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仁智
(大同煤礦集團雁崖煤業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3)
大同煤礦集團雁崖煤業公司三盤區8305工作面設計回采長度為1200m,工作面長度為220m,工作面東部為實煤區,南部為采區邊界,西部為盤區大巷,北部為8104運輸巷。
為了保證工作面煤柱回采量,減少采空區煤柱遺留量,決定對8305工作面、8305工作面采用無煤柱回采工藝,兩個工作面進行沿空留巷,所留巷道為5305巷,沿空留巷斷面規格為寬×高=4.8×3.5m,巷道直接頂主要炭質泥巖為主,平均厚度為2.4m,直接頂主要以粗砂巖為主,平均厚度為11.2m。
為了防止8305無煤柱工作面回采過程中,工作面頂板應力傳遞導致8105工作面頂板出現破碎、冒落現象,削弱頂板應力破壞作用,決定在沿空留巷段進行切頂卸壓施工;同時為了提高沿空留巷段圍巖承載能力,降低巷道圍巖變形量,提高沿空留巷效果,決定對沿空留巷段頂板采取“恒阻大變形錨索支護+巷道臨時支護”加強支護措”
爆破預裂切頂卸壓技術主要是將乳化炸藥裝安裝在具有聚能效應的D型聚能裝置中,通過起爆聚能裝置中乳化炸藥,可使指定方向上的圍巖在爆破張力作用下出現張拉斷裂;由于聚能裝置對圍巖的保護作用且爆破能量釋放在鉆孔深部,鉆孔非設定方向圍巖受力均勻且保持完整,從而即實現了頂板深處指定方向爆破預裂效果,又避免了頂板破壞作用。
1)5305巷切縫預裂爆破實際效果觀察發現,采用逐孔爆破,每10孔為一組,間隔一個孔作為窺視孔,利用YTJ20巖層探測記錄儀進行窺視,根據窺視結果,評價切縫效果。
2)聚能管采用最新專利產品D型聚能管,特制聚能管具有對稱凹槽,外徑為28mm,管長2000mm。聚能爆破采用二級煤礦乳化炸藥,將炸藥均勻裝在聚能管內,爆破孔口采用炮泥封孔,預裂爆破鉆孔布置示意圖如圖1所示;頂板完整處聚能管裝藥長度為5000mm,若頂板風化或破碎處,適當降低裝藥長度,一般不應超過4000mm。
為了降低切頂施工對沿空留巷頂板穩定性影響,巷道切頂施工前對5104巷頂板采用恒阻大變形錨索進行加固。
1)考慮到切縫參數及巷道原設計支護方式,同時為避免預裂切縫爆破影響恒阻錨索錨固段的完整性,導致錨固效果不佳,大變形恒阻錨索錨固端應位于堅硬巖層中且超出切縫孔2.0m以上,錨索長度為8.3m,直徑為21.8mm,恒阻器長度為0.6m,外徑75mm,恒阻值為330kN±20kN,預緊力不小于300kN。
2)5105巷頂板共計施工兩排恒阻大變形錨索,錨索沿巷道走向布置,第一排錨索施工在距切頂線0.4m處,錨索間距為1.0m,每6根恒阻錨索用一根BHW-300-5.00型W鋼帶進行連接,如圖2所示。

圖2 5105巷恒阻大變形錨索支護斷面、平面示意圖
3)第二排大變形恒阻錨索與第一排排距為1.5m,第二排錨索間距為2.0m,錨索與頂板之間采用規格為長×寬=0.3×0.3m鋼托板進行固定,所有錨索錨固力不得低于200kN。
受采動影響,8304工作面在回采過程中沿空留巷段圍巖出現不同應力變化區,根據巷道安裝圍巖變形監測儀監測數據分析發現,工作面回采過程中,5105巷形成三個圍巖變形區,分別是超前應力區;架后圍巖破壞區;成巷穩定區(架后120m后),所以為了保證沿空留巷穩定性,必須對不同應力區采取有效的臨時支護措施。
3.2.1 超前應力區臨時支護
由于受工作面回采應力以及巷道開挖殘余應力集中作用,在工作面前方30m范圍內出現應力破壞區,需對此段進行超前加強支護,根據8305工作面情況,決定采用單體液壓支柱進行超前支護。在頂板完好地段,單體液壓支柱布置在巷道距回采煤壁1.5m處,排距為1.0m,每排一根。在頂板破碎,裂隙明顯增多地段,可在不影響轉載機自移的情況下根據現場情況加密支護。
3.2.2 架后圍巖破壞區臨時支護
1)由于8304工作面回采后,采空區出現垮落,且垮落具有一定時間段,采空區垮落時對架后沿空留巷段產生影響,形成架后圍巖破壞區,位于架后架后0~120m范圍內,對該區域不僅需加強頂板支護,而且還需進行采空區側擋矸支護。
2)在架后0~120m范圍內,決定采用單體柱+π型梁“一梁三柱”對頂板進行架后臨時支護。π型梁長度為3.5m,靠近留巷側第一列單體柱距切頂線0.6m,與第二列單體柱間距1.0m,第二列單體柱與第三列單體柱間距2.0m,排距1.2m。
3)對采空區側采用“單體液壓支柱(不戴帽)+U型鋼可縮支柱緊壓菱形網”聯合進行擋矸支護,根據巷道高度選用DW28-2500/100型單體柱接頂,U型鋼可縮支柱由兩節25#礦用U鋼組成,上節長為2.0m,下節長1.8m,搭接長度1m,搭接處用兩組卡纜固定,單體柱支設沿切縫線布置且與U型鋼可縮支柱交替布置,單體柱與U型鋼間距為0.25m,如圖3所示。

圖3 架后圍巖破壞區臨時支護斷面、平面示意圖
3.2.3 成巷穩定區臨時支護設計
隨著8304工作面采空區垮落穩定,在架后120m后沿空留巷段圍巖受采動影響逐漸降低,根據頂板離層儀及單體柱活柱量的變化情況,評價該區域頂板的活動情況,可將臨時支護“一梁三柱”變為“一梁二柱”,直至單體支柱全部回撤。U型可縮支柱、單體檔矸柱、菱形網進行擋矸,根據8301、8302工作面沿空留巷最終巷道成型情況來看,單體檔矸柱全部回撤,U型腿隔一回一,保留1m一根,不會造成采空區矸石涌入巷道,巷道斷面能夠滿足行人、通風、運輸的要求。
1)提高煤柱回采量:8305工作面采用切頂卸壓沿空留巷無煤柱回采后,取消了相鄰兩個工作面之間的25m保安煤柱,共計可回收原煤8.2萬t,提高經濟效益達8200余萬元。同時采用無煤柱回采后減少了巷道掘進長度為1700m,降低了巷道掘進成本費用達2100萬元。
2)緩解了采掘接續矛盾:按全區采掘接續安排,兩個工作面回采間隔時間應為120天,采用新技術后,間隔時間僅為30天,大大減少了連續采煤間隔時間,保證了采掘接續的正常。
3)提高圍巖穩定性:5305巷爆破切頂卸壓后可以大大降低圍巖支護工作阻力;同時可使集中應力轉移到深部圍巖,降低沿空巷道圍巖應力破壞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沿空巷道圍巖自承載能力;
4)提高支護效果:聚能爆破操作簡單易行,切頂效果好,降低了巷內切頂支柱的性能要求;采用聯合加強支護后降低了工作面回采集中應力對頂板破壞作用,保證了沿空留巷圍巖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