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建坤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技術應運而生,極大提高人們生活工作中數據的使用效率。但是,在大數據背景下,計算機網絡出現了一系列的安全隱患,為用戶的安全使用帶來了不良影響。因此,加強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勢在必行。基于以上情況,本文針對大數據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影響因素進行簡要地分析,同時對如何做好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工作進行探索,并提出相應的措施,以保證計算機網絡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希望通過這次研究,為相關技術領域人員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
大數據,顧名思義,是指利用先進設備對龐大而多元化的數據量進行收集和整理,實現數據的高速處理,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便化和快捷化。但是,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像一把雙刃劍,方便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同時,降低了人們信息數據的安全性。因此,在大數據背景下,如何加強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工作是相關技術領域人員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1 大數據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影響因素
1.1網絡病毒
在大數據時代下,計算機網絡病毒也發生了變異和進化,其寄生能力、繁殖能力和入侵能力逐漸提高。在計算機網絡數據傳播階段[1],計算機網絡病毒會趁機自我復制,然后在復制期間,那些寄生能力比較強的病毒自然被保留下來。當病毒寄生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對計算機網絡系統進行肆意地攻擊和入侵,使計算機文件在傳輸過程中出現數據的丟失和泄露,甚至會造成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癱瘓,極大降低了計算機網絡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因此,計算機網絡病毒給計算機網絡帶來了一系列的安全隱患問題,給計算機使用者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1.2 計算機體系bug
計算機要想正常開機和運行,需要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支持。而計算機網絡系統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分別是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計算機在運行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計算機體系bug問題。這是由于計算機體系內部含有核心算法和運行模式[2],而核心算法和運行模式需要計算機體系始終保持穩定的狀態,但是計算機體系本身是處于動態發展的狀態,一旦穩定與動態發生沖突,自然會出現機計算機體系bug問題。計算機體系bug問題又叫計算機網絡系統漏洞問題。由于計算機體系bug的出現是隨機的[3],且嚴重程度可大可小。因此,對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威脅程度也是可大可小,難以估測。通常而言,只要計算機使用者不激活計算機體系bug,計算機網絡系統會自動修復bug,不會對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帶來不良影響。但是,如果黑客或者不法分子發現并利用計算機體系bug,將會對計算機網絡系統內部重要機密數據進行惡意攻擊和竊取,給個人用戶或者企業機構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1.3 安全管理問題
在大數據時代的不斷發展下,計算機網絡環境變得更加復雜,對計算機使用者網絡安全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工作開展不到位,將會造成計算機網絡信息的丟失和泄露,給計算機使用者帶來了網絡信息的安全隱患,甚至是經濟的損失。例如:部分計算機使用者缺乏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意識,沒有開啟防火墻保護,導致不法分子、黑客、病毒趁虛而入,對計算機網絡機密信息進行惡意入侵和攻擊,使計算機網絡系統處于崩潰和癱瘓的狀態,給計算機使用者帶來了不良的用戶體驗。一旦計算機網絡支付賬戶和密碼等機密信息被攻擊和泄露,將會嚴重威脅到計算機使用者的財產安全。
2 大數據的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措施
2.1 對病毒進行防范和治理
在大數據背景下,計算機網絡病毒種類復雜和多樣,且具有比較高的寄生能力和繁殖能力,這給病毒的防范和治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因此,技術領域人員要采取多種先進的技術手段,加強對病毒的防范和治理。首先,為了避免因出現病毒而導致計算機網絡信息的丟失和泄露,技術領域人員樹立防范于未然的觀念[4],在病毒未入侵計算機之前,加強防范工作。技術領域人員要對計算機網絡存在的潛在性安全問題進行全方位、多層次檢查,并采用針對性的防范手段和主動攻擊的方式,將潛在性病毒消滅在萌芽的搖籃中,從源頭上避免病毒的出現和繁殖,以確保計算機網絡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同時,還要充分利用防火墻功能,不斷優化計算機網絡環境,避免病毒對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入侵和破壞[5],從而確保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其次,用戶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要提高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防范意識,養成定期用殺毒軟件查殺病毒的習慣,通過提高查殺計算機的頻率,及時處理計算機網絡出現的安全隱患,從而保證計算機網絡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2 對黑客的攻擊進行防范
黑客的攻擊會造成計算機網絡重要信息的泄露,甚至會威脅到計算機用戶銀行賬號密碼的安全性,給計算機用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鑒于黑客攻擊的嚴重性,相關技術領域人員必須做好對黑客攻擊的防范工作。首先,為了更好地優化和保護計算機網絡環境[6],在對黑客攻擊進行防范之前,要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將計算機網絡龐大的數據信息進行系統地收集、整理和歸類,方便相關技術領域人員集中管理這些數據信息。然后構建出防范黑客攻擊計算機網絡的模式,進一步增強計算機網絡系統對黑客攻擊的靈敏度,一旦發現黑客攻擊的跡象,計算機網絡系統在短時間內自動攔截,從而達到阻止黑客攻擊行為的發生,實現對計算機網絡環境的保護。其次,為了進一步提升黑客攻擊的防范效果,還要不斷修正、優化和完善防火墻技術,使防火墻的功能變得更加強大,不給黑客趁虛而入的機會,確保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最后,計算機使用者還要做好對計算機網絡系統訪問權限的設置,沒有相關權限的人無法登陸和使用計算機網絡系統,從而避免黑客的惡意攻擊。
2.3 對網絡進行全方位的管理
加強對計算機網絡的全方位管理是更好提高計算機網絡數據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保證計算機網絡環境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有效手段。因此,無論是企業機構還是個體用戶,都要樹立全方位管理計算機網絡的理念,將計算機網絡安全風險降到最低。首先,對于企業機構而言,要全方位地分析和思考計算機網絡系統中出現的各種安全隱患問題,并制定出相應的計算機網絡體系管理制度[7],確保全體員工網絡系統操作的規范性和合理性,提高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其次,對于個體用戶而言,要加強對計算機網絡的科學管理,培養自身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意識,不傳播、不點擊、不瀏覽有損計算機網絡安全性的不良鏈接,在文明有序的前提下,嚴格遵守計算機網絡體系,確保計算機網絡系統能夠正常、穩定、可靠、安全的運行。
3 結語
在大數據背景下,加強對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防范工作是優化計算機網絡安全環境,保護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必要條件。而在此基礎上,要想從根本上避免計算機網絡安全隱患問題的人出現,相關技術領域人員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強對病毒的防范和治理,使計算機網絡病毒消失在萌芽的搖籃里。其次,還要提高防范黑客攻擊的意識,實現對計算機網絡信息的保護。最后,還要加大對計算機網絡全方位管理力度,使計算機網絡環境變得更加安全。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計算機網絡正常、穩定、可靠、安全的運行。
參考文獻:
[1]田言笑,施青松.試談大數據時代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及防范措施[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9(10):90-92.
[2]張國強.淺析大數據時代下的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J].經營管理者,2019(12):373.
[3]康厚才.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7):24-25.
[4]宋娜,張皓.大數據背景下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分析[J].電子制作,2019(20):61-62.
[5]劉潤曦.大數據時代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及防范措施分析[J].讀與寫(教師),2019(6):0297-0297.
[6]宋凱.大數據背景下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策略分析[J].數字化用戶,2019(11):77.
[7]趙麗華.大數據時代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及防范措施[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9(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