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自強
大學體育教學的核心素養主要有三個維度組成,包括體育精神、運動實踐以及健康促成。乒乓球運動作為大學體育課堂的重要內容,在推進教學中必須滿足這三方面要求,做到有效開展。
但目前大學體育乒乓球教學課堂有效性并不高,教學存在如下問題:
大部分高校學生對乒乓球的認識完全停留在乒乓球的運動規則、比賽活動上,對乒乓球的歷史了解、文化了解、體育精神了解等十分單一,沒有認識到乒乓球運動在我國的地位,沒有足夠的了解導致學生對乒乓球這一運動的共鳴感薄弱,參與積極性不高。
目前高校體育課堂的乒乓球教法十分單一,一般開展模式為“講解+練習”式。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能夠讓學生們按部就班地完成乒乓球訓練,但訓練的機械性色彩較為嚴重,學生的參與熱情不高,課堂教學效率自然低下。
為解決目前大學體育乒乓球教學存在的種種問題,提高大學體育乒乓球教學有效性。大學體育教師可以從大學體育教學的核心素養組成入手探析乒乓球教學有效開展對策。
為了加強學生對乒乓球運動的了解,豐富學生認知,借助乒乓球體育課堂傳遞體育精神,滲透體育文化。高校體育教師就要豐富課堂內容,做好教學補充。
教師要打破原有單一的體育項目動作訓練模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展人文教育。可以借助理論課堂為學生展示乒乓球相關的文化常識,如乒乓球作為“國球”的歷史發展過程,讓學生能夠動態地了解乒乓球文化,從而形成文化自信。同時教師可以借助理論課程為學生展示乒乓球的比賽過程,講解乒乓球球星的故事以及乒乓球的比賽趣味故事。這些故事能夠讓課堂變得更加充實,也能夠加深學生對乒乓球文化的認識,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在后續進行乒乓球規則和技巧講解時學生的接受程度更高,學習熱情大大提升。
教師要改變原有乒乓球課堂的單一教學模式,變化訓練形式,增加學生參與乒乓球運動的實踐,讓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參與、感受乒乓球,這樣是對原有乒乓球訓練的改革、創新與突破,也能夠從側面提升乒乓球運動的教學有效性。
如在開展乒乓球顛球訓練時,為了訓練學生控制球拍和球的穩定度,教師可以引入游戲活動開展“顛球傳球接力”比賽游戲。分小組讓學生們進行顛球接力,每個人疊加顛球次數,如第一個人1次傳給第二個人,第二個人2次傳給第三個人,倘若掉落則從頭再來,三分鐘內次數最高的小組即為獲勝。這樣的趣味游戲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也讓乒乓球訓練變得更有趣。
此外還包括小組合作、競賽比賽等多種訓練模式,都有別于原有乒乓球訓練形式,能夠增加運動實踐,提高運動效果。
為了延伸拓展乒乓球教學的場所,提高乒乓球教學有效性,實現學生乒乓球運動習慣形成,讓學生愛上乒乓球、愛上體育運動,實現自身健康促成發展。高校體育教師就豐富課程比重,拓展延伸教學。
豐富課程比重是指要增加乒乓球在體育課堂的教學時長,定期開展乒乓球專題教學課程。同時,教師可以完善評價考核方式,可采用集中考核、平時考核、定期考核等多種方式,從考核層面評定學生的乒乓球學習效果,增加學生自信。此外,教師可以在校內組織乒乓球比賽、開設乒乓球興趣小組等,都能夠基于原有乒乓球教學做教學延伸,提高教學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