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在印度,性暴力犯罪已經超越法律層面,成為一個極為復雜的社會問題和文化問題。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統計,在印度,每16分鐘就有一名婦女被強奸。震驚世界的德里巴士強奸案發生七年后,印度的性暴力犯罪引發的社會安全危機并沒有減緩的跡象。
2020年3月20日,在女兒辛格被強奸七年之后,四名強奸犯終于被執行了死刑。多年來,辛格的母親一直與強奸和謀殺她女兒的罪犯進行著不懈的斗爭和抗議,直到今年3月20日,她才終于實現了自己的愿望。但對于廣大印度婦女來說,這個案件的結束還遠不能算是完全的勝利。
這一案件在當時成為全世界的頭條新聞,也引發了全球的憤怒。成千上萬的印度人走上街頭,抗議印度糟糕的安全狀況、薄弱的法律制度、有缺陷且帶有偏見的執法系統,以及不堪重負的司法系統。案件發生后的數周,印度街頭始終回蕩著“絞死強奸犯”的呼聲。
辛格案在一段時間內似乎成了一種催化劑,迫使這個長期困擾印度的社會問題發生變化。政府官員采取行動修改性暴力相關法律,輪奸犯可能面臨無期徒刑,慣犯可能被判處死刑。重大變化似乎就在眼前,但是變化并未真正到來。這些更嚴厲的法律修改并沒有減少強奸的數量。事實上,據印度國家犯罪記錄局的數據,印度警方每天接到大約100起性侵案件。辛格案發生四年后的2016年,一年仍有近3.9萬起涉嫌性侵的案件,比2015年增加了12%。
2016年5月的一個下午,15歲的印度女孩瑪雅走進拉賈斯坦邦村莊里的商店,給她的母親買一些洋蔥。她走進商店的時候,店主關上了門并將門上了鎖。瑪雅意識到事情不對,她開始尖叫,想引起門外人的注意,但是店主用手捂住了她的嘴,并威脅如果她不保持安靜就殺死她,然后對她實施了強奸。四個小時后,久等瑪雅未歸的母親,最終把她解救了出來。瑪雅向印度警方報案,控告商店店主對她實施強奸并把她鎖在屋里。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統計,在印度,每16分鐘就有一名婦女被強奸。震驚世界的德里巴士強奸案發生七年后,印度的性暴力犯罪引發的社會安全危機并沒有減緩的跡象。
2018年4月,一名8歲的兒童在印度北部查謨和克什米爾邦被下藥、輪奸并被勒死。在警方進行了大規模搜查后,女孩的尸體在一片森林里被找到。警方逮捕了八名犯罪嫌疑人,之后公布的調查細節令人震驚,讓該案獲得了全國范圍的關注,導致橫跨印度的大規模的抗議。兩名政府部長因參與支持部分被告的示威活動而被迫辭職。案件發生后,政府出臺了延長刑期的新法律,并對強奸12歲以下女孩的嫌疑人判處死刑。
2018年12月,一名年僅3歲的女孩在印度德里被強奸,蹣跚學步的女孩的父親在家里的地板上發現她穿著臟衣服昏迷不醒。女孩在當地醫院經救治后情況穩定,一名40歲的保安蘭吉特因性侵嫌疑而被調查。
根據印度國家犯罪記錄局的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6年報告的強奸案數量攀升了56%。但伴隨著犯罪數量的飆升,定罪率卻并不高,截至2018年,只有27.2%的案件被定罪。性暴力犯罪不像盜竊、謀殺犯罪一樣可以很快定罪,定罪率低也成為印度政府面臨廣泛質疑的原因之一。
民眾呼吁嚴懲黑公交輪奸案兇手(圖/網絡)
強奸案的犯罪黑數也較大,大量案件仍未得到充分的報道,受害者不愿意站出來,因為她們擔心調查不符合法律標準,而且如果她們報案,可能會遭到被指控的性侵者的恐嚇。即使案件被送上法庭,大多數也不會最終被定罪。正如印度最高法院的律師溫達·格羅弗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那樣:“我們并沒有以保護證人以及受害人的名義,去提供一名站在她家門前的警員。”
據人權觀察研究員杰什里·巴喬里亞說:“很多時候,新的法律沒有得到實施,準確來說是司法系統提供的培訓沒有得到實施,這就導致很多執法者還停留在原地。”他曾經撰寫過一份人權觀察報告,專門闡述強奸幸存者在起訴過程中面臨的種種障礙。
死刑對于震懾性暴力犯罪是否足夠有力仍舊存在較大的爭議,反對死刑的人認為,死刑無助于威懾罪犯,也沒有解決性侵導致的社會問題。德里國立法律大學的死刑專家阿努普·蘇倫德拉納特認為:“對于政府來說,用死刑來應對這些殘忍的性暴力行為是非常容易的。這是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很受公眾歡迎,但這根本不是解決辦法。我認為每個人都清楚,這不會防止性暴力,也不會對未來防止性暴力產生任何真正的影響。”像蘇倫德拉納特這樣的反對者指出了一種適得其反的趨勢,即強奸犯殺害受害者以毀滅證據或者讓她們保持沉默,以逃避牢獄之災,甚至死刑。海德拉巴市婦女被輪奸案就說明了這一點,她的尸體被焚燒以防止辨認。另一起案件中的一名幸存者在去法庭指證犯罪分子的路上被人搭訕并焚燒,一天后就去世了。
為什么法律的修訂沒有改善印度性暴力的社會問題呢?事實上,這不僅僅是一個法律規制的問題,社會制度和文化體系也需要對此承擔巨大的責任。2013年,英國謝菲爾德哈拉姆大學的學者馬杜米塔·潘迪博士在她的研究中采訪了印度100多名被定罪的強奸犯和殺人犯。她的發現表明,強奸犯對自己的行為明顯缺乏責任感,同時還有一種權利感。在紀錄片《印度的女兒》中,巴士強奸案的罪犯之一穆克什認為,在晚上9點以后外出的女人是不道德的,要對被強奸承擔主要責任。至于受害人被進一步殘害是因為她進行了反抗,她應該接受被施暴。而他們之所以施暴,是為了教育被害人不要在晚上9點在外閑逛。在整個采訪中,穆克什沒有表露出任何的悔意。英國牛津大學學者瑪利亞·米斯拉認為,罪犯通過輪奸施暴行為展示對被害者的權威,施暴是罪犯對被害女性宣布并實施自己享受“暴力性行為”的權力。在印度社會中,受害者不僅是恥辱的承擔者,還被主流價值觀所拋棄。
巴士強奸案的辯護律師夏爾瑪在接受采訪時認為,強奸案件的發生是因為受害女性違反了印度的文化。他認為,印度文化中,“人格主體”只有男人。女性僅作為一種較為珍貴的物體存在,對男人的價值就是“性”。性暴力的肇事者并不是孤立的,在印度社會,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婦女要么被物化,要么被限制在家中。古老的性別規范將她們限制成為一種嬰兒制造機器。對女性的征服必然會以某種極端的方式表現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就是性虐待和性暴力。
如同世界上任何地方一樣,正義總是主觀的。對辛格的母親來說,正義就是輪奸她女兒的罪犯死亡以祭亡靈。對其他人來說,也許又有另外的意義。但是正義永遠不會容忍對婦女性暴力的繼續。為了遏制這種社會問題繼續惡化,印度必須從社會制度、文化價值上進行深層次的反省,理解性暴力為什么會發生,并用“刮骨療毒”的方式真正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