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陳萍

圖1 雙色甜瓜壺
“仿生”是廣泛應用于藝術以及生活等方面的一門科學。人類從諸多動植物中獲得了補給,也獲得了有關智慧、哲學與美的認識,尤其為藝術領域增添了一種鮮活的生命之氣,說明藝術與物質生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紫砂壺是中國古典茶壺之中的精品,它的原材料來源于深藏礦石底部的珍貴紫砂泥,在造型、裝飾上常取材于動植物,構成了紫砂壺藝術獨特的東方美學氣質。
紫砂壺可分為光器、花器與筋紋器三種類型,其中花器與筋紋器是自然效果較強的兩種,筋紋器更可以整體造型展現出栩栩如生的藝術效果。筋紋器是將自然花卉、瓜果的筋紋還原于壺中,呈現出整齊、明快與強烈的自然美感。筋紋器制作起來是十分有難度的,要求手工藝人對所模仿之物有非常細致的了解,對壺的空間有整體的把握,對筋紋制作有純熟靈活的掌握,這也就決定了一件筋紋器有著極高的工藝價值與藝術價值。
瓜果因清晰筋紋構成的瓣狀外形成為筋紋器經常表現的對象。圖1“雙色甜瓜壺”以甜瓜造型為基礎來呈現筋紋器的傳統特色。在整體造型上,此壺按照圓潤的甜瓜造型來打造,使之體現出圓器的飽滿中正。恰到好處的弧度將壺身勾勒的飽滿而不笨拙,平整利落的頂部與壺身產生較大視覺反差,在自然之外強調壺的藝術特質,在模仿還原中呈現出手工藝人個人的實踐經驗與個人美感體驗,將自然氣息與個人創造較好地融合起來。
嵌入式的壺蓋隱于壺身之中,壺蓋中央是樸素的圓珠壺鈕,使壺的結構看上去更加利落輕快。壺身兩側是壺嘴與把手,二者造型傳統,制作精細,是壺藝精湛的展現。壺嘴纖長柔軟,與壺身形成完美的角度,把手弧度優美,光滑如玉環。整件作品從結構上看簡潔大方,主題鮮明,給人以淡雅脫俗的氣息。
壺身上的筋紋是此壺自然仿生趣味的來源,也是筋紋器特征的一次展示。壺面上分布著六條筋紋,將壺身均勻地分割為六個部分,筋紋如同瓜棱,使甜瓜的主題更加具體化。每條筋紋的長度、深淺均一致,虛實有度,富有力量美。要使筋紋自然又體現出均衡的幾何美,在打造壺身整體造型時就要考慮到空間的分布,說明了紫砂壺的各個部分是相統一與協調的,它們在展現各自美學特征的同時共同為主題服務,才能準確傳達出自然仿生的趣味。
壺身整體色調一致,富有光澤的棕紅色泥料將壺身襯托的更加成熟飽滿,細膩的壺身展現了火與紫砂泥之間近乎完美的化合反應。那么這“雙色”又是如何體現出來的呢?這其中包含了真實與想象兩個空間。其一紫砂泥的顏色是真實可見的顏色,其二是人們印象中或想象中的甜瓜的顏色,這樣就將紫砂泥、自然中與人們想象中的甜瓜結合起來,共性與個性相統一,對自然界中的甜瓜有模仿,也為觀賞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才是此壺自然仿生趣味之所在。筋紋帶來的肌理美、節奏美展現了紫砂壺藝術自然、有秩序的一面,使人們能夠從這壺中感受到紫砂壺藝術之美與甜瓜的自然芳香。
“雙色甜瓜壺”在筋紋之外并無其他裝飾,整體清晰素凈,毫無瑕疵。手工藝人在尊重客觀自然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想象與創造能力,反映了人類與自然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和手工藝人的藝術追求,使我們能在這壺中感受到筋紋器的質感、茶與紫砂泥的完美配合以及甜瓜自然的芬芳,在一件小小的紫砂壺中去觸碰廣闊的大自然。
本文通過對“雙色甜瓜壺”的造型、筋紋特點與色彩進行分析,在探討自然仿生趣味的同時,著力于呈現出壺中所表達的兩個藝術空間。自然在未來仍是紫砂壺藝術中的重要主題,這是由紫砂壺的原材料、用途與歷史傳統所決定的。手工藝人要從自然中不斷吸取營養,將自然之中更多有趣的部分呈現于紫砂壺之中,為人們感悟自然之美增添一個新的路徑,從這種意義上講,紫砂壺不是冰冷的藝術品,而是鮮活的、可以觸碰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