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提升;品質特長;智慧生活



摘要:眾所周知,在業內綠城以品質、產品作為特長,作為立身之本。這一年,綠城在特長上堅守、弱項上補齊,堅持“品質為先,兼顧其他”,逐步成長為“既有特長又全方位發展的優等生”。
關鍵詞:效率提升;品質特長;智慧生活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9138-(2020)04-0032-36 收稿日期:2020-01-14
文章來源:本文由中國指數研究院供稿。
1 提前達成2019全年銷售目標正式邁入2000億陣營
2019年對于綠城來說并非一帆風順,年初綠城中國曾將本年度銷售目標鎖定為1800億元,預計上半年完成30%,下半年完成70%。如此三七分的目標切割,給下半年帶來不小的壓力。半年度業績公布之時,綠城半年度銷售額743億元,完成全年銷售額41%,即便超額完成了上半年預期指標,仍有不少聲音質疑綠城能否順利完成全年業績目標。為緩解供貨不足的情況,綠城2019年開啟全周期拿地,同時大刀闊斧進行內部革新,并且引入跟投制度,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使得綠城“后來居上”順利拿下全年銷售目標,截至12月31日,綠城中國實現合同銷售金額2018億元,同比增幅達29%,達成全年2000億元的沖刺目標。綠城正式邁入2000億陣營。
從城市能級來看,一二線城市是銷售貢獻主力,貢獻率高達69%,見圖1。
從重點城市來看,杭州仍是綠城銷售的主戰場,占比高達17.5%。這一年綠城在鞏固大本營杭州的同時,持續加大周邊線城市布局,寧波、溫州、湖州、舟山等環杭城市均取得不錯的銷售業績,浙江區域銷售貢獻超四成,見圖2。
2 運營效率提升,短板逐漸補齊
2019年中期業績發布,綠城給業界帶來亮眼的表現。綠城上半年凈利潤達到16.5%,較上年增加了7.2個百分點,這還是在綠城銷售均價下降的情況下取得的如此成績,說明半年來綠城在成本管控、效能提升方面的努力卓有成效,見圖3。
這一年,綠城一直在做補齊短板的工作。為提高運營效率,綠城進一步加快了周轉速度,要求拿地至開工4個月、拿地至開盤9個月、拿地至回正14個月,較此前的周轉速度大大加快。同時對在崗員工人數的規模進行控制,要求實現增項目不增人,全年人工費用匹配業績增長。過去半年時間,綠城的人效有很大的提升。人均在建面積從7665平方米/人,增加至8547平方米/人,增長11.8%。
3 全周期拿地,一二線供貨充足
2019年綠城中國全力推進全周期拿地,進一步保障充足的土地儲備,不斷優化供貨節奏。相比前兩年的謹慎拿地、反周期拿地策略,2019年綠城為保障充足的供貨量,開啟了全周期拿地。截止到2019年12月29日,綠城共拿下73宗土地,遠高于前兩年拿地數量。土地投資額約856億元,新增貨值超2000億元,新增可售面積逾800萬平方米。截至12月31日,綠城土儲待售貨值已超5000億元,創歷史新高。
近年來綠城非公開市場拓展能力明顯加強,2019年非公開市場獲取土地40宗,占比近50%,同比增長135%。其中收并購能力提升明顯,完成了上海新湖明珠項目等重大收購項目落地,見圖4a
在區域布局方面,綠城持續堅持“區域聚焦、城市深耕”戰略,堅持“五大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布局戰略。從城市能級來看,新增土儲地域近80%集中在杭州、蘇州、合肥、鄭州、西安等一二線核心城市,見圖5。
與千億房企相比,綠城新增土儲城市線布局合理,地塊優質,風險可控,憑借綠城在一二線城市的品牌影響力,未來去化可期,見圖60
4 “雙11”+跟投,組織效能大幅提升
“變則通,通則達”,2019年初,綠城中國進一步優化公司的組織架構,集團層面的架構調整為“7+4”,在集團7大中心外,新成立4個事業部(特色房產事業部、小鎮事業部、金融事業部、商管事業部),對相關業務進行統一管理和指導,以承接綠城中國發展戰略;將原本的16家子公司整合縮減為11家,形成重、輕資產板塊"8+3"的架構。同時打通營銷體系,進行項目群營銷,例如沁園售樓處也可以買翡翠城、買西溪雲廬的房子,營銷體系的打通有望實現綠城人均效能的提升。上半年人均效能提升11.8%,“雙控”(控人控費)成效顯著,見圖7。
2019年綠城首次提出采用跟投機制,這是綠城過去不曾有的。今年1月份首個短中長期全覆蓋的激勵機制《綠城中國共贏機制》正式推行,在員工原薪酬激勵體系的基礎上,新增項目跟投、股份激勵等中長期激勵舉措,使員工利益與公司利益保持一致,助力公司提高運營效能。
5 聚焦中高端產品持續發揚品質特長
順應市場需求,綠城持續聚焦中高端產品。從最新出爐的千億房企解析中可以看到,千億房企抓住改善型需求釋放機遇,加大中型戶型產品的推售力度,90-140平方米剛改、140-200平方米改善型產品累計占比約74.2%,而在千億房企行列中,綠城大戶型中高端住宅產品占比較高,處于第一陣營。
品質是綠城的立身之本,也是綠城最大的特長。“產品即人品”是綠城人做事的準則,25年來,綠城從未停止對居住本質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營造與追求,始終持續不懈地對產品研發與優化,并逐步形成了一套多維立體的產品譜系,包含8大產品系列,22個產品品類,22種產品風格,800余個美麗家園。
創新力是綠城發展的不竭動力,2018年底綠城專門設立了綠城建研中心,全力推動綠城“四化”——標準化、產業化、科技化、環保化建設,成立一周年以來,建研中心研究新材料、新工藝,推進產品創新課題13個;接待綠城同仁、行業專家1900人次,組織培訓學習5場;持續完成11項產品標準化打樣。
6 融資渠道多元化,融資成本優勢顯著
融資渠道多元化。2019上半年綠城通過CMBS、供應鏈ABS、公司債、永續中票等境內低息債,使得境內加權平均融資成本從2018年的5.46%,降低至4.87%。其中公司債發行5億元,CMBS是15.92億元,供應鏈ABS是39.53億元,永續中票46億元,共106.45億元。
融資成本優勢顯著。2019年在融資環境嚴峻的背景下,借助大股東中交信用背書,綠城融資渠道依然保持通暢,2019年上半年,整體融資成本僅為5.4%,低于千億代表企業融資成本均值0.5個百分點,見圖8。
7 布局未來,加大特色特質投入
未來5年,綠城將重點圍繞重資產、輕資產和“綠城+”(房地產上下游產業鏈業務)三大板塊進行布局,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2019年輕資產業務發力迅猛,2019年綠城集團代建項目累計取得合同銷售面積約505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約為人民幣664億元。代建規模在業內持續保持領先地位,未來,代建業務將會帶來更多利潤貢獻。
投資拓展模式多樣化,除了傳統招拍掛之外,加大小鎮類、TOD類、城市更新類投資比重。上半年,集團成功落地包括杭州龍塢茶鎮在內的4個小鎮項目,另有重點跟進的小鎮項目30余個,計劃年內實現武義溫泉小鎮、安徽蚌埠足球小鎮等20個小鎮項目落地;綠城TO D模式獲多地政府認可,公司正重點跟進杭州、西安、哈爾濱、佛山等城市的TOD項目;同時積極推進城市更新項目落地,打造浙江省未來社區標桿,見圖9.
8 升級服務體系,打造智慧生活
“房子和生活,就如犢和珠。房子只是生活的容器,是‘櫝,而生活是那顆‘珠。”綠城創始人宋衛平這樣解釋房子和生活的關系,他認為園區里最有價值和意義的部分應該是生活。二十五年來,綠城不遺余力地打造生活這顆“珠玉”,2019年,綠城又將生活服務體系升級為2.0,服務體系2.0完整地構建了綠城未來3-5年生活服務的發展方向,綠城將打造G-HOUSE、G-LINK、G-BOX、G-SPACE、G-CLUB,5個G的“心”服務產品,以此來提升綠城生活服務的價值。
25年的不竭付出也收獲了家人的肯定,2019年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中國城市居民居住滿意度調查報告,綠城中國以 89.3分的總體滿意度得分領跑行業,在所進駐的杭州、合肥、濟南、寧波等12座城市拿下總體滿意度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