洶涌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已持續數月,它導致2020年全球紡織服裝市場遭遇始料未及的走勢,這已成為全世界所有紡企必須探究的難題。
疫情下什么最緊俏?很多人以為是防護性裝備。但全世界大量油輪以及堆積如山的待售商品給我們提供的準確信息是:庫房!過剩的未售庫存已成為英國時尚零售商數十億英鎊無法落地的問題,英國服裝貿易正在迅速減少。春天接近尾聲,夏季步伐匆匆,倉庫里貨源堆積如山。總部位于英國的品牌Next公司的銷售急劇下降,因為更多的庫存堵塞在其倉庫,比以前預期更糟。為了保存待售商品,以供來年消化,他們迫不及待地與第三方庫存方合作,搶占庫存。在來源國建立和持有庫存權不失為上策,但此舉估計需支付數百萬計英鎊額外費用。目前該品牌積壓已達3.3億件,其中包括夏季T恤和其他服裝,期望結轉到明年銷售。
盡管采取了這些舉措,但零售商仍可能面臨大量季節性、趨勢導向的產品,這些產品的保質期很短,這可能導致激進的貼現。因此,他們找到一種方法來處理堆積的庫存。英國帕克萊恩集團(Parker Lane Group)創始人拉菲建議零售商采取跨越不同地域的戰略方針,但也不能忽視單一的國際市場,這可能因一個季節影響到幾個季節。
鑒于新型冠狀病毒對零售的影響,麥肯錫管理咨詢公司(McKinsey&Company)建議紡企利用如中國電子商務巨頭天貓這樣的低價渠道傾銷服裝。奢侈品公司SOHO更是要將積壓服裝低價推向全世界。
一些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低價平臺和閃存銷售活動,以轉移過剩的庫存。例如,當代女裝品牌Ganni推出了為期6天的彈出式數字銷售,在4月底對400件商品提供高達70%的折扣。該品牌把20%的利潤捐贈給了支持抗疫前線的女性。
對這些品牌庫存的另一個處理途徑是在受疫情影響較小的國家出售他們不想要的巨大庫存。薩拉公司(Sarah Curran-Usher)正與商業咨詢專家公司(Ecargo)的創始人劉約翰合作進行一個項目,幫助品牌和零售商將未售庫存從英國轉移到中國市場。對未售庫存重新估值歷來是全世界商家的做法,英國服裝銷售商阿卡洛(Aqua Roc)認為,零售商在將未售服裝轉移到其他國家時,必須仔細考慮如何將其與正確的零售伙伴和正確的消費者相匹配。他們稱是疫情帶來的寶貴機會,望廣大消費者重新思考乘機買入名牌。
英國英特公司(Inturn)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認為,直接將產品捐贈給零售商是另一種選擇。一些品牌通過將多余的庫存轉移到社會機構以支持慈善事業。如英國巴寶莉公司(Burberry)對外捐贈產品,該公司提供免費衣服和培訓,向失業婦女提供免費服裝。
好在英國諸多紡企早在過去就在孟加拉國工廠附近擁有了庫房。阿卡洛公司在那里創建了一系列T恤衫庫存地。英國較小的品牌也在尋找創新的解決方案,以幫助消除市場上的過剩庫存。盡管在目前的情況下,打折已不可避免,但更多的英國零售商還在尋找機會,在不損害其利益的情況下清除部分庫存,確保品牌資產。
在接下來的12個月里,疫情將全面考驗服裝的設計、開發、采購和制造。正如印度桑德爾(Sundar)公司首席執行官佳格吉爾(Jag Gill)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的那樣,疫情將在當地蔓延,諸多實體接管二級和三級供應商的服裝制造。品牌和零售商的供應鏈多樣性也將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發生變化。
吉爾指出,另一重要變化是制造商的上游整合,這將使他們成為國際零售商和品牌的戰略合作伙伴。這些品牌和零售商將降低產品開發的風險,供應鏈的每一步都受到審查,從紗線紡紗、編織到裁剪和縫制。擁有流動性的零售商將專注于投資,其核心供應商不得不與制造商進行聯合。
庫存管理將從“準時”轉向“以防萬一”。產品供應有限的公司將對供應鏈產出有更大的控制權。實時對原材料、成品等的可用性進行審時度勢。
印度業界認為,國際疫情還將加劇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緊張。日本政府已宣布提供超過20億美元用于進一步調配產能。像土耳其、約旦和印度這樣的國家可能收到更大的訂單。他們發現,投資員工健康監測是值得的,這將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產能,并確保產能。


新型冠狀病毒正在迫使消費者采取更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因此,它們現在根據可持續性和透明度的價值做出選擇。不過,沒有多少服裝制造商將資源以沒有意義的方式投資于透明的供應鏈和負責任的采購計劃。因此,零售商和制造商不得不重新設計他們的供應鏈。他們傾向于一種更便宜、更快捷、更好的模式。
消費者的需求將從引人注目的消費轉向謹慎的保守,因為在家工作將成為新常態,視頻會議取代面對面的會議和商業模式。功能服裝將支配消費者對服裝和配飾的選擇,因為他們將強調服裝不僅能保護他們免受寒冷,甚至是免受傷害。消費者會重視那些不僅經久耐用,而且品質好的產品,把非必要的裝飾品則看作是在特定場合佩戴的投資物品。
最近的統計數據顯示,美中貿易關系激化,進口成本隨之上升,但消費者對市場需求仍然在日益增長,這迫使美國將重點放在產品上。美國的紡織和服裝生產在2018年達到創紀錄的281億美元,越來越多的本地產品出現在市場上。
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總值在2019年增加了20%,達到229億美元。然而,正如美國紡織服裝局(OTEXA)最近分析所指出的,盡管沒有擁有強大的產業,但紡織和服裝制造商在世界貿易版圖上很集中。這是因為美國制造商的地理位置相對集中。全美約61%的紗線制造商來自北卡州,其次是南卡州,占11%。南方紗線制造商的這種集中是由該地區棉花供應形成的。
同時,該國正在出現許多大型紡織廠,而服裝制造商主要由中小型企業組成。這些紡織廠的人口密集度很高,擁有100多名員工的工廠比比皆是,而OTEXA數據庫中一半以上的服裝廠報告稱,他們的員工少于50人。隨著疫情的愈加嚴重,美國紡織服裝廠的人員密集度進一步降低。這導致該國出現大量微工廠,這是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增加而形成的。此外,美國服裝廠正專注于像基于設計師的微型工廠這樣的利基市場。這些工廠一般都提供定制服務,從原型到樣品生產,無所不包。有企業甚至撇開FDA標準,自己生產非標準口罩。
美國紡織服裝廠最受歡迎的兩種一體化類型包括織物和服裝、織物和技術紡織品。其中,紡織廠積極參與一體化戰略。此外,OTEXA數據表明,20%的紡織技術制造商愿意將服裝組件納入其產品組合。
美國紡織服裝業最大的特點是通過增值服務于客戶。這些工廠已從只生產產品轉向提供各種增值服務。OTEXA的調查顯示,“美國制造”數據庫中的大多數公司都在乎設計能力。這些工廠的目標是滿足客戶的需求,而不僅僅是生產實物。在122家美國紡織和服裝制造商中,約70.5%產品出口。其中,76%的紡織廠商認為參與出口比服裝制造更重要。
調查顯示,西半球是美國紗線、織物和家紡廠的主要出口市場,而美國服裝廠和技術紡織廠的出口市場則占主導地位,相對更多樣化。在OTEXA數據庫中,多達77%的紗線制造商報告稱,它們在世界上出口了3個或3個以上的市場。紡織和服裝廠高比例地依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和CAFTA-DR貿易協定進行出口。但另一現象是,美國有近70%的消費者計劃削減服裝支出。隨著疫情對全球所有主要時尚市場的沖擊,美國該行業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商店即將到期,訂單被取消,員工在抱怨。危機也擾亂了以前計劃的品牌戰略,麥肯錫咨詢公司甚至把新型冠狀病毒寫入“2020年時尚狀態”報告。
由于時下疫情,時裝公司未來可能面臨更多困難,因為超過70%的美國消費者計劃削減服裝支出,只因世界上最大的服裝市場美國疫情甚為嚴重。據報告,該國如此高的感染患者數,導致美國人消費時裝的熱潮早已降至冰點。他們不得不想怎么保命,美國人的消費模式正發生根本變化。麥肯錫的調查發現,約56%的消費者減少了消費,而48%的人由于日益增長的經濟不確定性而無法購買。
疫情對品牌構成了重大挑戰。業界不得不提高創新速度,在后疫情時期,消費者將渴望更個性化和定制的產品。他們可能更喜歡較少但質量更高的服裝。消費者也會對社會和環境產生意識,正如美國一家公司董事長柯比·貝斯特(J Kirby Best)所指出的,買家和賣家都需要共同努力,重新思考其商業模式的正確性,排除隱藏的成本并分析運營實踐。現在,品牌必須把業務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而不能分割,這可能會導致采用新的供應鏈方法。美國勞工部稱,這場危機也將在美國供應鏈各個環節造成問題,諸多商家不得不各自為政。
危機促使眾多公司迅速將業務轉向生產個人防護裝備(PPE)。美國各地工廠增加了手套、口罩、防護服等生產。然而,美國目前仍然面臨PPE的嚴重短缺。這給該國的醫療工作者帶來相當大的壓力和風險。耐克(Nike)和蓋普(Gap)等服裝品牌依據《軍事工業法》生產,允許工廠常規生產并來料加工PPE。這種模式也可能開辟一個新的競爭市場。
南非服裝制造業已成為該國第一個因全行業受疫情影響而受保險基金(UIF)救助的行業。南非服裝業談判委員會于2020年3月23日與相關方締結具有開創性的集體協議,并由服裝業談判委員會作為法律頒布。南非就業和勞工部部長親自出席。依據這一獨特的集體協議規定,南非服裝業的雇員能夠得到全部工資,由雇主自愿捐款和工會聯合會的資金組成。該協定是由附屬的南非服裝和紡織工人聯盟、南非服裝和紡織協會聯合簽訂。
2020年4月17日,談判委員會收到第一批工人團結基金資金,用于補償工人在2020年3月27日停工的第一天的工資損失,這也是服裝業工資周的最后一天。在收到救助金的同一天,談判委員會利用銀行賬戶直接將工人工資轉入他們的賬戶,使大量工人積極復工。為了確保這一點,他們甚至采用了創新的傳輸系統,促使企業高效復工,資金高效到賬。南非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受疫情影響而又高效宣布復工復產的國家。
澳大利亞時裝委員會(AFC)成員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盡管澳大利亞的時裝品牌受到嚴重影響,消費者為保持嚴格的社交距離限制,但企業利用當前的危機重新思考其商業模式,以便在后疫情時期躋身世界競爭前列。澳大利亞有數百家紡企聲稱要準備好后疫情時期的戰略。
最重要的是增加他們的數字產品。約4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計劃增加數字營銷,以其他方式擴大渠道。但許多人也表示有興趣集中資源,組建合資企業,以實現澳大利亞制造業的現代化,并創造共同工作空間,共享資產和設備,將訂單結合起來,以幫助較小的品牌和獨家貿易商競爭。業界期望政府支持供應鏈和制造業,通過在國際間創造團體機會,提高全球對澳大利亞時尚品牌的認識、時尚和貿易活動。
據麥肯錫咨詢公司報道,新型銷售模式、折扣促銷、數字時尚正統治著整個世界后疫情的市場。疫情不僅擾亂了全球金融市場,也給時尚業敲響了警鐘,業界領導者已處于高度戒備狀態。最新的《2020年時尚狀況》報告顯示,未來的前景已變得更有戲劇性。其原因是服裝、時尚和奢侈品玩家的平均市場資本在2020年1月至3月24日之間下降了近40%。分析指出,未來12至18個月,全球時尚公司將大量破產,報告概述了5個主題,這些主題將顯示后疫情時期的狀況:
根據這份報告,兩到三個月的封城將對80%的歐洲和北美時尚企業造成財務困境。奢侈品行業將因此遭受更大的損失。除了較低的在線水平和高度依賴百貨公司和體驗式店內零售之外,也有賴于對旅游的復蘇,這在澳大利亞更甚。
任何瞬間的銷售增長都不能抵消整體支出的下降。在危機之前一直處于經濟困境中的市場,如委內瑞拉和尼日利亞將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恢復增長,因為它們固有的政治生態不穩定。展望未來,企業將不得不審查其運營模式。在實施短期干預措施的同時,有些公司不得不考慮恢復期的行動,并在規劃中實施復原力。
由于服裝采購的自由裁量性質,消費者情緒低落對時裝業的打擊尤為嚴重。在歐洲和美國,超過65%的消費者預計會減少服裝支出,有40%的人預計會減少家庭總支出。因此,裝滿未售季節性存貨的倉庫數量有限,這將困擾大多數商家,因為它們需要長時間的周轉資金,而疫情嚴重影響了時尚的供應鏈和全球消費者對隨意購買的偏好。更多的公司不得不轉向大幅貼現,以清理今年其余時間的庫存。因中產階級消費者將更多地轉向折扣優惠的奢侈品和優質商品,品牌零售商也不得不受到更大的沖擊。
與之同時,實體零售大量關閉,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的衰退將加速困境公司衰落。這促使贏家和輸家的差距拉大。在不斷出現后者破產尋求政府援助時,卻有企業真正實現了數字時尚的創新。
全球大流行的離線零售渠道的關閉已把時尚公司推到了懸崖邊上。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多地采用數字購物解決方案,因此品牌和零售商通過推出或改進創新的新渠道,迅速提高了他們的數字化能力。截至2月29日的第三季度,耐克在某地的銷售增長了36%,原因是他們完全實現了網絡銷售,零售額不減反增。創新的客戶參與其數字頻道,包括聊天,其中有些利用網絡實現翻倍增長。
疫情迫使公司建立新的銷售模式,以保持盈利。虛擬時裝秀和數字展廳、采購辦公室樣品簽售等商業技術大行其道,最新的3D設計工具也依賴網絡完成業務。毫無疑問,紡企不僅需要創新,而且需要更大膽的勇往直前的精神,識時務者為俊杰,沒有創新就沒有出路。
(據印度《時尚世界》http://www.fashionatingworld.com/new1-2/uk-retailers-find-creative-waysto-clear-unsold-stockshttp://www.fashionatingworld.com/new1-2/apparel-manufacturers-will-tap-more-localopportunities-post-covid-19http://www.fashionatingworld.com/new1-2/made-in-usa-gains-ground-as-import-cost-risehttp://www.fashionatingworld.com/new1-2/covid-19-almost-70-per-cent-us-consumers-to-cut-backapparel-spendinghttp://www.fashionatingworld.com/new1-2/south-african-apparel-workers-recieve-covid-19-relieffundshttp://www.fashionatingworld.com/new1-2/australian-brands-reevaluate-business-models-amidstlockdown-afc-surveyhttp://www.fashionatingworld.com/new1-2/new-sales-models-discounts-digital-fashion-to-reignpost-covid-19-market-mckinsey-study近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