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挺宇
舞姿的形象有著相似之處,中國古典舞也是如此,其中在舞姿跳躍的形象上也會涉及到擰,傾,仰等,將動作融入到舞姿當中,豐富變化的跳躍姿勢,將中國古典美充分展現出來。中國古典舞姿的跳躍和其他類型的跳躍有著一些區別,如果將跳躍的特色丟掉,也失去了傳統舞蹈的美,不是真正意義的中國古典舞。
中國古典舞姿跳躍技術的風格特征比較顯著,在舞姿動勢動態當中主要體現在“閃,展,騰,挪”層面,這也是舞姿跳躍靈魂,是和身法有著緊密聯系的。舞動的時候閃身以及回旋,空中形態中進行舒展以及輕飄,大幅重心位移等,都有著中古典舞的獨特之處,有著帥氣靈敏閃勁。中國古典舞姿跳躍當中的“閃”是常見的,也就是動態上一閃而過,這也是古典舞姿當中比較重要的風格,這一閃就是運動節奏,動作是在迅速間發生的,在動作上瞬間快速的經氣息間提屏,連接上下閃身動勢。古典舞蹈當中講得比較多的是反式規律,在遇到跳躍中閃的動作時,是起跳前預動,是迅速的,表現為左右晃身,是連接動作間比較常用的預動。流動的步伐當中左右小而細膩晃身,迅速蹬地起跳來形成空中仰胸元寶形態,將舞姿當中的點以及線進行連接,形成大線條延伸舞姿。
動勢當中的“展”也是比較重要的舞姿跳躍風格,不僅要跳得高,也要能夠延伸到盡頭,跳躍主要注重跳得高,展得開,落得輕,舞姿的變化過程中把擰,傾,仰,俯能夠做到極致的動作,打好基礎,要在展的時候跳得高以及延伸到盡頭,豐富多變的跳躍像元寶跳,以及旁提燕式跳,斜探海跳等都是比較重要的跳躍方式,每個舞姿都是迅速地蹬地,將身體在空中翻騰,舞姿的表現上在瞬間形成。
動勢的舞動當中“騰”也是比較重要的風格特征,主要是身體在一定的空中高度,輕盈向上感體現,和“竄、蹦、翻、卷”的“蹦”有著比較相似的地方,起跳的時候都是比較用力的,這一方式是中國古典舞當中獨特之處,用力的方式形成古典舞蹈的重要特征。而達到騰空的感覺,就要在躍起的時候盡量高,舞姿的幅度也要盡量大,跳躍有連續起落,起落要有一定空間,是經過連續動作再次起跳,把身體向空中推動。所以在舞姿當中的“騰”主要是大跳類型的舞姿,常見的有大跳吸腿擰身跳,倘若在中國古典舞蹈當中失去騰這一動態形象,也就失去了中國古典舞蹈的風格特征。還有就是騰的停頓感特點也比較突出,同樣高度缺乏停頓就不是騰,高度主要是為“閃、展、騰、挪”做準備的,停頓感也是動作質感的重要檢驗標準,其實說起來騰和蹦是有著比較相似的地方的,也是通過起跳用力的方式,不同的地方就是運動時間差方面。
最后的“挪”也是比較重要的風格特征,挪也就是轉移,跳躍技術當中的挪主要是轉移,可以將其看作是大跳當中跳躍舞姿當中身體發生位移。挪在大跳的技術中有明顯位置,有移動距離,有高度和有時間差。動作突然變化,高低跌宕起伏挪動,這就和回旋有著相同之處??梢哉f中國的古典舞舞姿當中的形態多變以及豐富,每個舞姿形態都貫穿著相應的動作,跳躍當中有小跳,中跳,大跳不同的類型,舞姿的形態上也多是體現出“擰、傾、仰、俯”的舞姿風格。
中國古典舞姿技巧的訓練過程中,要能抓住要點,不管是小跳或中跳以及大跳,只有將起跳以及用力的方法科學掌握,才能有助于提高跳躍的能力。起跳節奏處理方面也要能夠在快慢節奏變化方面加強重視,平均干拔節奏對跳躍彈性質感都會產生影響,所以在訓練的過程中,就要能按照準備,起跳,空中舞姿以及落地緩沖的過程加強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