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國網宜春供電公司 王 剛

國網宜春供電公司積極開展“小機關、大供電所”建設,將人財物向一線傾斜,著力做實做強基層供電所,釋放基層干部員工干事創業的活力。
供電所之間你追我趕,爭先創效。今年1-4月,宜春公司115個供電所實現“零投訴”,城北和城南供電中心臺區降損成效顯著,位列全省第一和第二。
4月14日,宜春公司召開“小機關、大供電所”建設推進會,總結階段性建設情況,直面問題,對進一步做強做實供電所提出更高要求。“公司上下必須正確認識供電所定位和作用,為供電所創造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該公司主要負責人強調。
曾幾何時,邊遠鄉鎮一個樹障矛盾要縣城派人來處理,改造一條10千伏線路需要新建幾條線路,有時該改造的臺區得不到及時改造……落后的生產關系制約生產力的提高,變革刻不容緩。針對暴露的問題,宜春公司領導班子系統研究,制定改革方案。該公司年初制定并印發“小機關、大供電所”建設實施意見,拉開了“小機關、大供電所”建設大幕。
理順市縣、縣所關系;人財物向基層傾斜;加強人員配置,提供物資保障,出臺《供電所業主項目部建設實施意見》、《供電所費用財務審批細則》等相關政策。2020年零星購置計劃下達,1000余臺電腦、打印機充實供電所,新增配置125臺電動汽車到供電所,確保每個供電所平均配置1臺燃油車、1臺電動車。單獨核定下達供電所費用,對日常報銷費用實行流程簡化……各種政策和保障措施匯聚到供電所。
今年宜春公司配電網工程涉及單體項目2004個,作業面寬、參建人員多、管控難度大。宜春公司成立148個供電所業主項目部,業主項目管理人員由原先的82人增至793人。
年初從上高縣公司敖山供電所調任縣公司營銷部主持工作的李文清,明顯感受到“小機關、大供電所”建設帶來的變化。他說道:“過去,運維費用供電所沒有權力安排,報賬、物資領用手續繁瑣,出門工作缺少車輛,現在這些問題逐一得到了解決,供電所可以更加聚焦基層生產與服務工作。”
“在定員總數不變的前提下,供電所定員增加173人,市縣公司機關借用人員放到了供電所。現在機關瘦了身,供電所充實了。”宜春公司組織部負責人介紹。
人是企業生產力的第一要素。宜春公司高度重視基層供電所隊伍建設,尤其重視和加強供電所長隊伍培養選拔。舉辦供電所長測評,推動年輕人才到一線掛崗鍛煉。優先選拔在供電所工作4年及以上的優秀高校畢業生為所長后備人選,逐步形成“員工-班組長-三大員-所長”的人才成長梯隊。昌付等供電所采取競聘、選聘等多種方式,優化人員結構,盤活員工資源,為基層供電所注入了新活力。通過“基層推薦”和“擇優篩選”的方式,9名基層供電所長被推薦為省公司優秀供電所長,參加配網運維技術、營業業務、優質服務與重要用戶安全管理等專業培訓班,進一步提升了在一線和現場履行“三大責任”的直接管理責任能力。
全方位培訓提升隊伍素質。宜春公司各職能部門將“送餐制”向“點菜制”培訓方式轉變,充分收集基層供電所的培訓需求,為基層供電所量身定制靈活多樣的培訓項目。如:黨建部采取網站教學和有獎答題等方式進一步宣貫做強做實供電所政策,財務部針對供電所核定的各項費用的使用范圍、報銷方式進行專題培訓,這些實用化的培訓項目,對順利推進工作有直接指導作用,受到供電所員工的歡迎。
以全員隨機抽考為抓手,大力開展在崗學習培訓,促使廣大員工熟悉應知應會內容,熟練掌握基本工作技能。目前已組織所轄十縣(市、區)公司供電所反復學習《供電所綜合專業員工崗位應知應會題庫》,并完成供電所綜合專業12場次、共計1537人參加的網絡在線測試,引導廣大員工實現了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

宜春公司不斷優化供電所評價考核方式,激勵供電所提升管理、爭創佳績。
在供電所層面,統一實施“比業績、掙工資”的薪酬分配制度。50%業績工資與供電所業績指標掛鉤,按“季度考核預兌現,年度考核總兌現”的方式兌現,賦予所長對績效工資總額及專項獎二次分配權。
在考核體系的激勵約束下,基層供電所主動補短板、揚優勢,力爭獲得更大“蛋糕”。宜春公司城北供電中心今年以來開展以“反竊電、降線損”為主題的專項檢查活動,提質增效顯著,臺區日線損優秀率從中心成立時的78.53%提升到了目前的93.26%,累計治理不合格臺區200余臺,其中高損及負損臺區100余臺,查處竊電用戶10戶,挽回經濟損失54000余元,實現臺區綜合線損率1.93%,綜合線損率在全省城區供電中心中最低。憑借這一突出業績,該中心也多掙到了工資總額。“收入差距看得到,干好干不好不一樣,大家卯足勁把工作做好,實現了從‘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轉變,這個理念的轉變,與有效的激勵手段分不開。”城北中心負責人感慨道。
在“小機關、大供電所”建設中,高安市公司瑞陽供電所脫穎而出,該所投訴事件從2018年45件降到2019年9件,再到2020年1季度連續3個月實現“零”投訴。對標排名由2019年12月底發布的省公司855名上升到今年2月份的82名,進步顯著。員工收入普遍增加,最高的比最低的超30%。
考核激勵有力,激發了員工比學趕超、干事創業的熱情,提高了企業管理水平和經營質效,也大幅降低投訴風險,收獲社會效益,呈現了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