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進昌
(惠州蓄能發電有限公司,廣東 惠州 516100)
水泵水輪發電機組的盤車方法有很多種,我國傳統盤車工作一般采用“兩表八點”法,即將機組大軸等分八點,并在機組X向和Y向各固定1個百分表,測量機組旋轉時大軸表面圓周等分點的跳動值,將跳動值及其對應方位描繪在坐標紙上并擬合成擺度曲線,得到最大擺度值及方位[1]。
但在惠蓄電站機組盤車時,廠家ALSTOM公司提供了一種“四表四點”盤車的工作方法,即將機組大軸等分四點,在機組上、下游(+Y、-Y)方向和左、右岸(+X、-X)方向各固定1個百分表,測量機組旋轉時大軸表面圓周等分點的跳動值,根據擺度特性,計算出機組大軸上四個點旋轉180°后擺度平均值,再由矢量求和原理和方法計算出該部位的最大擺度值及方位。該方法新穎、操作簡單、并能及時發現測量誤差,值得推廣應用。
惠蓄電站共安裝有8臺由法國ALSTOM公司負責設計、制造的可逆式水泵水輪機發電機組,分A、B兩廠建設,總裝機容量為2 400 MW(8×300 MW)。機組設計額定轉速為500 rpm,額定凈水頭為517.4 m(發電工況)。發電/電動機型式為三相、空冷、立軸、懸式結構。水泵/水輪機轉輪為單級混流可逆式結構,轉輪采用中拆方式。機組整根大軸由瓶狀軸(轉子中心體)、下端軸、中間軸和水輪機軸等組成,通過8個聯軸面聯接成一體。推力頭熱套安裝在瓶狀軸上,12塊剛性結構的推力軸承裝設在上機架上,支撐整個機組轉動部分的重量;12塊上導軸承瓦固定在推力頭外側,還有8塊下導軸承瓦和10塊水導軸承瓦分別固定在下端軸和水輪機軸的軸領外側,維系著機組大軸穩定運行。機組軸系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惠蓄水泵水輪機組軸系結構示意(單位:m)
基準點旋轉至正對上游方向;最后在上、下游及左、右岸4個方向上各自安裝1塊百分表,表座吸在固定部件上,表針指向大軸[2](如圖2所示)。

圖2 監測斷面百分表布置示意

圖3 擺度特性幾何關系示意


(1)

ex=[R2-(e*sinθ)2]1/2-(R-e*cosθ)
(2)
又由于:R?e,可得到:
[R2-(e*sinθ)2]1/2≈R
(3)
由式(2)和(3),可得到:
ex=e*cosθ
(4)
同理,可得到機組大軸順時針方向旋轉90°、180°、270°、360°和450°時,上、下游(±Y)和左、右岸(±X)方向上百分表數值見表1所示。

表1 機組大軸旋轉方位與各測點百分表數值的對應關系
若假設上、下游(±Y)和左、右岸(±X)方向上百分表數在固定座0°方位時基準數值均調整為零,則有:
上游(+Y)方向擺度值為:
φ+y(0°~180°)=e*sinθ-(-e*sinθ)=2e*sinθ
(5)
下游(-Y)方向擺度值為:
φ-y(0°~180°)=-e*sinθ-(e*sinθ)=-2e*sinθ
(6)
左岸(+X)方向擺度值為:
φ+X(0°~180°)=e*cosθ-(-e*cosθ)=2e*cosθ
(7)
右岸(-X)方向擺度值為:
φ-X(0°~180°)=-e*cosθ-(e*cosθ)=-2e*cosθ
(8)
由式(5)~(8)推算結果可知,其上、下游(±Y)和左、右岸(±X)方位上測得的結果是數值相等方向相反。
考慮到由于軸有擺度使軸中心偏離旋轉中心位置,工作中無法準確將百分表測頭對準旋轉中心測量而產生工作誤差,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通過判斷對稱方向測量值不能偏差過大,否則需要重新測量;數值偏差不大時,可取平均值計算,以減少誤差。則有:
φy(0°~180°)=(1/2)*{φ+y(0°~180°)-φ-y(0°~180°)}
(9)
φX(0°~180°)=(1/2)*{φ+X(0°~180°)-φ-X(0°~180°)}
(10)
φy(90°~270°)=(1/2)*{φ+y(90°~270°)-φ-y(90°~270°)}
(11)
φX(90°~270°)=(1/2)*{φ+X(90°~270°)-φ-X(90°~270°°)}
(12)
最后,可根據矢量求和原理和方法計算出該部位的最大擺度值及方位,即:
φmax={[φy(0°~180°)]2+[φX(0°~180°)]2}1/2≈ 2e
(13)
φmax={[φy(90°~270°)]2+[φX(90°~270°)]2}1/2≈ 2e
(14)
θ=arctan{φy(0°~180°)/φX(0°~180°)}
(15)
θ=arctan{φy(90°~270°)/φX(90°~270°)}
(16)
我國水電機組盤車方式一般有電動、機械和人工3種。根據惠蓄機組結構特點,宜可采用人工盤車方式,即在機組瓶狀軸上端部,安裝手動盤車專用工具(如圖4所示),通過人工推動受力桿,使機組沿順時針方向緩慢旋轉,并測量記錄軸線方向上8個監測斷面的擺度值(如前文圖1所示)。

圖4 惠蓄機組人工盤車裝置示意
人工盤車旋轉時,需要啟動機組推力軸承高壓油頂起裝置,使推力瓦和鏡板之間建立油膜,防止干摩擦;在記錄機組擺度值時,需要停止高壓注油泵,確保讀數準確。
1)機組盤車前,將水泵水輪機組大軸上共8個聯接法蘭和3個導軸承的圓周面清潔干凈,檢查這些位置是否存在有凸凹點,旋轉部件與固定部件間隙處是否存在有異物卡澀,檢查機組推力軸承高壓油頂起裝置、機械剎車裝置能正常投退。
2)調整推力軸承高程及水平,并把機組轉動部件推到迷宮環間隙的中心位置,即調整轉輪上、下迷宮環間隙及定、轉子空氣間隙均勻,同時使機組大軸處于自由狀態并垂直。
3)在推力軸承受力調整過程中,要始終抱緊上導瓦,使機組軸線一直處于強迫垂直狀態,調整推力軸承支柱螺栓,使各瓦受力均勻。受力調整工作結束后,要復查推力頭水平及轉輪上、下迷宮環間隙及發電機定、轉子空氣間隙,并做好記錄。
4)在機組大軸上確定一基準點以及等分四點,并保證每個斷面的四個測點在同一軸線(同一方位角度)上;對稱抱4塊上導瓦,抱瓦間隙控制在0.01~0.02 mm,并在瓦面上涂少許透平油;分別在各個斷面處外側的上、下游(±Y)及左、右岸(±X)方向設置10 mm量程百分表,每塊百分表讀數均調對在5.00 mm,在推力頭上放置0.02 mm/m的框式水平儀監測鏡板水平,鏡板處放置軸向百分表,記錄鏡板跳動。
5)機組盤車時,將推力軸承高壓油頂起裝置投入,首次盤車時按順時針轉動1 圈,然后停止高壓注油泵,待機組停穩后,把所有斷面測量百分表全部歸零(5.00 mm)。
6)各斷面測點檢查確認無誤后,再次啟動推力軸承高壓注油泵,轉動機軸,此時轉速應為慢速,用力均勻,并按順時針方向逐點地進行盤車。
7)分別在旋轉至90°、180°、270°、360°、450°方位時停止轉動,同時停高壓油泵,待轉動部分完全靜止后,記錄每個測點百分表的讀數并測量上下迷宮間隙和定轉子空氣間隙。
8)最后,根據所記錄的數據,應用矢量求和原理和方法計算出最大擺度值及方位[3-4]。
下面以惠蓄電站1號水泵水輪發電機組實際盤車為例,介紹惠蓄電站采用“四表四點”盤車方法對測量數據進行計算、分析和作出相應調整。
1)用“四表四點”盤車法測量各部位數據。表2是惠蓄1號水泵水輪機組各軸承、法蘭部位盤車測量所得的數據。
2)各測量斷面擺度計算。將表2各部位測點數據分別代入擺度計算公式(9)~(12),計算結果見表3。

表2 惠蓄1號機組各測量部位盤車擺度數據記錄

表3 惠蓄1號機組各測量斷面擺度計算值
3)各測量斷面最大擺度值和方位計算。由表3數值分別代入矢量求和公式(13)、(14)以及方位計算公式(15)、(16),可計算出各測量斷面的最大擺度值及方位見表4。

表4 惠蓄1號機組各測量斷面最大擺度值及對應方位
4)各測量數據分析及處理。對表4機組各測量斷面的最大擺度值與引用標準數值進行列表對比分析,結果見表5。

表5 惠蓄1號機組各測量斷面最大擺度值與引用標準數值對比
由表5可以看出,各部位測點的最大擺度值均優于標準數值,即上述測量、計算數據結果合格,盤車工作結束。
若某一部位測點數據超出標準數值,則應通過對卡環刮削的方法進行機組軸線處理,卡環最大刮削量可根據公式:Δ=(1/2)×φmax×D/L進行計算。其中,Δ 表示卡環最大刮削量;φmax是指測點斷面處的最大擺度值;L是測點斷面處至卡環的距離;D為卡環直徑。
在計算出卡環最大刮削量(Δ),并找出最大前刮削點方位角(θ)后,過該點和圓心(0)作一直徑,沿該直徑把卡環等分8個刮削區,并按比例確定每一區域的刮削量之后,即可對卡環進行刮削(如圖5所示)。待各區全部刮完后,把卡環放在大平板上,用研磨平臺加微量顯示劑,壓在卡環上研磨顯出高點,除去高點和邊緣毛刺,最后用細砂布打光,即可裝復重新盤車檢查,直至擺度符合要求為止[5]。

圖5 卡環等分刮削區示意
惠蓄電站水泵水輪發電機組采用“四表四點”盤車方法與國內傳統采用的“兩表八點”法相比有所不同,且操作簡單,數據處理簡便,并能及時發現測量誤差。惠蓄電站A、B廠8臺機組均采用“四表四點”盤車方法進行檢查調整,自投運至今,機組運行平穩,各軸承位運行振擺值均在A區范圍內,滿足機組運行標準要求,也證明了法國ALSTOM公司所采用的盤車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同時,也希望本文能為國內相類似電站機組軸線調整提供一種新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