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 青
行業報要統籌處理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行業報媒體和行業內各企業媒體、行業媒體和行業內商業平臺等方面關系,形成新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當前,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全媒體應勢而生,媒體生態與傳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開啟了媒體行業傳播理念與實務的全面革新。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報社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指出,要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形成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媒體融合作為國家傳播戰略不斷推進深化,全媒體傳播宏觀布局持續發力,新形勢下如何構建新的全媒體傳播體系是行業報轉型必須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傳統媒體是指使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的傳播渠道,而新興媒體是指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而發展起來的新的傳播渠道和終端,如網站、微信、微博、客戶端等。傳統媒體擁有較高專業素質的內容生產團隊和科學嚴格的內容生產流程,能確保新聞產品的準確性和嚴謹性。媒體傳播,內容是根本。媒體融合發展是使傳統媒體的內容和新技術、新平臺、新渠道結合起來,更好地擴大生產和傳播。在媒體融合發展中,行業報需要發揮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優勢,打破傳統采編模式,不斷推動內容創新,根據自身行業特點,瞄準特定受眾群體,對內容的外在形態、組織方式、運營思維、生產機制等進行組合創新。通過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移動優先為特征、以創新管理為保障的一體化發展方向。
堅持一體化發展方向,借助行業報原有傳統媒體人才優勢、內容優勢、品牌優勢等,進行行業內外資源整體性開發、一體化運作的體制機制創新;重構再造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和人才評價;調整完善績效考核的,建立起符合媒體融合和市場競爭需要的新體制新機制,是行業報構建新型全傳播體系的關鍵。
在媒體融合發展初期,對于新興媒體,行業內部各類媒體機構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是也出現了“各自為戰、缺乏協同”的情況。以中國石化報社為例,作為中國石化集團的黨組機關報,報社現有報、刊、網、臺、微、端等14個媒體,建有一體化融媒體平臺,集團公司下屬各企業也大多設有自己的企業報、企業電視臺、網站、微信號,尤其是微信公眾號,很多企業不同部門都設有自己的微信號,存在多頭發稿、重復建設、內容生產同質化、媒體生產傳播低效性等問題。解決這一問題可遵循“抓緊做好頂層設計,打造新型傳播平臺,建成新型主流媒體”的方針,根據互聯網發展的趨勢和特點,探索發揮中國石化報社的資源聚合作用,建設專注內容聚合與分發、追求智能化生產的媒體平臺——“中國石化融媒體中心”。
“中國石化融媒體中心”可聚合集團公司下屬單位媒體入駐,并為入駐單位提供重要信息,以開放有序的平臺機制充分釋放巨大影響力。明確石化報“打造平臺”的任務,并為此配置充分而必要的各方面資源。而各企業媒體可以在技術上依托石化報社平臺發展新興媒體。

中國石化報社現有報、刊、網、臺、微、端等14個媒體,建有一體化融媒體中心。中國石化報社新媒體部 供圖
行業內商業平臺是指行業運營的海量用戶平臺,這些平臺以其用戶數量多、影響范圍大、傳播速度快而擁有社會動員能力,比如中國石化旗下的易派客電商平臺、易捷便利店渠道等。借助商業平臺擴大主流輿論影響力,拓寬媒體傳播覆蓋范圍,目前一些主流媒體做了很好嘗試,如浙報集團承接浙江省政府門戶網站和“浙江政務服務網”入口,組建浙江政務服務網運營中心,全面構造以政務服務為核心的智慧服務生態體系,已形成聚合政務服務、O2O電子商務、網絡醫院、養老服務、區域門戶集群等多種綜合服務功能,承載超過2000萬的本地網絡用戶,獲得了豐富的用戶資源,形成了基于政務云大數據的智慧服務新平臺。
行業報和行業內商業平臺的合作,一方面,行業報的優質內容為商業平臺提供了大量可利用信息資源,填補了商業平臺在內容生產與把關方面的嚴重不足;另一方面,商業平臺在行業產業鏈客戶和服務運營等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為行業報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雙方可以建立互補、共生、合作、共享共贏關系。行業報加深和行業內商業平臺的深入合作,能拓寬全媒體覆蓋范圍,充分發揮行業媒體在資源集聚、技術體系集成、經營模式集群、市場機制集約的優勢,實現“依托行業、延伸社會、點線為主、輻射區域”的新型行業全媒體體系,實現向綜合平臺的專業內容供應商和運營商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