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澤發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截至2020年5月8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380多萬人,累計死亡超過26.6萬人。疫情擴散加速富有人群的財富縮水,近期《胡潤全球百強企業家》顯示:“過去兩個月,全球百強企業家的財富減少了12.6%,即2.6萬億人民幣, 蒸發了過去兩年半所創造的財富,相當于每人每天損失4億多元人民幣?!币咔槁拥钠茐男院筒淮_定性對持續增長的中國個人財富造成較大沖擊,企業經營風險和個人理財風險持續加劇。澎湃新聞調查顯示,41.5%的受訪者反映受疫情影響收入比往年減少,其中近八成人士的損失達到20%以上 。
疫情蔓延之下,我們要從多個視角重新審視并完善個人財富管理策略。這包括:人的財富與物的財富、個人財富與家庭財富、實體財富與金融財富、財富創造與財富傳承、財富外拓與財富內守、資產集中與財富分散、財富規劃與理財計劃、人工理財與智能財富、自主理財與委托財管、專業服務與增值服務。
重新審視人的財富與物的財富
過去講人生價值和財富價值,人身安全與財富安全,孰輕孰重?沒多少人在意。我們很多時候考慮財富管理時沒有把人的因素當成一個前提,但是在疫情之下這個問題就凸顯出來了。過去講資產配置、財富管理,都要畫一張財富地圖,在地圖上描寫路線,然后按圖索驥。現在要考慮疫情地圖,其重要性甚于財富地圖,兩者要結合起來。此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國家、民族、地區、社區、單位、家庭、個人的種種正能量、負能量表現在疫情之下得到彰顯。有些受疫情影響的債務、信用違約得到延期處理。疫情無情人有情,人性與物性在較量中再平衡。財富管理必須重新審視這個前提,回到“以人為本”“德‘財兼備”上來。
這是疫情之下對人生觀、價值觀、財富觀的重新思考。人生觀要回答的是:“我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怎么來、怎么去?”價值觀考慮價值取向,“怎么做才有價值、有意義?” 財富觀考慮:”財富是什么?從哪里來、哪里去?怎么來、怎么去?”人生觀決定價值觀,進而影響財富觀。正確的財富觀的引導,將使得我們的財富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加有意義。
重新審視個人財富與家庭財富
這次疫情中所有人對“家”的意義和功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重新認知。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中國人有一個理想,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齊家是中國人的使命。“這個世界從來不缺乏傷害、欺騙和背叛,但正因如此,家才顯得格外溫暖和親切”,這句格言道盡人生萬般無奈,也道出家的溫情和不可替代。疫情之下,家的功能進一步得到擴充和延展?!巴粑裁\”的內涵也有了新體會,疫情中家是唯一可以免戴口罩的地方。房屋的使用價值得到回歸,對房地產重新思考,改善性需求未來可能會增強。還有特殊時期的家庭互助,賦予家庭財富管理新的內涵。
疫情之下抱團取暖,以家為軸統籌財富,追求財富管理更寬、更久、更穩、更溫,人們對家族財富管理的理解會進一步提升。未來會進入到一個新階段,個人財富管理進入到家庭財富管理的進程會加快。
重新審視實體財富與金融財富
財富有兩大類,一個是實體形態,一個是金融形態。當前, 中國正進入高凈值人群財富轉化密集期,主要表現為第一代到第二代的代際轉換密集期、實體到金融的形態轉化密集期、財富創造到財富傳承的需求重點轉換密集期。我們正面臨第一代向第二代集體財富交接班,在很多第二代是獨生子女的情況下具有很多特殊性,很多人選擇實體財富轉化為金融財富,“脫實向虛” 一度蔚然成風。很多人把企業賣了,把實體轉化了,換成金融形態,一方面是因為經營壓力比較大,另外一方面是為了便于財富的代際傳承。
抗疫過程中,我國龐大且健全的實業體系是我們取得階段性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的一大優勢在于健全的產業體系,而且行業的地域分布呈雁形梯度形態,從沿海發達地區到中部崛起地區, 再到西部落后地區,具有很大的行業縱深,通過行業轉移、擴大內需就能夠拉動產業發展,充分體現了行業布局上的優勢。
從傳承角度來講,過去一些老字號、百年老店,無一不是靠實業傳承的。眾所周知,胡雪巖是徽商的代表,被稱為“商圣”。胡雪巖的產業歸納起來就是金融產業和實體產業兩大塊。金融產業代表是阜康錢莊,以阜康錢莊來吸收金融財富,再去進行一些投資。后來培育出一個中醫藥企業——胡慶余堂。因為與政治掛鉤靠得太近,因為加杠桿和各種經營投機,最后阜康錢莊被擠兌破產了,危機波及到胡慶余堂。阜康錢莊早已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而胡慶余堂依然存在,而且作為中醫藥文化遺產, 成為中醫藥的文化符號之一。世界上最古老的家族企業日本的金剛組,是一家專門建造寺廟的企業。該企業在技術上持續更新,能夠把一些水泥柱建的像木樁一樣,堅持生存了1400多年。至今金剛組還在做建設寺廟的工作,真正體現了日本的工匠精神。有一些高端客戶在交流中表示“實業很難做,換一些錢拿在手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很靈活”,但也有很多人把實業賣掉后表示后悔。
在本次疫情中,我們深刻體會到作為家庭來說實體財富再難也不要輕易放棄,沒有一家老字號不是靠實業傳承下來的。我們對這兩類財富要辯證來看,兩者兼顧。要重新審視這幾年“脫實向虛”的趨勢,重新反思這個問題。
重新審視財富創造與財富傳承
財富創造難,傳承更難。傳承過程中有很多挑戰和誘惑,要十分自律。新冠疫情對財富傳承也產生了很大挑戰?!案徊贿^三代”,這次疫情對很多財富來說是縮水和洗牌,不樂觀的情況下,很多家族財富要歸零,甚至為負,所以財富傳承要做大量準備工作。此時要特別重視和使用好家族財富傳承的一些工具,如家族信托、風險隔離、人壽保險、保險信托等,要引導客戶更多關注并提早考慮財富傳承的問題。
重新審視財富外拓與財富內守
近年來,高凈值人群境外資產配置占全部可投資資產的比重呈現下降趨勢。一方面,在動蕩的國際形勢下,全球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境外投資收益不及預期;另一方面,中國經濟面臨發展的新機遇,高凈值人群投資重心回歸國內。此外,對資本外流的監管日趨嚴格也是原因之一。
疫情過后,高凈值客戶將會在全球資產配置問題上進行重新審視,不僅考慮投資獲利、風險分散、資產轉移和財富傳承,疫情管控、公共安全體系以及背后的政治文化、價值觀等都將作為重要因素納入綜合考慮當中。可以預見,富有家庭將會在外向投資、境外資產配置、移民等問題的態度上進一步分化,會有更多的人放棄外向而轉向國內,進行戰略防御、守土深耕。多年前已經在境外投資創業的機構和家庭有些也會在疫情之后選擇回國, 開辟新的戰場。未來幾年,國內民間投資生態將會有一個漸進的變化。這一進程也許會持續較長時間。
重新審視資產集中與財富分散
有一句俗語:“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現要加上一句:“放雞蛋的籃子要盡量放到一兩個屋子里”。就是大類資產配置要相對集中,財富管理方式要適度分散。大類資產種類并不多,一般高凈值客戶配一些銀行理財產品、房地產、權益投資、外匯等,不能盲目擴大范圍,以為越多越好。一些人根本不具備跨境投資、期貨期權投資條件,沒有這樣的經驗、經歷和專業支撐,盲目投資是不可取的,要盡量在自己熟悉的可控的范圍內進行投資。而財富管理方式和手段有很多種,財富管理上要適度分散,避免風險集中。
產品組合要多種多樣且靈活持續調整。產品組合問題上要做到“五性合一”,即組合里成長性、風險性、穩定性、盈利性、流動性要同時兼顧。“五性合一”是“五行學說”原理(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矛盾統一)在我們財富管理中的一個體現。做產品組合要做到“五性”方面的搭配,考慮它的“五性合一”,“五性”缺一可能就面臨一些問題,要么成長性不夠,要么流動性出問題,風險比較大。最近市場上一些出問題的代客理財產品,集中體現在流動性上,退出機制在設計、執行、銜接、閉環上存在微小但致命的漏洞,應急準備與處置又跟不上,最終出現較大風險。
重新審視理財計劃與財富規劃
疫情對很多行業和高凈值客戶產生影響,我們要通過專業財富機構進行很好的財富規劃和理財計劃,來幫助他解決經營中面臨的流動性問題。不能偏頗于財富規劃或理財計劃,長期和短期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財富規劃從人生軌跡來講有五個階段:“只出不進”階段、“多出少進”階段、“進出平衡”階段、“少出多進”階段、“只進不出”階段。不同階段,財富比例關系要規劃好,不同階段要有不同的財富規劃策略,不同生命周期也有不同的策劃要求。財富規劃還要兼顧到客戶的財富需求,是強調財富創造、財富增長,還是側重于財富保護、轉移和傳承?
理財計劃著重于教育、保險、投資創業、稅務、養老等主要安排,更要做好日常支出計劃,包括:消費支出、儲蓄支出、投資支出、應酬支出、保障支出。長遠的財富規劃和短期的理財計劃要匹配好,長短搭配在疫情當下尤為重要。
重新審視人工理財與智能財富管理
受此次疫情影響,線上遠程財富管理服務將成為特殊時期客戶服務的主要方式。針對超高凈值人群與高凈值客戶,線下服務仍是客戶服務的核心渠道,但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以及此類客戶對于7×24便捷服務的要求,正使得客戶偏好不斷向線上轉移。全球領先的私人銀行為了應對數字化趨勢,都在通過打造私人銀行專屬移動客戶終端,利用大數據技術及數字化手段提供實時、定制化的財富管理遠程服務。
同時,這也要求財富管理機構通過科技賦能,提升內部運營效率。通過構建完善的系統功能,實現對團隊、營銷、客戶的統籌管理,及時洞察工作流程中的關鍵問題,實現高效及時地調整,有效把控過程管理。對于服務團隊而言,金融機構應提供營銷管理、資產配置等智能化系統工具,專業賦能服務團隊的同時幫助理財顧問更好地了解客戶。
重新審視自主理財與委托財管
財富管理有全委托、半委托和自主理財三種形式。全委托是把交易全部委托給我們的機構,來幫助客戶操作;自主理財就是自主操作;兩者之間還有一個“半委托”。在疫情刺激之下委托財富管理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因為可以減少突發事件的影響,減少時空限制。服務機構要盡快理順并推出委托財富管理服務流程,在風險合規前提下有序提供全權委托和半全委托管理服務;作為個人投資者也要能夠接受、適應委托投資帶來的便利。
重新審視專業服務與增值服務
一方面,要持續增強專業服務能力。疫情過后,客戶資產配置及風險管理意識增強,對財富管理業務的需求從“產品需求”轉向“定制化資產配置需求”。財富管理機構的經營應從傳統的“產品銷售”轉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綜合服務。要構建涵蓋營銷團隊、專業支持團隊、各領域專家團隊的差異化客戶服務團隊,持續挖掘中高端客戶各類財富管理需求,建立長期互信的合作關系。要以投研為支撐,支持財富管理機構進行內部產品研發以及外部產品遴選,不斷豐富產品貨架。要在資產配置、產品銷售方面,支持客戶經理挖掘高凈值客戶多元化需求,定制專業解決方案。未來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專業服務團隊可通過遠程與線下多元化服務渠道為客戶提供觸手可及的服務。
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視個性化增值服務。作為品牌建設的一部分,私人銀行通常會努力培育增值服務。本次疫情期間,一些金融機構推出了針對高凈值客戶的增值服務,如跨國急救,通過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將需要服務的客戶從危險地區用飛機運送到安全地區,或者運送到醫院進行救治;再如跨境教育,通過與第三方教育服務機構合作,幫助客戶對其遠在國外學習的子女實施幫扶,輔以安全措施、生活支撐、幫助提前回國等;又如醫療保健,與第三方醫療機構合作,在客戶醫學體檢和治療等環節中提供幫助??梢灶A見,未來會有更多的金融機構推出更加個性化、人性化的增值服務,以改善客戶體驗、增強品牌吸引力和感召力。
(作者系交通銀行私銀中心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