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有鵬
從今年2月10日開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學校安排我們給學生上網課。我參加工作30年了,卻從來沒有上過網課,只好“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鎮江市教育局提前組織骨干教師錄制了3周的視頻課,可以使用到2月末。在上網課之前,我先把電子課本發到班級群,請家長下載給學生們閱讀。再提前一天把語文課視頻發到班級群,為次日上課做準備。我課前認真研讀教材,對課文的重難點做到心中有數,再觀看課堂教學視頻,汲取骨干授課教師的長處。
根據課程表安排,我的語文課都是每天上午8:30~9:10,下午1:30~2:00輔導。我要求學生8:00~8:30做三件事:一是在班級群里簽到,8:30之后不允許在群里簽到,以免干擾他人學習;二是準備好課堂筆記本和黑色水筆,隨時做課堂筆記;三是打開語文課視頻,按下“暫?!辨I等待老師的指令。
8:30,我準時通知學生們開始看視頻,做到師生進度完全一致。在視頻播放期間,我在班級群里提醒學生記錄重點,大聲朗讀,認真思考……但從不中止播放進程。大約20分鐘的視頻結束,我就安排學生做作業,大部分學生可以在10分鐘左右完成。隨后,我把作業講評視頻發到班級群,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進行校對,正確的打鉤,錯誤的用紅筆訂正,拍照發到群里。如果授課教師沒有留作業,我會布置一些朗讀作業,讓他們發錄音到班級群。
從實際情況來看,上課容易交作業難。究其原因,除了個別學生拖拉外,主要原因是學生無法擁有手機的支配權,比如家長出門就會帶走手機。
我覺得一開始就不能“手下留情”,否則會產生“破窗效應”,后面就難以收拾。為此我采取的對策是“三催”——一是與家長私聊,二是在班級群里公布未交作業學生名單,三是電話聯系。這樣一來,不交作業的人數就被壓到最低——因兩位家長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我經常在班級群里表揚作業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讓有困難的學生向他們請教,“小老師”的教學效果往往非常棒!
也許,上網課的效果比不上真正的課堂教學,然而它是全民“宅居”情況下最佳的教學方式。祈盼疫情早日消除,能夠跟學生們在校園重逢。畢竟,線上教學再方便,也比不上面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