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健康中國,是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發展戰略。2019年7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成立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國家層面出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這一中長期行動聚焦當前主要健康問題和影響因素,圍繞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兩大核心,將開展15個重大專項行動,努力使群眾不生病、少生病。
一個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國之基。為了令廣大讀者更加深入學習了解《健康中國行動》,擁有積極健康的精神狀態,養成健康的生活行為方式,本刊特開設“健康中國”欄目,關注相關重大行動,傳播科學的健康理念,助力國家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中小學生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受到全社會廣泛關注。加強中小學健康促進,增強青少年體質,是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需要。根據2014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我國7~18歲城市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檢出率分別為11.1%和5.8%,農村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檢出率分別為7.7%和4.5%。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0%,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0%。中小學生肥胖、近視等健康問題突出。此外,隨著成長發育,中小學生自我意識逐漸增強,認知、情感、個性等發展逐漸成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逐漸形成。因此,在此期間積極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意義重大。對此,國家出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其中明確提出實施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并就行動目標和舉措作出部署。
倡導個人和家庭維護中小學生健康促進行動的措施包括:一是科學運動。營造良好的家庭體育運動氛圍,積極引導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或體育鍛煉,保證充足的體育活動,減少久坐和視屏(觀看電視,使用電腦、手機等)時間,培養終身運動的習慣;二是注意用眼衛生。掌握科學用眼護眼等健康知識,養成健康用眼習慣,保持正確讀寫姿勢,避免不良用眼行為;三是保持健康體重。學會選擇食物和合理搭配食物的生活技能,自我監測身高、體重等生長發育指標,家長鼓勵孩子不挑食、不偏食,根據孩子身體發育情況均衡膳食,避免高糖、高鹽、高油等食品的攝入;四是了解傳染病防控知識,增強體質,預防傳染病,特別是預防常見呼吸道傳染病;五是掌握科學的應對方法,促進心理健康。保持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狀態,了解不良情緒對健康的影響,掌握調控情緒的基本方法,正確認識心理問題;六是合理、安全使用網絡,增強對互聯網信息的辨別力,主動控制上網時間,抵制網絡成癮;七是養成良好的作息與衛生習慣,增強自身安全防范意識,掌握傷害防范的知識與技能,預防交通傷害、校園暴力傷害、溺水、性騷擾性侵害等;八是通過親子讀書、參與講座等多種方式給予孩子健康知識,以身作則,帶動和幫助孩子形成良好健康行為,幫助孩子正確面對問題、處理問題,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九是切實減輕孩子家庭和校外學業負擔,不要盲目參加課外培訓、跟風報班,建議根據孩子興趣愛好合理選擇。
倡導學校和政府維護中小學生健康促進行動的措施包括:一是嚴格依據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組織安排教學活動,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二是改善教學設施和條件,為學生提供符合健康要求的學習環境。每學期對學生課桌椅高度進行個性化調整,使其適應學生生長發育變化;三是中小學校要嚴格組織全體學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教師要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執筆姿勢,督促學生讀寫時坐姿端正,監督并隨時糾正學生不良讀寫姿勢;四是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確保中小學生在校時每天1小時以上體育活動時間;五是根據學校教育的不同階段,設置相應的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向學生教授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疾病防控、心理健康、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安全應急與避險等知識,提高學生健康素養,積極利用多種形式對學生和家長開展健康教育;六是指導學生科學規范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屏幕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七是加強醫務室(衛生室、校醫院、保健室等)力量,按標準配備校醫和必要的設備及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把學校體育工作和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對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考核評價體系,將高中體育科目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或高考綜合評價體系,鼓勵高校探索在特殊類型招生中增設體育科目測試;八是政府研究修訂《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和《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等,制定《學校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管理規定》等,進一步健全學校體育衛生發展制度和體系,制定健康學校標準,開展健康學校建設;九是加強現有中小學衛生保健機構建設,按照標準和要求強化人員和設備配備。保障師生在校用餐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加強義務教育學校食堂建設。堅決治理規范校外培訓機構,每年對校外培訓機構教室采光照明、課桌椅配備、電子屏幕產品等達標情況開展全覆蓋專項檢查;十是全面加強全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及其相關危險因素監測網絡、數據收集與信息化建設。組建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和視力健康專家隊伍,科學指導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和視力健康管理工作;十一是實施網絡游戲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游戲上網運營數量,鼓勵研發傳播集知識性、教育性、原創性、技能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優秀網絡游戲作品,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十二是完善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和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制度。
編輯 趙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