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小麗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性格的孩子,有些孩子性格開朗、有些孩子活潑可愛、有的孩子內向沉穩,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在教育工作中我經常反思自己是否對每個孩子都有足夠的關注,尤其是那些性格內向的孩子,他們不經常和教師交流,教師對他們的成長會存在一些忽視的情況,但是他們的內心也是非常脆弱的,為此作為教師我們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成長狀況。
每個班級中都會有幾個學生,他們成績一般、不善言語,在平常的學習過程中如果教師不想他們提出問題,他們也很少會和教師進行交流,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很容易忽略學生的感受。在一年級時我們班級中有個小男孩,他叫小新,在課間時候每個孩子都喜歡在校園內瘋跑、過家家,但是他很少和其他人一起出去玩,一年級的孩子總會因為一些事情向老師打小報告,那幾個調皮的小男生是我每天主要教育對象,幾乎他們每天都會因為藏同學鉛筆、或者在玩耍的時候不小心“誤傷”其他同學而被打小報告。班級中的那幾個小女生就是每天主要向老師報告學生動態的人,她們愛哭并且總被男生捉弄。但是小新卻很少和學生產生矛盾,沒有人給我說小新犯了什么錯誤,小新也沒有告訴過我有同學欺負他類似的情況,他的成績一般,在學習上沒有犯過重大的錯誤,并且他的座位靠邊,有時候我就在想如果有一天他沒有來上課我可能都不知道。
有一次在練習課上,我給學生布置了幾道練習題,由于這幾道練習題比較簡單,我讓學生們做完作業之后就直接把作業拿給我看就可以了,當我看到小新的作業的時候,我看見他臉上掛滿了笑容。并且作業完成得也非常好,我就說,作業完成得不錯,下次繼續努力。這時候我突然感覺我對這個孩子的關注太少了,所以在課下我把小新叫到辦公室,我問他今天遇到什么高興的事情了?小新告訴我今天中午他的媽媽來看他了并且給他買了新的衣服,他媽媽還說要在這周末領他出去玩,所以他非常地高興,他和我說這些事情的時候臉上也掛滿了笑容。這時候我才想起來小新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他的父母離婚后他就一直和爸爸、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小新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他的性格也比較內向,所以在學校和同學們交流的過程中,他就會產生一種自卑的心理。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他們日常玩耍的時候可能就會說起周末自己的父母帶著自己去玩耍或者父母給自己買的新衣服,孩子之間的談話可能就是分享自己的快樂,但是對于小新來講,這是他的內心中最不喜歡聽到的事情,其他的同學都有自己的爸爸媽媽陪伴,但是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注定享受不到來自父母全部的關愛。
據有效數據顯示,單親家庭的孩子患有心理疾病以及犯罪的概率都比正常家庭的孩子要高。但是這也只是部分情況,并不是每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有心理疾病,作為教師我們能做的就是關注這些孩子的成長,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到集體活動中。
我曾經向其他家長打聽小新家的情況,原來小新的父母在他三歲的時候就離婚了,并且兩家人的關系相處得也不太好,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已經對身邊的事情有了一定的記憶,隨著長大他也會意識到自己的家庭與其他家庭的不同。兩家人的關系相處得不太好,這就會讓孩子感到為難,最好不要在家庭中提及敏感的詞匯。隨后我對小新進行了一次家訪,對于我的到來小新的奶奶表現得非常熱情,小新在和我打過招呼之后,就進屋去學習了。
小新奶奶告訴我她非常擔心孩子在學校會因為沒有媽媽而受到其他同學嘲笑,她也為沒有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環境而自責。我告訴小新奶奶小新在學校的表現非常好,并且和同學相處得也非常好。通過家訪我深入地了解了小新的情況,同時也會幫助他更好地融入歡樂的校園生活。
有一次我把小新叫到辦公室,告訴他如果上課他能多回答問題那么他的成績會提高。當時他的眼中表示疑惑,我告訴他回答老師問題,那么老師在課堂上就會知道你哪一部分不懂,那樣就會更好地幫助你解決問題。我也找到了一個學習成績較差但是在班級中人緣較好的學生,讓小新幫助他學習,讓這個學生在課下帶著小新一塊玩耍,這兩個學生都同意了我的建議。
通過我和小新的共同努力,小新的成績有了很大的提升,從原來的班級中流到期末考試時的班級前十,同時在小新幫助其他同學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反映小新是一個非常好的朋友,并且在課堂上他也更加積極地回答問題,我為他的改變感到高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