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祖秀
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常見的上生殖系統的一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盆腔腹膜炎、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等,預防不及時、治療不徹底,必將危害婦女生殖健康和身心健康。下面向大家簡要介紹盆腔炎性疾病的危害及治療。
一、盆腔炎性疾病的危害
盆腔炎性疾病急性發作(既往稱急性盆腔炎)時,臨床表現主要為陰道分泌物增多伴異味、下腹疼痛等,遇活動或性生活后疼痛進一步加劇,病情嚴重者可出現發熱、寒戰、頭痛、食欲不振等癥狀,月經期發病患者還會出現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癥狀,部分患者會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癥狀。若治療不及時、不徹底,容易導致炎癥擴散蔓延,最終導致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既往稱慢性盆腔炎),使患者經常出現下腹部墜脹、腰骶部酸痛以及月經失調等癥狀,病程較長者會出現失眠、多夢、全身不適等癥狀。長期遷延不愈還會引起不孕,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具體概括為以下危害:
一是不孕。盆腔炎性疾病反復發作會引起輸卵管粘連堵塞,造成不孕。不孕發生率可以達到20%-30%甚至更高。不孕的危害程度與盆腔炎性疾病的發病次數之間有密切的關系,首次發作時引起不孕的發生率為8%,隨著發病次數的增加,不孕發生率能夠達到40%-60%。
二是異位妊娠。盆腔炎性疾病容易引起盆腔粘連,導致本應出現在子宮腔的受精卵出現在宮頸、輸卵管、卵巢等處,出現受精卵異常著床,發生異位妊娠。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發生異位妊娠的機率是正常婦女的8-10倍。異位妊娠破裂可能導致腹腔內出血,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安全。
三是慢性盆腔痛。炎癥形成的粘連、瘢痕以及盆腔充血經常會引起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尤其是在勞累性交后和月經前后將會加重。慢性盆腔痛常發生在盆腔炎性疾病急性發作后的4-8周,發病率一般為20%。
二、盆腔炎的預防
盆腔炎性疾病反復發作會嚴重危害婦女生殖健康,必須做好以下預防措施。
一是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會陰清潔衛生,堅持每晚清水清洗外陰,禁止清洗陰道內部,大小便后從前到后擦洗外陰。盡量穿著棉質內衣內褲,保持外陰部位干燥透氣,減少外陰病原體滋生。月經期間禁止游泳和盆浴,避免性生活,及時更換衛生巾。保持良好的性衛生習慣,減少性傳播疾病。
二是及時治療生殖道感染。要及時徹底治療下生殖道疾病,防止感染病原體沿生殖道粘膜上行感染盆腔,導致盆腔炎性疾病。發生盆腔炎性疾病后,及時治療,預防和減少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風險。
三是嚴格掌握婦科手術適應癥,術中注意無菌操作,術后合理運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四是加強營養干預、提高免疫力。日常生活中要進食營養豐富的食物,多飲水,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保持生活規律,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抵抗力,預防盆腔炎性疾病的發生。
三、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療
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一定要主動、及時進行徹底治療,并在治療期間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作息規律,做到勞逸結合、節制性生活,避免癥狀進一步加重。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治療方法:
一是抗生素治療。抗生素的治療應遵循經驗性、廣譜、及時及個體化的原則,可采用口服或靜脈注射頭孢、甲硝唑、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但不能濫用抗生素或者使用錯誤的抗生素種類。抗生素類藥物對盆腔炎性疾病急性發作時治療效果好,但對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治療效果不佳。
二是手術治療。經抗生素治療無效的盆腔炎性包塊患者,如盆腔膿腫、卵巢囊腫、輸卵管傘端閉鎖、輸卵管積水等患者,應實施手術治療,根除病癥,避免復發。手術治療方式可根據患者情況選擇腹腔鏡手術或經腹手術,也可在CT或超聲引導下穿刺引流。
三是中醫治療。對盆腔炎性疾病,可以采用中藥輔助治療,達到清熱解毒、利尿散結、消腫療瘡、利水通淋、滲濕止瀉、活血祛淤的功效。
四是理療。采用短波、超短波等物理治療方式,促進盆腔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狀態,提高新陳代謝能力,促進炎癥的吸收和消退。
綜上,向大家介紹了盆腔炎性疾病的危害以及治療,希望能讓大家進一步增強對該病的認識,更好地遠離婦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