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融春暖,四月花開。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拂去疫情籠罩的霧霾,人們在布谷聲聲的鳴叫中踏青賞花、辛勤耕耘、品嘗美食——這是給人們帶來快樂和希望的春日!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肆虐,撼動了人們根深蒂固的中式合餐舊習俗,為分餐制、公筷制、雙筷制的回歸,提供了機緣。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審時度勢,從發出“共建文明餐桌”的倡議書,到研究制定《中餐分餐制、公筷制、雙筷制服務規范》,全力引導餐飲企業提升標準化水平,筑牢餐桌安全.衛生屏障。將文明用餐和“三制”納入國家政策或相應的規范文件之中,就是要加強餐桌文明新風尚的宣傳推廣,凝聚社會和行業力量,形成更加廣泛的社會共識,養成文明、健康、科學的就餐習慣,守護舌尖上的健康。
舉國上下復蘇的煙火,燃起的不僅是復工復產熱潮,也溫暖了久居家中人們的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餐飲人齊心協力抗疫情、保經營、穩發展。北京華天集團、眉州東坡、西部馬華、白家大院以及四有青年米粉、夸父炸……許許多多餐飲人無所畏懼,堅守一線、開門營業,拓展渠道、創新經營,服務社會、情系民眾,彰顯餐飲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川菜產業委員會主席、眉州東坡董事長王剛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面對這次疫情,通過企業自救、金融輸血、政府扶持等多方努力形成合力,反而讓企業打通了全產業鏈,真正實現了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全產業鏈布局。
而隨著全球疫情蔓延,海外中餐企業同樣遭受重創。危情之下的美國、法國、西班牙、澳大利亞、意大利等海外中餐業人團結起來,發揚大愛精神,積極向當地機構捐贈抗疫物資,并免費為當地一線工作的警察、醫生、消防隊員和媒體工作者提供午晚工作餐。同時,搭建互聯網餐飲配送平臺,滿足消費者的餐飲需求。
如今,疫情防控已經進入常態化,專家學者不僅告訴我們復工復產、復商復學的防護措施,還有春季飲食保健的方法,也探討了如何化危為機的品牌發展之路,更有烹飪大師奉上的一道道賞心悅目的精品佳肴。當然,還可以伴著和煦的陽光,踏著汪曾祺的足跡,隨小編云游領略那種種人間風味。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感謝所有海內外餐飲人的勇于擔當、迎難而上、攻堅克難!
春來疫去,讓我們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