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棟
摘 要 勞動安全涉及多個方面的內容。為了減少職工傷亡事故的發生,使勞動安全性得到提升,就要對職工傷亡事故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措施,使職工的安全能夠得到一定的保障。本文簡要介紹勞動安全理論和事故,探究對于職工傷亡事故進行防治的途徑,希望能夠使職工的安全性得到保障,更加高效地開展工作。
關鍵詞 勞動安全理論 職工安全生產 防治問題 防治途徑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各行各業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大部分企業依然沒有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依舊采用傳統模式來管理安全生產工作,導致安全生產存在一些問題。為此,企業必須要建立完善的體系來對安全生產進行管理,分析出現的問題并及時采取措施解決,降低職工傷亡事故出現的概率。
一、勞動安全理論
(一)勞動體系
勞動安全這一問題能夠對人和勞動關系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勞動者的角度來說,勞動安全指在工作時不對身體和心理造成傷害。從經濟角度來看,應該讓勞動者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1]在勞動時,應該了解人和物的特點。物在這里有著較廣的含義,不僅指的是所使用的機器和進行加工的物品,還包括所處的環境,比如墻面、開展工作出現的粉塵和釋放的氣體等。可以發現,勞動結果不僅不能帶來收益,還有可能減少企業的收入。通過對勞動系統進行總結可以發現,無論是人受到了傷害,還是環境出現了不利變化,都是在生產中人們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二)安全目標
勞動系統中各個方面的因素會對勞動的安全產生決定性的作用。勞動系統主要是由所使用的技術、組織和工作人員3者構成的。從組織的角度來分析,構建安全體系,能夠高效解決在勞動過程中出現的突發情況,防止傷亡的發生。如果想要達成勞動安全目標,勞動系統就需要使組織發揮作用,確保安全。
二、事故
(一)事故危險
危險是一種潛在的屬性,是由于某一系統、設備出現故障或者是操作不規范導致的,有一定的概率會對人員造成傷害。從出現的事故類型分析,在同一個勞動系統之中,如果人和物沒有直接的接觸,系統故障所帶來的事故就不會對人起到較大的作用,甚至于不會對人產生任何危險,能夠有效減少傷亡事故出現的可能。比如說,如果人在起重機工作的大范圍中,就處在一種較為危險的情況下。這個時候,一旦人和起重機有了一定的接觸,就很有可能導致傷亡事故。傷亡事故對風險等級進行的評估,主要需要考慮到事故出現的次數,是否會頻繁發生事故,事故給人造成的危害等。事故帶給人的危害需要考慮到因為受傷停止工作的時間、傷亡程度以及受傷的位置或者是通過事故帶給人的經濟損失進行衡量。[2]
(二)傷亡事故
傷亡事故是指企業在經營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會受到企業的管理模式、所處位置、工作條件、使用設施等影響的事件。傷亡事故可以理解為在生產的過程中遭到危險,使人的某一部分組織或者是器官受到了傷害,無法正常發揮作用,導致受傷的工作人員必須立刻停止工作的所有事故。傷亡事故可以劃分4類,即輕微受傷、受傷比較嚴重、有職工因此出現了死亡、較多職工出現死亡。出現職工傷亡事故的原因比較多,比如說職工的操作不當,沒有足夠的能力來開展這一工作或者是某一個設備出現了損壞,還有可能是他人的影響導致的。
三、職工傷亡事故防治途徑
事故的出現,特別是安全事故的出現,是每一個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一旦出現事故,就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使家庭承受巨大的經濟負擔。為此,企業應該做好職工傷亡事故防治,減少傷亡事故出現的可能,并將事故傷亡的損失降到最低。
職工傷亡事故防治途徑具體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第一,對危險進行防治。防止危險的出現,將危險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是控制傷亡事故出現的有效途徑之一,它可以被理解為對危險的隔離。危險雖然并沒有被消除,但是并不會對人員造成影響,因為人和物沒有直接接觸,有效地降低了傷亡事故出現的概率。第二,從一些細節出發,比如,將工廠內部的主要通道上的臺階拆除換成斜坡等。這能夠有效地避免危險出現,杜絕傷亡事故出現的可能。第三,提升員工的水平,使員工具有應對危機的能力。在這一情況下,員工依然是處在危險狀態下的,很有可能出現安全事故。為了減少職工傷亡事故的出現,企業應該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員工提升自身的能力,能夠有效應對危機,在危險狀態下順利地完成工作。[3]
職工傷亡事故可以借助一定的對策來防治。為此,相關企業應該不斷分析措施,尋找更加科學有效的方式來防范職工傷亡事故,增強員工工作的安全性,使員工能夠健康工作,為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四、結語
職工傷亡事故是每一個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為此,相關企業應該對勞動安全理論進行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防治職工傷亡事故,減少職工傷亡事故的出現。將事故帶給人和企業的損失降到最低,確保職工能夠較為安全地開展工作,使企業能夠實現更加長遠的發展,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支持。
(作者單位為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安全設備處)
參考文獻
[1] 韓穎.深入推進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工作——訪中華全國總工會勞動和經濟工作部副部長侯波[J].勞動保護,2019(01):52-55.
[2] 李廷.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助推企業勞動安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10):202.
[3] 張峰.從安全生產管理體制到安全生產運行機制[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7(11):144-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