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敏,張俊濤,王艷萍,關海云,張金春
急性腎盂腎炎是指腎盂黏膜及腎實質急性感染所產生的疾病,為常見的妊娠期并發癥,發病率占所有孕產婦并發癥的0.5%~8.0%[1]。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可導致流產、早產、胎膜早破、膿毒癥、感染性休克等不良事件,危及母嬰安危[2]。若急性腎盂腎炎治療不徹底,病情可反復發作,部分患者發展為慢性腎盂腎炎,極少數患者發展為腎衰竭[3]。因此,早期對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高危人群進行篩查、干預,可以改善預后[4]。本研究總結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以引起臨床醫師的重視,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遵化市人民醫院收治的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214例作為觀察組,其中初產婦194例,經產婦20例;年齡21~38(27.6±2.2)歲;孕次1~3(2.3±1.1)次;孕周11~35(26.2±6.1)周;妊娠分期為早期42例,中晚期172例;休息時常用體位為右側臥位43例,左側臥位171例;職業為務農141例,非務農73例;文化程度為初中及以下143例,高中及以上71例;急性腎盂腎炎發病時間1~11(3.12±0.75)d。選取同期來遵化市人民醫院正常孕檢的未發生急性腎盂腎炎的孕婦15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初產婦129例,經產婦21例;年齡22~37(27.1±2.0)歲;孕次1~3(2.2±1.0)次;孕周10~34(25.1±5.7)周;妊娠分期為早期63例,中晚期87例;休息時常用體位為右側臥位132例,左側臥位18例;職業為務農57例,非務農93例;文化程度為初中及以下69例,高中及以上81例。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急性腎盂腎炎診斷標準[5]①全身癥狀:寒戰、發熱、頭痛及全身酸痛;②泌尿系癥狀:尿頻、尿急、尿痛及腰痛;③細菌學檢查:清潔中段尿培養陽性;④尿常規檢查:尿白細胞、紅細胞水平升高;⑤體格檢查:單側或雙側肋脊角壓痛和(或)腎區叩擊痛。符合①~④任意1項再加上⑤即可診斷急性腎盂腎炎,或同時具備①~③亦可診斷急性腎盂腎炎。
1.3觀察指標 觀察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的臨床特征,比較兩組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分析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發生的危險因素。

2.1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臨床特征
2.1.1臨床表現:①癥狀:214例均有畏寒、發熱、寒戰、頭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不同程度的全身癥狀,體溫37.8~40.3℃;伴有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消化系癥狀111例,伴有腹痛99例,伴有腰痛、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暢等泌尿系癥狀151例。②體征:右側腎區叩擊痛85例,左側腎區叩擊痛64例,雙側腎區叩擊痛48例,無腎區叩擊痛17例;尿路刺激征陽性8例;可見肉眼血尿12例。
2.1.2實驗室檢查:214例均行血尿常規檢查,結果顯示,血白細胞(12~20)×109/L;血中性粒細胞所占比例0.707~0.922;血紅蛋白80~132 g/L,其中貧血(血紅蛋白<110 g/L)141例;血白蛋白28~41 g/L,其中低蛋白血癥(血白蛋白<30 g/L)106例;出現白細胞尿(尿白細胞數>5/HP)199例;出現鏡下血尿(尿紅細胞數>3/HP)171例;尿亞硝酸鹽還原試驗陽性39例。
2.1.3影像學檢查:214例均行泌尿系超聲檢查,結果顯示,右腎積水62例,左腎積水4例,雙側腎積水36例,未見異常112例;并發腎結石33例;腎臟呈不同程度增大并回聲改變14例。
2.1.4病原菌分布:214例入院后均留取清潔中段尿液行尿培養,結果顯示,尿培養陽性121例,共分離菌株142株,以大腸埃希菌最多見,其次為肺炎克雷伯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見表1。

表1 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病原菌分布情況
2.1.5治療及預后:依據尿培養、藥敏試驗結果及臨床診療經驗,214例均選用第3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靜脈滴注,并囑患者采取左右輪流側臥位、多飲水等措施以盡快疏通積尿,同時給予加強補液、堿化尿液及營養支持等治療,規范治療1~3 d后,患者體溫逐漸恢復正常,腎區叩擊痛和尿路刺激征等臨床表現逐漸消失,治療5~7 d后改為敏感抗生素口服維持治療,治療1周后復查尿培養均陰性,尿常規檢測無異常,遂出院。
2.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在職業、文化程度、貧血、妊娠分期、休息時常用體位、低蛋白血癥及并發癥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2。

表2 是否發生急性腎盂腎炎的孕婦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注:觀察組為發生急性腎盂腎炎的孕婦,對照組為未發生急性腎盂腎炎的孕婦
2.3影響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發生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職業為務農、文化程度為初中及以下、妊娠中晚期、并發腎積水、并發腎結石、伴貧血、伴低蛋白血癥、休息時左側臥位是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或P<0.01)。見表3。

表3 影響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發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3.1發病原因 急性腎盂腎炎是一種常見的妊娠期并發癥,若不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可使胎兒流產、早產或引起神經發育障礙等。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發病原因可能如下:①妊娠期雌激素、孕激素生理性分泌增加,其中高水平的雌激素使腎盂、腎、輸尿管及膀胱肌層肥厚,而高水平的孕激素可使輸尿管平滑肌松弛,降低輸尿管蠕動頻率,減弱輸尿管蠕動強度,導致尿潴留,進而使輸尿管擴張,有利于細菌繁殖;②隨著妊娠期的延長,子宮體積不斷增大,壓迫輸尿管,加之妊娠中晚期盆腔淤血加重,子宮及胎先露部位壓迫膀胱,形成不同程度的機械性梗阻,引起排尿不暢、膀胱殘余尿量增多,為細菌生長繁殖和上行感染創造了良好條件;③隨著妊娠期延長,子宮右旋,使右側輸尿管擴張、扭曲更加明顯,增加了細菌感染風險;④子宮增大使膀胱位置改變(向上推移),引起排尿不暢、尿潴留或尿液反流至輸尿管,為細菌感染創造了條件;⑤妊娠期因生理、飲食、孕激素等因素影響,孕婦糖耐量異常,加之尿液中葡萄糖、氨基酸及水溶性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排泄增加,出現生理性糖尿,有利于細菌的生長、繁殖;⑥女性尿道短,尿道口距離肛門較近,細菌易沿尿道上行感染腎盂、腎、輸尿管等部位[6]。
3.2臨床特征 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典型臨床表現包括全身癥狀和泌尿系癥狀。全身癥狀包括寒戰、發熱、頭痛、肌肉酸痛及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消化系癥狀,其中發熱多為38~39℃,部分患者>40℃[7]。泌尿系癥狀多為腰痛、尿頻、尿急、尿痛、急迫性尿失禁、排尿不暢等膀胱刺激癥狀,其中腰痛多為鈍痛或酸痛,少數患者可出現腹部絞痛[8]。本文觀察組均有畏寒、發熱、寒戰、頭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不同程度的全身癥狀,體溫37.8~40.3℃;伴有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消化系癥狀111例,伴有腹痛99例,伴有腰痛、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暢等泌尿系癥狀151例,與上述報道相符。由于妊娠中晚期孕婦尿路梗阻較早期嚴重,常引起膀胱輸尿管反流,推測妊娠中晚期急性腎盂腎炎的發病率更高。本文觀察組妊娠早期42例,妊娠中晚期172例。
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患者可出現腎區叩擊痛及尿路刺激征,其中腎區叩擊痛可單側亦可雙側。有文獻報道,多數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患者出現腎區叩擊痛,少數患者尿路刺激征陽性[9]。本文觀察組右側腎區叩擊痛85例,左側腎區叩擊痛64例,雙側腎區叩擊痛48例,無腎區叩擊痛17例;尿路刺激征陽性8例。有學者發現多數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患者血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水平升高,血紅蛋白及血白蛋白水平降低,尿白細胞陽性率達96.7%[9]。本文觀察組血白細胞(12~20)×109/L,血中性粒細胞所占比例0.707~0.922,貧血(血紅蛋白<110 g/L)141例,低蛋白血癥(血白蛋白<30 g/L)106例,出現白細胞尿(尿白細胞數>5/HP)199例,與上述文獻結果一致。此外,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患者行泌尿系超聲檢查可發現部分腎臟增大,可伴有腎積水或腎結石。本文觀察組行泌尿系超聲檢查發現14例腎臟呈不同程度增大并回聲改變,102例并發腎積水,33例并發腎結石,與上述報道相符。
尿培養是診斷尿路感染首選檢測方法。有文獻報道,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致病菌主要是非特異性細菌,其中以大腸埃希菌最多見,其次是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糞鏈球菌等,偶見真菌[10]。本文觀察組均行尿培養,121例尿培養陽性,共分離菌株142株,以大腸埃希菌最多見,其次為肺炎克雷伯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
3.3危險因素 有研究顯示,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患者往往文化程度較低、工作或居住環境較差,此類患者產前保健開展時間較晚,導致急性腎盂腎炎發生的可能性較高[11]。隨著妊娠期的延長,子宮體積不斷增大并壓迫輸尿管,加之盆腔淤血加重,使妊娠中晚期發生急性腎盂腎炎的可能性較妊娠早期升高[12]。有學者發現,妊娠中晚期發生急性腎盂腎炎的患者腎結石、腎積水的發生率高達17.2%、19.6%,遠超過未發生急性腎盂腎炎的妊娠中晚期人群的4.1%、6.5%[11],提示妊娠期并發泌尿系結石或積水的患者易發生急性腎盂腎炎。此外,貧血亦是妊娠期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正常孕婦貧血發生率為50%[13]。孕婦孕期常因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而導致貧血及營養不良,使血紅蛋白及血白蛋白水平降低,造成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細菌易入侵并引發感染[14]。隨著妊娠期的延長,子宮不斷增大并右旋,加之長時間左側臥位導致機械性壓迫左側輸尿管并升高腹壓,引發尿潴留,為細菌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15]。本文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妊娠中晚期、并發腎積水、并發腎結石、伴貧血、伴低蛋白血癥、休息時左側臥位是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3.4預防措施 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重在預防,為了降低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的發生率,結合本文研究結果,并復習相關文獻,總結具體預防措施如下:①加強會陰部清潔,多飲水,忌憋尿;②加強農民工生育健康教育和孕前健康篩查意識,爭取早期進行孕期保健;③孕期注意適當鍛煉,合理飲食,加強營養,積極糾正貧血,增強機體免疫功能;④對于超聲檢查發現并發腎結石和腎積水的孕婦,應積極給予相應治療;⑤囑孕婦左右輪流側臥位休息,不宜長時間單側臥位,以減少子宮壓迫[16]。
綜上,急性腎盂腎炎是妊娠期較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臨床表現復雜多樣,發病時間多為妊娠中晚期,血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水平常升高,血紅蛋白及血白蛋白水平多降低,白細胞尿檢出率明顯升高,致病菌多為大腸埃希菌,且職業為務農、文化程度為初中及以下、妊娠中晚期、并發腎積水、并發腎結石、伴貧血、伴低蛋白血癥、休息時左側臥位是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提請臨床醫師早期對高危人群進行篩查,及早預防并合理治療,以改善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