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娟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受到各方關注。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成為當下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寫作教學效率。
一、制定教學方案,創設教學情境
教學方式決定著教學質量。教師需根據學生的學習、性格特點制定作文教學方案,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課堂主動性,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
以課文《一封信》作為范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制定指導方案,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圖片、書信、視頻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扣課文,抓住小學生活潑、愛動、好奇心強的特點,巧妙布置寫作練習,比如,讓學生寫一寫將來想從事什么工作,達成目標的關鍵是什么,今后應該怎樣做……寫作前,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短片,讓學生對自己向往的職業有所了解,比如穿什么樣的衣服以及身體素質要求,以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吸引其注意力,進入教學情境。同時,教師也可提問學生,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回答,教師能更加了解學生,發現學生的不足,從而制定作文教學方案,還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寫作水平,制定作文指導方案,也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在此過程中,學生從課文《一封信》中學會寫作格式,從播放的影片、圖片中了解自己渴望成為什么樣的人,減少了寫作時犯錯誤的可能性。
二、縮小學生之間的寫作水平差異,引導學生積累素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推動人前進的動力。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同時還要了解學生間的寫作水平差異,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力爭讓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寫作教學中,提高課堂參與度,活躍班級寫作氛圍,營造良好的寫作環境。
以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為例,講解課文之前,教師需要多角度解讀課文,以幫助學習積累寫作素材。《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寫景文章,教師可以提供不同地區、國家、季節的素材拓展學生的眼界,讓學生自己發現不同地區的景物特點。之后,根據學生的寫作水平布置寫作任務。比如,可以讓寫作水平高的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素材寫一篇作文,注意,要與其它地區景物作對比;對于寫作水平較差的學生,可以讓他們描述自己的家鄉、或者自己熟悉的美景,降低寫作難度,但是文中必須有優美的句子。這樣一步步引導學生寫作、積累素材,慢慢地就能縮小學生之間寫作水平上的差異。教師還應適當增加師生共同寫作的時間,讓學生每天固定時間練習寫作,教師每天能看到學生的變化,也能清楚學生寫作水平參差不齊的具體原因,從而改變教學的側重點,逐步縮小學生之間寫作水平的差異。
學生間寫作水平差異過大會打擊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提高寫作教學質量,因此,縮小寫作水平的差異,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心,還能提高班級整體寫作水平。
三、培養綜合素養,提高寫作技巧
世間萬物處于不斷變化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教師需順應教育改革趨勢,摒棄落后的教學方法,加強自身學習,提高寫作水平和語文綜合素養,打造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例如,要求學生以“那次玩得真高興”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小學階段,學生接觸最多的體裁便是記敘文,因而對記敘文有一定的了解。在各種體裁中,記敘文相對比較好寫,敘述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即可完成寫作。想寫出優秀的記敘文卻不容易。許多小學生寫的記敘文大多是流水賬,內容平淡無奇,毫無波瀾,沒有亮點,沒有可讀性,文章往往得不到較高的分數。教學時,教師應教授學生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比如,教會學生采用插敘、倒敘的方法描述事件的發展歷程,如寫一個老奶奶摔倒,就可以運用倒序的方法,先寫老奶奶摔倒的結果,設置懸念,讓讀者好奇老奶奶為什么摔倒,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寫記敘文時寫作技巧十分重要,擁有高超的寫作技巧,才能寫出優秀的記敘文。因此,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寫作技巧的訓練,內容與寫作技巧的訓練雙管齊下,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間的寫作水平差異,改變教學觀念,提高自身語文綜合素養,傳授給學生寫作技巧,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整體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