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林
(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哈爾濱 150080)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不斷發展,工業生產的操作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手工作坊式生產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因此,傳統的學徒制已經無法推動人才的全面發展。雖然目前很多高校都改進了教學模式,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卻依舊存在著實踐與理論脫節的問題。為了改變這種現狀,現代學徒制應運而生。現代學徒制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其與傳統學徒制基本相同,都注重實踐學習,在實踐中探索,通過實際操作來提升綜合水平,掌握技能。但現代學徒制的形成基礎和價值目標與傳統學徒制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現代學徒制與傳統學徒制的區別如表1所示。

表1 傳統學徒制與現代學徒制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pprenticeships
身份發生了變化。在傳統學徒制中,身份只有學徒和師傅一層關系,而在現代學徒制中,師徒關系出現了新的變化,學徒有學徒、學生兩種身份,而師傅也有師傅、教師兩種身份,身份變化讓二者的界限變得越來越復雜。傳統學徒制只跟隨師父學習,而現代學徒制則是跟隨師傅和教師學習,在基礎的實踐操作之外,學生還可以從教師那里學習職業素養、企業文化。
學習目標發生了變化。傳統學徒制的目標是培養熟練的工人,確保企業各個技術環節不出現問題,針對設備運行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而現代學徒制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學習地點發生了變化。傳統學徒制是將生產一線作為學習地點,而現代學徒制的學習地點是將生產一線與學校有機結合。可以在學校建設“校中廠”,也可以是在學校和企業互動學習與實踐。
學習內容發生了變化。傳統學徒制主要集中在實踐上,現代學徒制的學習內容除了實踐操作以外,還會對理論知識進行深度剖析。它會根據學習的實際情況不斷改進學習內容,在扎實學習理論基礎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
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傳統學徒制的學習方式主要是在工作中學習,而現代學徒制的學習方式是工學交替。
學習時間發生了變化。傳統學徒制的學習時間會根據各工種隨時確定,而現代學徒制的學習時間基本上跟著教學計劃、有目標地進行學習和實踐,不僅要擺脫專業課程體系與傳統學科體系的束縛,而且要在教學設計時以知識的系統性作為教學內容的邏輯主線,將崗位工作任務有機融合進去。
考核方式發生了變化。傳統學徒制模式下教學效果的評價采用行業協會考試的考核方式,現代學徒制模式下教學效果的評價則采用多種形式的考核方式,如教師、師傅以及第三方的綜合考核評價,不會像學校以一次期末考試成績看全部,而是基于工作過程,使評價結果能真正全面地反映學生的真實情況。
現代學徒制主要以校企合作模式為基礎,以技能訓練培養為核心,改變傳統學徒制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現象,是對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改變。

圖1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型Fig.1 Modern apprenticeship talent development model
如圖1所示,校企合作的目的是通過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實現全方位的人才培養,二者合作的契合度越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就越好。
由于師徒處于同一場景下,所以師傅可以隨時對徒弟實施指導,尤其是針對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師傅能夠及時為學徒排憂解難,這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在實際教學中融入現代學徒制理念,可以實現教師與學生的相互學習、相互提升,學生成為了任務的參與者,使學生置身于實踐情景之中,極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強化學習成效。
現代學徒制為學生提供了實習機會,讓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認清自我,正視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這對拓寬學生眼界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政府部門要在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中為學校提供專項的資金支持,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鼓勵學校采用彈性學習制度,制定嚴謹的考核標準。與此同時,政府部門要大力支持學校的改革,鼓勵校企合作,制定科學的技能標準。除此之外,政府部門還要加大投入力度,做好相關宣傳工作。
職業院校應明確學徒制落實的范圍和領域,還要對具體專業進行分析,根據市場需求確定培養目標,制訂好學徒制教學的相關教學計劃,鼓勵教師帶著問題或項目到企業實踐鍛煉,與企業的師傅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將得到的經驗向學校其他教師傳授。取消無法適應勞動力市場需求的課程,增加與企業需求相適應的新興專業課程。根據區域特點改革實施學徒制專業課程,并改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尤其是傳統評價方式和學分積累方式都需要進行轉變。
企業要將自身的實際需求傳達給教師和學生,讓他們有及時的認識和準備。企業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學業成績,并擇優確定擬聘用人選,為學生提供在崗學習的機會。企業內部要更改人事制度,鼓勵職工多多參與學校的生產實習、輔助教學以及監督管理等校企合作的內容。還要對利潤和計劃成本進行合理計算。如此,放能實現學校、企業雙方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