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當前我國教育事業也在不斷發展,各學校除了要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還要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關注學生的體能健康。本文以江蘇省海門市高中體測事故為研究對象,探究其產生的原因,并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個案研究法,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建設性建議,旨在減少事故的發生,為海門市、江蘇省乃至全國學校提供案例借鑒。
關鍵詞:高中生;體質測試;事故;原因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40-013.9?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095-624X(2020)06-0093-02
引 言
良好的身體素質不僅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基石,更是其未來更好地投身于工作,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1]。學生體質測試是了解學生身體生長及健康情況的重要方式之一,雖然國家頒布了相關的規章制度,也確立了一系列防范制度,然而近些年來各地區學校體質測試中卻頻繁發生事故,產生了極為不好的影響。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必須正視學生體質測試過程中事故出現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學生體質測試中事故的產生。
一、高中生體質測試事故產生的原因
1.學校方面
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第二“襁褓”,學校在大環境背景下促進和保障學生在校的學習和生活。高中學校在開展學生體質測試之前必須做好全方位的準備及前期調查工作,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及健康現狀進行普查,綜合掌握學生的身體狀況。如果缺少這一環節,實際的體質測試過程就極其容易發生安全事故[2]。此外,部分學校所提供的體育場地,由于種種維修及檢查工作沒有做到位,存在一定的隱性故障[3]。因此,高中學校一定要保證體育場地器材的標準及場地的安全性,如果缺乏安全檢查,體制測試工作的進行勢必受到影響。教師在學生體質測試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須做好各方面的防護工作,不斷向學生普及安全常識,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
2.學生方面
學生在體質測試中出現安全事故,原因不僅在于學校方面,其自身也存在較大的問題及潛在因素。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高中階段的教學過于注重知識的提升,在這一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缺乏體育鍛煉,身體素質普遍較差,一旦進行連貫的體育運動,極容易發生意外[4]。同時,由于高中生缺乏體育鍛煉,他們在從事體育運動之前缺少科學完善的熱身環節。而熱身環節對于運動及比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拉伸肌肉,減輕運動對身體造成的損害,然而很多高中生并不重視活動前的熱身,這也是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另外,在運動之后,部分學生由于身體疲勞酸痛,沒能及時進行拉伸放松,也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肌肉損傷。
3.保障制度方面
科學良好的制度能保證學校生活健康運行。通過實地訪談和調研筆者發現,很少有學校建立完善的體質測試安全保障體制,大多數學校的應急措施不到位,學校領導班子在思想上沒有重視或者不知如何建立科學、有效的制度,故而提高了事故的發生率[5]。例如,在體質測試中,進行男生1000米測試時,學生突然暈厥,這時體育教師和校醫應及時合理處理,需要醫院急救的應及時送到醫院,這需要學校建立合理的應急、急救安全制度。所以,安全保障制度既要科學又要有時效性。
二、如何避免學生體質測試中事故的發生
1.學校應加強防控建設,加強監控范圍
學校必須在學生體質測試工作開始之前對學生的身體狀況及運動程度進行廣泛的了解和普查,對患有疾病的學生或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要適當降低難度或取消相應的測試,以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率[6]。另外,對于參加體質測試的學生,學校要保證學生的身體現狀良好。同時,在體質測試開始之前,學校要對體育場地、運動器材進行全方位的檢查和維護,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明確自身職能,不斷提高對學校內部安全檢查的重視程度,保證學生體質測試工作的平穩進行。此外,教師也要不斷學習相關的急救知識,不斷提高應變能力,這樣才能夠及時應對突發事件。
2.學生應加強自我防范意識,豐富體育專業知識
為了更好地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保證學生體質測試工作的平穩進行,學校要不斷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力度。同時,學生自身也應該學習相關的體育知識,并形成防范意識,理解安全防護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到科學運動的重要性,要認真了解相關的體育活動,以及活動前后的熱身及放松活動,加強體育運動中的自我保護意識。學生在忙碌的學習之余要及時關注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況。在體質測試開始之前,學生如果覺得身體不適應就要及時匯報給教師。學生在測試過程中出現不適情況也要及時匯報給教師,并立即終止體質測試。
學生要加強自身的運動理念,積極參加各項課外體育運動及戶外活動,提高自身身體素質。例如,學生可以多參加興趣班學習,如籃球班、足球班、氣排球班等活動組織。在選修班學習氣排球的學生,可以在大課間時進行氣排球的練習,養成運動的習慣,從而愛上體育運動,提高防范意識。
3.體育教師要為學生的安全保駕護航
體育教師在體質測試中扮演了多樣化的角色,如“教師”——傳其技能解其惑;“同伴”——協同練習齊歡樂;“朋友”——共同學習齊參與,這就要求教師在測試中靈活變換角色以保證學生的安全。教師是第一負責人,不但要按順序進行測試,還要保證學生安全。
例如,在測試前,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準備活動時,可以帶領學生開展集體活動,督促學生認真準備,檢查學生準備活動的完成情況。在測試過程中,教師應提醒學生整理好自己的衣服鞋襪,提醒學生注意在跑步過程中的呼吸配合、前擲實心球的動作要領和發力順序,最重要的是提醒學生放松心態,既要在身體上對測試全力以赴,又要在心理上以平常心對待考試,從而保證學生身心健康,使其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4.建立科學的應急保障制度
學生在體質測試活動中出現事故是非常常見的,因此,學校要及時建立科學完善的應急機制及防范制度,要及時預防有關于學生體質測試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意外,對體質測試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設想,建立健全應急事故處理方案,保證學生一旦出現相應的意外,便能夠及時得到救助,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學生身體的損害。
例如,學校可以在體質測試指導書上標明,測試前必須由體育教師做好準備活動,著運動服裝、運動鞋襪進行測試,如有違反者取消其測試資格。在操場入口處擺放警示牌,對于違反測試要求的學生進行勸誡。
總而言之,為了保證學生順利、安全地完成體質測試,相關部門必須全方位著手安排,建立測試機構、學校和學生“三位一體安全構建體系”,以保證學生安全為第一要義,從學校制度及學生各方面入手,不斷提高安全防范力度。
三、研究展望
高中生的體質測試功在當下,利在千秋,學生體質健康是接受教育和學習的基礎,這就凸顯了體質測試的重要性。然而,如何避免或盡可能減少事故的發生,需要教師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第一,事故發生的原因多樣化,我們不應單單從學生、學校和制度上找尋原因,而應追根溯源,結合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進行多學科交叉探究,社會因素或許也是引發事故的原因之一,諸如此類,應深挖原因的根源。
第二,體質測試標準應有所改變,標準太低不利于學生體質健康的提升,標準太高可能會提高學生事故的發生概率。
第三,高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高峰期,但是心理發展呈現多樣化,如易受刺激、不容易穩定情緒等,學校和教師應著重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第四,學校領導是制度制訂和規劃實施的決定者,因此學校領導者應提高決策能力,定期進行培訓和學習,以增加閱歷、拓寬視野、提高能力、培養覺悟。
第五,制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是關鍵,檢測機構應制訂科學合理的制度,并嚴格實施,如此才能保證學生的安全,減少事故的發生。
結 語
綜上所述,學校體質測試是了解學生身體健康情況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學生在體質測試活動中出現事故是非常常見的,因此,學校應制訂相關制度,以保證學生的安全;教師應做好學生的心理工作,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況;同時,學生自身也要加強體育鍛煉,提升身體素質,從而減少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朱麗麗,侯毓嶺,蔣蘭新.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28(04):62-63.
白仲菊.讓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為一種慢的藝術[J].科技風,2020(09):263.
陳文鶴.體質測試指標的遴選及其意義[J].體育科研,2008,29(01):9-11.
陳娟.高中學生體質測試意外事故產生的原因與對策[J].運動,2017(23):104-105.
崔菱麟,劉英杰.學生體質測試意外事故產生的原因與對策[J].體育科學研究,2016,20(01):84-87.
熊珂俊.新入職體育教師對中學體育課意外傷害事件的反思[J].教師,2019(04):108-109.
作者簡介:崔利成(1993.10—),男,江蘇鹽城人,中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