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日益嚴重,各種各樣的環境污染引起現階段我們對于環評技術評估的懷疑,這對于環評技術發展有所限制。結合當前我國環評技術評估現狀來看,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本文在此針對現階段環評技術評估現狀問題進行分析,指出幾條提升環評技術評估有效性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環境影響評價;評估;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X8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20)05-0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5.054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IA technology evaluation
Ouyang Jian1,2
(1.Guangdong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China;
2.Guangdo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roblem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struc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China. Various kind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 our doubts about EIA technology evaluation at this stage, which limits the development of EIA technology.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IA technology assessment in China, there are still many areas to be improve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IA technology assessment and points out several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IA technology assessment.
Key word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Assessment;Effectiveness
環境影響評價核心在于促進人與環境之間關系的和諧,環評技術評估是建立在相關法律法規及環評標準基礎之上,針對項目可能會給環境帶來的一些環境影響開展技術評估工作,最終得出相應分析報告,從而為環保部門及政府相關行為及制度制定提供證據。
1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評估原則
一是評估要客觀獨立,實施項目責任制度,結合項目工程特點及環境情況,交由環評第三方技術評估單位進行評估。二是評估要公開、公正,在評估中要做到公平對待所有項目,公平對待編制單位,依照規范要求開展評估工作。三是評估要科學、合理,嚴格遵守相關環境保護政策及法律法規,在評估中要結合項目事情進行科學判斷,從科學角度針對環境影響評估技術指出建議。四是評估要高效、高質,依照服務承諾開展,在接受委托后,應在5個工作日內召開專家評審會,并在5個工作日內對報批稿給出相應審核意見。五是評估要有責任擔當,最終給出的評估意見結論要明確,對于其中相關責任要有承擔。總而言之,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評估開展過程中應嚴格遵循上述原則,確保評估有效性,在符合上述原則基礎上對當前環評技術評估現狀進行分析,能夠更好找準其中存在問題,從而制定有效提升措施。
2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評估現狀
2.1 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就目前現狀來看,環評編制機構管理制度還有待健全,雖說當前針對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評估工作專業機構組織及人員設置有專門的管理和考核制度,但由于制度的不健全,相關制度確實造成難以實現對環評項目的全面管理,導致工作質量參差不齊,因此還需要在現有管理制度上進一步完善。
2.2 評估信息化程度低
一是基礎數據的采集和提取周期長、工作量大。二是信息來源未實現正規性,由于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評估工作中涉及到數據信息很多,而這些信息來源于多個主體,在信息采集過程中可能存在有誤差情況。三是數據庫信息不完整,數據庫中不僅要包含有項目建設前期、中期及后期等不同時期信息資料,還要注重各個時期之間信息的緊密性及存在關系,而當前并未實現對不同階段之間信息的綜合分析。
2.3 信息反饋機制缺失
現如今針對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多通過各種分析、預測方法對環境評價以及決策制定中可以使用的方法以及對環境的影響展開探討。然而,因不同區域中各種影響因素不同,再加上一些不確定因素,包括動物多樣性、天氣因素以及水文環境等,造成最終預測結果與實際不相符合,這其中主要便是由于信息反饋機制不完善所造成的。
2.4 專業人員素質不高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評估專業人員自身素質將直接影響評估工作有效性,當前還存在專業評估人員自身專業知識欠缺問題,在當前新形勢背景下,對于環境問題沒有深入認識和研究,缺乏創新意識,造成在進行項目預審上難以準確把握,存在有環境風險問題[2]。
3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評估有效性提升措施
3.1 構建科學環評技術評估制度
為真正實現增強效率、質量提升的目標,國家環評中心要求涉及的相關部門嚴格落實執行上述文件規定,盡快構建覆蓋全面、行之有效的環評體系,保證環評工作的有序推進。比如說在構建環境質量管控機制的過程中,始終要堅持促進環評工作執行效率的提升,不斷優化評估活動質量,真正做到科學反饋,保障評估工作做到動態跟蹤,建立完善評估報告復核機制,借助于組織開展質量研究座談會,質量管控工作會議,依靠集體統一審核和分類評估等有效手段,在環評技術評估活動中貫徹落實精細化管理要求,力求把環評技術評估活動的全過程予以合理細分。
3.2 加強技術評估的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建設是現階段社會各行各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評估工作也應注重自身信息化建設,可以通過配置軟件硬件來實現信息收集、專家庫等信息化建設,還可以將一些現代化信息技術運用到評估工作中,比如實現網上申報、預審、受理、審批、一站式服務和電子化監管。在進行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還要注意對建設進度進行準確掌握,了解信息化建設程度,發現建設過程中存在問題,如果遇到困難應設立相應研究課題,與專業人員進行相互研討,從而確保信息化建設的有序進行。
3.3 注重完善信息反饋機制建立
為了保障環境光影響評價技術評估整體質量,需要將整個項目評估指標內容與績效進行分析,同時對相關評估報告結果進行全面、準確記錄,做到對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評估工作相關信息的及時反饋,并保障反饋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3]。信息反饋機制的完善,應首先要滿足的基礎是相關部門及專業人員進行多次檢查或審核,其次要確保反饋機制的建立能夠與實際工作情況相符合,可以為評估工作提供依據,有助于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改善,進而提升評估工作質量。
3.4 重視評估人員專業素質提升
環評技術評估應該加強評估人員專業技能培訓,注重環評技術評估人員環境分析能力、預測能力、評估能力的提升,環評技術評估人員要做到能夠結合相關知識針對性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措施,掌握跟蹤監測方法及相關制度。針對評估人員開展統一業務培訓,聯系具體工作實際情況開展培訓,培訓內容要與實踐工作內容相契合,構建一支專業強、素質高的評估隊伍,進而促進對項目環境影響分析能力的提升。例如可以組織開展專業培訓講座,或對于國家或省級生態環保部門組織開展的技術培訓班積極參與,不斷提升評估人員專業素質[4]。
4 結語
就當前我國環境影響評估技術評估現狀來看,其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在未來我們要著重從這些薄弱環節入手,對其進行不斷完善。同時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把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評估質量提高,為政府的決策獻上一分力量。
參考文獻
[1]姜萍華,陳欣.環評技術評估現狀及有效性[J].化工設計通訊,2018,44(10):208-209.
[2]劉瑞兵,王洪娟.在環評技術評估中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與排污許可制有效銜接對策[J].節能,2019,38(07):141-142.
[3]代慶仁,房書華.環境影響評價與全過程環保管理的思考[J].價值工程,2019,38(18):5-8.
[4]陳麗芬.基于新形勢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J].環境與發展,2019,31(06):13-15.
收稿日期:2020-03-11
作者簡介:歐陽健(1989-),男,漢族,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技術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