低于《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的1:1的指標。目前充電配套設施建設相對比較滯后,但同時充電樁利用率低,尤其是分散式充電樁因遍布范圍廣,維護人員未及時巡檢,造成客戶在充電過程中發生故障,增加了充電樁運營商的經濟損失和影響了企業商譽,同時降低了客戶體驗,打消了潛在消費者的購車熱情。對分散式充電樁進行有效的充電維護管理具有重大意義。
一、分散式充電樁運維管理現狀
分散式充電樁投入使用,為節能減排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但是分散式充電樁在投入運維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主要集中表現在分布廣、距離遠、站點多、廠家多、時間長、數量少、人員少、不專業從這幾方面。
(一)站點多而散,人力成本高
傳統站點使用人工巡檢方式管理站點設備,人工巡檢方式通常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其次人工巡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網絡、弱電、強電等各項專業的知識,但專業管理人員不足。
(二)維護風險評估能力低
充電樁在發生變更之前,對設備風險評估能力低,易存在解決一個問題而引發其它問題。但是隨著 IT 環境的日益復雜,大量的設備和多個軟件之間的關系也越錯綜復雜,因此對風險的評估能力要求也非常嚴苛,現單靠個人的能力已難以全面準確地評估變更風險。
(三)運維團隊技術能力弱以及處理效率低
運維團隊的技術能力總是停留在較低水平,無法快速、準備找到問題,并且從根本解決問題,難以勝任日益高要求的運維水平。維護員在進行設備維護時往往采取臨時性措施,易導致故障頻發,既不斷浪費人力資源,又不能保障業務正常開展。其次,維護員沒有使用正確的處理方式,未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正常。
(四)平臺不統一,用戶體驗差
隨著充電樁的增多也給電動汽車用戶帶來了一些問題,多個充電運營商的站點之間相互獨立,各商家擁有各自的運營平臺,因此市場上出現了多個不同版本的APP。電動汽車用戶在尋找充電樁進行電能補給過程中,需要輪番打開多個 APP 進行查詢,給用戶帶來諸多的不便。同時在使用充電樁過程中,因設備異常以及收費機制差異化,會給用戶帶來較差的用戶體驗。
二、分散式充電樁運維管理建議
(一)建立多位一體維保體系
充電樁管理工作是一項分布廣,涉及站點多的工作,充電樁的維護和保養交由小部分人進行維護和管理,其面臨阻力大、效率低、資源浪費以及用戶體驗差等一系列問題。需建立一套完成的制度管理體系,全方位、多層次以及寬領域開展實施。
2.1 運維工程師
根據網絡平臺以及使用客戶對出現問題的充電樁進行的信息反饋,對故障充電樁進行遠程或現場處理。定期加強運維工程師技能培訓與考核,提升專業技能。制定計劃,對所有充電場站進行定期巡檢,負責各站設備缺陷管理,定期開展設備運行診斷分析。對于場站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并上報,解決不了的由運維工程師與技術工程師配合處理。
2.2 停車場管理員
對安裝有充電樁的小區或者停車場,與管理人員實現對接,實行協同操作管理模式,規范充電方式,合理分配使用時間。針對充電樁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能夠進行簡單維護。監管設備操作使用的規范性,協調運維工程師進行檢修和維護。
(二)建立健全運維管理體系
制定各種應急預案措施及管理規范,從安全操作、突發情況、自然災害等方面進行管理規范。定期組織對維護人員以及管理人員培訓學習,加強相關充電樁知識以及管理的宣傳。
參考文獻:
[1]電動汽車充電樁移動監控與故障診斷系統設計[J]. 高德欣,梁珂,侯俊杰,楊清.青島科 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
[2]分布式交流充電樁控制與管理系統設計[D]. 侯攀峰.中國礦業大學.2015
[3]別讓充電樁絆住新能源車[N]. 李想.中國經濟導報. 2016
[4]電動汽車充電樁集中式電能規劃技術研究[J]. 賴茂松. 汽車實用技術.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