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子玉
在倡導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學好英語不僅僅是背好單詞,用對語法,而是要求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能夠聽得懂,說得出。要想學好英語,從小打下良好的基礎是很有必要的,因此要特別重視小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首先,要消除學生對學英語的恐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要讓學生掌握好基本的英語知識,這是學好英語的前提;再次,要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不然就是紙上談兵毫無意義;最后,要讓學生在保持文化自信的基礎上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以便在各種條件下更好地運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
核心素養下的英語教學旨在培養聽說讀寫全面發展且有較強英語學習能力的學生,而不是單純為了讓學生記住單詞語法取得好的考試成績。為此,教師不能局限于教材知識,要利用網絡上的資源,增加一些課外拓展知識作為課堂教育的拓展延伸,讓學生有更多接觸英語的機會,了解更多英語文化。拓展小學英語教學資源,豐富小學生的英語見聞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一種是利用課堂時間,由教師展示課外拓展內容,在組織內容時教師要注意選擇上難度適中,表現上生動有趣,以達到教學目的。另一種是將精心準備的拓展材料作為課下閱讀材料,讓學生自行學習并進行討論,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提升閱讀能力。
比如湘少版小學英語教材《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coming》一課中,除了讓學生了解課本中中秋節的習俗,還可以拓展出我國的春節、國外的圣誕節等進行簡要介紹,搜集圖片、視頻、語篇等材料進行展示,使教學課堂更加豐富充實,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得到提升。
講授式教學是最普遍運用的教學方式,但是隨著教育的發展,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課堂出現了很多弊端,課堂上主要由教師進行知識的傳遞,學生的參與感不強,無法做到主動學習。也就沒辦法把知識真正內化掌握。為了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得到學科素養的提升,需要教師增加課堂互動,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參與度。可以選用問題教學法,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思考并得出結論。還可以讓學生組成小組進行合作學習,互相溝通交流,使學習能力獲得提升。教師還可以對給學生機會用英語發表意見多多展示自己,一方面讓學生在練習中發現自己發音、語法使用等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還能夠培養語感,培養學生敢于且善于運用英文的能力。
比如湘少版小學英語《This bird is bigger than the first one》一課中,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比較級、最高級的用法,并能對物品作比較。教師除了要告訴學生準確的用法之外,應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盡情發揮,選取教室里、生活中的常見事物進行比較并用語言描繪,在運用中掌握相關知識并促進口語的提升。
教育也越來越向著信息化的方向發展,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可利用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創建更加活躍與新穎的課堂,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為了使學生聽力能力獲得提升,可以準備發音比較標準的聽力材料,讓學生在不斷聽純正發音的環境下糾正自己的發音,同時也真實地感受英語母語國家的人們說話的方式。相比于單調的語篇材料,視頻類教學素材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在課堂上穿插一些相關的視頻進行播放,既能活躍課堂氣氛,也能夠讓學生提升學習興趣,更加集中注意力,這樣就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對知識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設計微課、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線上進行作業的檢查與反饋,合理地利用多媒體,培養學生學科素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