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代宏 丁力
摘要:教學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浸潤和滲透在學校教學的全過程之中。普通高中的教學文化建設,既應高度關注核心價值的引領,也應重視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此外,普通高中的教學文化建設,還應注重學科必備知識的傳授。
關鍵詞:普通高中教學文化核心價值學科素養必備知識
2019年12月19日,教育部考試中心鄭重發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其重新表述和闡釋了“一核四層四翼”,回答了“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問題。從高考層面對“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給出了回答。普通高中學校的教學文化,是教學實踐開展的前提,是知識傳授、知識理解以及形成能力的過程。普通高中學校要進行教學文化建設,提升學校綜合水平,提升教學質量,必須要圍繞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德育為先,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校園環境,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本文緊緊圍繞“三個考”,探究普通高中教學文化蘊含的本質,以期通過對教學文化的研究培養高中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就業觀及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
一、普通高中的教學文化建設應當高度關注核心價值的引領
在高中教育階段,應理順教考關系,實現“以考促教、以考促學”的目的,促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形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培養體系,關注核心價值的引領。在文化課相對薄弱的普通高中,尤其是我校,學生文化課基礎比較弱,學習習慣有待改善,學習態度需要修正,學習積極性更需要提高。這些學生在傳統意義上是“后進生”,但他們當中的多數學生是被低分遮住了許多可貴的優點。我校從2012年成立至今,已經培養了五屆高三畢業班,盡管他們當中有些文化課成績不理想,沒有機會上重點大學。但這些學生在我校重視德育的培養模式下,在全體教師的一致努力下,學生的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情懷、品德修養、社會見識、奮斗精神等都有了提高。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僅包括高科技尖端人才,更包括各行各業形形色色在普通工作崗位上的普通工作人員。我校開設了音樂、美術、射箭、傳媒、體育等各色特長班,同時我校還開設了日語特長班,學生在高三高考前參加各類自主招生分類考試,這些都是為了培養各種人才,讓學生各盡其能,發揮自己的優勢,成人成才,在以后的普通工作崗位上也能發揮社會正能量,為社會做貢獻。我校學生畢業后升入各類高等院校,無論品格、操行、社會實踐都不弱于其他學生。守住教育之核心價值,也就守住了教育之本心。
二、普通高中的教學文化建設應當重視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
學科素養是指即將進入高等學校的學習者在面對生活實踐或學習探索的問題情境時,能夠在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指導下,合理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有效整合學科相關知識,并且能夠運用學科相關能力,高質量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綜合品質。在普通高中教學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科素養,應根據學校特點、教師教學特點、師生交往特點、學生學習特點等等,對教學文化進行創新。比如在我校,根據我校學生特點,組織教師編纂適合我校學生的校本教材,獨創“按點教學法”,根據教學大綱和學業水平測試綱要,把每個知識點細化,并制定細化表,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不同基礎上獲得一定的學習成就感,發揮其特長,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隨著信息時代的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術不斷涌現,學生必須學會通過各種渠道獲得新知識,具備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理解新信息并將其納入學科的基本知識結構中的能力。高中教學文化建設還必須培養學生整合、提煉知識的能力,廣泛閱讀涉獵的能力等。
三、普通高中的教學文化建設應當注重學科必備知識的傳授
必備知識是由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各學科的基本事實、基本概念、基本技術與基本原理組成的。普通高中的教學行為系統本身就是個文化系統,教學文化來源于教學實踐,又在教學實踐中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學文化要傳授給普通高中學生必備的學科知識,尤其是傳授給文化課知識非常薄弱的學生,這需要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實現傳道、授業、解惑。比如高中數學、物理、地理等學科對部分高中生來說,簡直就是天書,另外,我校有很大部分學生英語學科的知識儲備幾乎為零。從零開始教授高中英語(數學、物理等),是一件多么浩大的工程!如何給這樣的學生傳授最基本的文化課知識,是每一位普通高中管理者、每一個老師面臨的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在蘇霍姆林斯基的專著《給教師的建議》第六條,其提到“后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教師只有進行以愛為基礎的教育,培養情感,平等對待,才會使學生在充滿愛的氛圍中,持之以恒,不放棄對知識的學習與探究。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考試中心.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文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責任編輯:黃大燦 趙瀟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