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
【事件】
商場改寫字樓,近兩年在北京漸成風潮,但成功者與失敗者皆有。在一線城市寫字樓空置率日漸升高的壓力下,扎堆嘗試“商改寫”勝算幾何?
【點評】
“商改寫”被認為是當下傳統商場轉型的一條活路。近期,北京就有復興門百盛等多家商場有了這樣的轉型計劃。宣武門地區莊勝百貨改寫字樓已經完成,只保留了小部分商業,寫字樓部分已經啟動招租。
第一太平戴維斯華北區商業樓宇部給出了一組“商改寫”后的出租率:除了太陽宮百盛、中關村E世界外,其余由商場轉型而來的寫字樓出租率大多維持在六七成。
隨著“新零售”崛起,不少傳統商場客群流失嚴重,為了延續經營并提升收益,商改寫成為重要轉型方向,但背后風險不能被忽視。
據相關報告顯示,2019年北京全年優質寫字樓供應總量超90萬平方米,歷史上僅次于2009年;其中,甲級寫字樓供應量高達71.3萬平方米,創歷史新高,推升市場空置率至13.8%,創2011年以來最高水平。在供應高峰和新租動力不足的雙重壓力之下,去年北京寫字樓整體租金增速為-1.4%,創2010年以來的最大跌幅。
業內預計,2020年,北京寫字樓還會有近百萬平方米新增供應,有57%位于非核心區域,仍將面臨較大的去庫存化壓力。大部分業主已經主動調整租賃策略,租金價格也從觀望、堅持逐步轉變為理性下調。面對2020年新一輪供應高峰的壓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寫字樓市場租金很可能繼續下行。
對于在京發展的眾多中小企業而言,寫字樓租金下降是個好消息。但對于正在嘗試轉型的商場來說意味著風險增大。商場在選擇轉型前要仔細權衡,綜合判斷進入市場的時間點、周邊產業需求以及項目本身在空間、交通、使用年限等方面的條件,避免盲目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