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子璐
幼兒教師教育是一種職業教育,其中職業教育旨在培養能力導向型人才,需有機結合理論與實踐,側重于開發、設置實踐課程,最忌諱的就是紙上談兵。為此,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需要高度重視基層幼教工作者高尚職業道德、科學幼教理念的培養,還需要側重于從教技能的全面性、保教能力的扎實性、創新精神的大膽性、實踐能力的過硬性。為此,在教學法課程教學中需要高度重視實踐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科從教技能。
這種教法主要是指教師在開展“模擬教學”之前按照具體教例來講解教學法理論,確保學生能夠初步理解與掌握現有的理論知識、教學法理論要求。實際在進行講解時若不能按照教例進行,則極易導致理論極具抽象性、概括性,這只能解決“講什么”“為什么這么講”的問題。若講解中只存在教例而不能真正上升到理論,則只能解決“怎么講”,關于“為什么這么講”并不能得到妥善解決。若只有感性認識而缺乏理性認識,則很難幫助學生學會真正的舉一反三,要想實現學習遷移就會變得非常困難。基于此,在講解時為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就需要將教例講教學法真正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幼兒園教育活動課堂上能夠真正明確“講什么”“怎么講”“為什么這么講”的問題。
教師在結合教例講解教法理論后,在設計模擬教學的作業任務時可以按照教學形式,然后在課堂上由學生開展具體的幼兒園“模擬教學”。第一,為開展課堂“模擬教學”提供一個充足的保障,學生需要按照之前所學的教法理論認真備課、設計并制作教學用具與多媒體課件。第二,認真撰寫課前教案。第三,為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模擬教學”的積極性,需要鼓勵學生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創新。第四,為幫助學生快速地體驗幼兒教師的角色并進入到模擬教學情境中,有必要對幼兒園教學環境進行創設模擬與仿真。
一般情況下,幼兒園環境越仿真,則可以幫助學生更加輕松、更加容易的體驗教師角色,并進入到“模擬教學”情境當中。
所謂“雙師型”教師主要是指那些懂理論懂實踐、又能實戰且具備實戰經歷的教師,在教育類課程上能夠充分體現教師教育的示范性,要求這類教師必須是雙師型教師,特別是對于學科教學法的教師。究其原因就在于,他們有多年的工作經驗,十分清楚現在的學生將來要做什么、如何做才能更好,因此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也能夠更好的有機融合理論與實踐。
受學生個性特點、專業能力差異的影響,當學生自由準備或各組推薦開展“模擬教學”時,時常會變為某個同學的“表演”舞臺,而對于其他學生而言也會因為各種因素而失去參與“模擬教學”的機會,諸如管理不當、缺乏自覺訓練的學習動機等。為此,在“模擬教學”任務中需要采用現場抽簽的方式隨機產生上每節課的“教師”,防止一些學生不認真備課,也能夠為全班學生提供一個都有可能成為“教師”的機會。同時,為激勵全體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其中,就需要結合多方面內容,諸如平時成績、評課水平等,從而才能站在整體角度來全面提高學生的從教技能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