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郭萍
摘要: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是保護生態環境、促進項目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是當代環境工作者們的重要任務。傳統的大型項目比如水利工程、區域規劃、公路建設等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進行環境基礎值的實地采集,需要環評人員用自己的雙腳和儀器去丈量,工作效率低下,難以避免疏漏。無人機遙感技術是一種新型遙感技術,具有成本低、靈活性強、實時傳遞等優勢,是十分適合應用于大型項目或區域規劃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的遙感技術。本文從無人機遙感技術和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入手,分析并探討無人機遙感技術在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希望可以為提高我國環評工作質量和效率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無人機;遙感技術;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應用
中圖分類號:X8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20)05-0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5.058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UAV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Chen Ying1,Guo Ping2
(1.Wuhan zhihu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Wuhan Hubei 430079,China;
2.Wuhan East Lake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Wuhan Hubei 430079,China)
Abstract: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It is also an important task for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workers.Traditional large-scale projects, such a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regional planning,highway construction,need to invest a lot of manpower,material resources and time to collect the environmental basic value on the spot,and need the EIA personnel to measure with their own feet and instruments,which is inefficient and hard to avoid omissions.UAV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s a new type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high flexibility and real-time transmission.It is very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jects or regional plan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Starting from UAV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UAV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n China.
Key words:UAV;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Application
1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概述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是一種以生態環境系統為研究對象,研究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系統所產生的影響的評價工作,是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一部分。目前,我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主要將目光集中于人類活動對大氣、水、土壤的單一影響,對綜合性、宏觀性更高的生態環境系統的影響研究不深。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目前還是美國等歐美國家更加成熟,我國尚處于發展階段,前景十分廣闊,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目前,我國各省市地區的環保部門都建立了針對生態環境的監測站點,但生態環境評價是一個綜合性、宏觀性等方面要求都十分高的工作,單純的地面調查并不能滿足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需求,從更高的視角去獲取參數十分有必要,而衛星遙感技術的使用成本又很高,需要無人機遙感技術銜接中間的空檔,提高遙感技術在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方面的作用。
2 無人機遙感技術概述
無人機遙感技術是無人機技術、遙感技術、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多重高新科技的融合產物,具有較高的實用性。搭載遙感技術的無人機具有體積小、靈活性高、對起飛降落場地要求小、操作成本低等優勢,無人機遙感技術也同樣具備這些優勢。除此外,無人機遙感技術還具備分辨率高、實時性強等優勢,同時避免了應用遙感衛星、航拍飛機時的高成本,從經濟性方面來考慮,無人機遙感的普適性更強。無人機上搭載的遙感設備通常包括高分辨率數碼相機、多光譜成像儀、光學掃描儀、光學相機、微型計算機等,能夠在獲取遙測數據、圖像的第一時間進行校正和加工,提高傳輸回遙控平臺的圖像數據清晰準確。在使用無人機遙感技術前,技術人員需要根據作業區域設計好無人機的航拍方案,包括高度、起始位置、終止位置、比例尺、重疊度等,并在合適的位置布設地面控制點,為無人機選擇起飛和降落的簡易跑道,做好這些準備工作后即可開始進行無人機遙感操作。
3 無人機遙感技術在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中的具體應用
3.1無人機遙感技術在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
水利工程是無人機遙感技術應用的主要方向之一。水利工程的建設布局往往需要根據當地水文、地理條件設計安排,特點十分鮮明。水利工程的建設最先影響的是水環境生態系統,其次是水域兩岸的植被、土地。應用無人機遙感能夠及時發現水利工程建設、使用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提早發現生態環境向不良方向發展的趨勢,及時采取科學的措施,降低水利工程建設造成的不利影響。除此外,無人機遙感技術還可以用于對水利工程的建設進度監督,能夠幫助環評人員準確繪制、計算水利工程的邊界線,準確掌握水利工程建設會對周邊土地、植被造成的擾動、侵蝕,準確計算水利工程現有的和后續即將產生的棄渣量,計算工程建設廢棄物會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提前拿出降低生態環境影響的方案和措施。可以這樣說,借助無人機遙感技術,環評人員能夠更加清晰、直觀、靈活、真實地看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造成和可能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和隱患,這些都有助于環評人員提出優化和預防方案,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有助于區域內的生態環境保護。
3.2無人機遙感技術在區域規劃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
區域規劃是一種對城市、城鄉區域進行戰略性、地域性、綜合性建設和布局的人類活動,區域規劃的覆蓋面積較大,其中涉及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工礦能源、房屋建設等種類較多,對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的影響也非常大,需要環評人員做好基礎生態環境值的獲取,在區域規劃過程中及時跟進,客觀評價區域規劃工程所造成的影響,提出更加有效的生態恢復方案和措施,降低區域規劃所造成的不良生態影響。區域規劃會導致大量的自然狀態土壤和植被被道路、房屋、基礎設施等所取代,導致區域內生態系統被人造環境所取代,生物多樣性趨向單一化。因此,環評人員需要借助無人機來掌握區域規劃對于周邊水土資源造成的影響,精準采集、統計、計算受到影響的水土資源面積,精準掌握水土資源受污染程度,提出更加有效、準確的整治方案,降低區域規劃對于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盡快恢復受破壞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風景區和歷史文物古跡,做好城市、城鄉的綠地規劃。
3.3無人機遙感技術在道路建設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
道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弱于礦產開采,但道路對自然生態系統形成的切割影響不容忽視,對沿線動物、植被生存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小覷。以青藏鐵路為例,青藏鐵路穿過的地區大多為生態環境系統比較脆弱的區域,不僅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了長線切割,更重要的是對往來其間的野生動物生存造成嚴重的阻斷和影響。青藏鐵路屬于比較極端的情況,常規的鐵路、公路通常也存在這樣的環境影響。在進行道路建設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時,啟用無人機遙感技術能夠幫助環評人員清晰觀測到道路建設項目的基礎環境值,清晰掌握道路建設項目沿線的植被情況,采集到路基填筑、施工便道、土方堆放等部位的參數,提高環評人員的工作質量和效率,使環評人員能夠提出更有效地緩解生態環境負面影響的措施,提高建設后生態環境恢復的效率。比如:在道路建設項目中為野生動物、周邊居民留出穿越鐵路、公路的便利通道,主動對道路施工過程中造成的植被退化部位進行重植修復,提高道路建設項目沿線的生態環境恢復速度。
4 結束語
在目前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針對人類活動能夠造成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多以定性為主,可參與定量的指標比較少,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環評工作的質量和有效性,限制了環評工作人員提出的預防措施、補救措施的針對性。無人機遙感技術的出現和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手段的不足,提高了環評人員獲取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影響的速度、精度。可以說,無人機遙感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領域的發展,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數據來源。
參考文獻
[1]王曉臣,朱京海,梁婷,等.無人機遙感技術在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環境影響評價,2015,37(02):70-73.
[2]駱開謀,葉露.無人機遙感技術及其在環境保護領域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7,45(02):211-212.
[3]肖武,胡振琪,張建勇,等.無人機遙感在礦區監測與土地復墾中的應用前景[J].中國礦業,2017,26(06):71-78.
[4]徐建超.無人機遙感技術在鐵路竣工環保驗收中的應用[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8,38(03):28-30.
收稿日期:2020-02-11
作者簡介:陳穎(1985-),男,漢族,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大氣污染物防治與研究,規劃環境影響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