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啟富 何麗杰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嚴重的并發癥,病情進展嚴重時患者會出現慢性腎衰竭,據統計,晚期腎衰竭患者有40%是糖尿病腎病。臨床對糖尿病腎病發病原因的討論一直有爭議,大多研究人員認為糖尿病腎病主要危險因素是遺傳因素[1]。糖尿病腎病患者臨床還會表現出視網膜病變和外周神經病變等癥狀。本研究中以中醫辨證的角度對糖尿病腎病進行分析,按患者不同證候表現進行分期,針對不同分期和癥候表現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2],對糖尿病腎病的治療起到較好的效果。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老齡化的嚴重,糖尿病腎病發病率也逐年上升,而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也逐年增加,這就使中醫辨證本虛證候也越來越復雜了[3]。本研究選擇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腎病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的患者作為觀察組,再收集同期收治的僅有糖尿病腎病未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對2組中醫證候進行對比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腎病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的患者作為觀察組,再收集同期收治的僅有糖尿病腎病未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的患者作為對照組。2組研究對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糖尿病診斷標準均確診為糖尿病[4],檢測血糖≥11 mmol/L,空腹血糖值≥7 mmol/L;根據Mogensen分期標準均確診為糖尿病腎病[5]。2組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簽署同意書,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后分組研究。其中對照組男39例,女41例;年齡30~76歲,平均(65.2±7.1)歲。觀察組中男38例,女42例;年齡32~76歲,平均(68.1±6.0)歲。2組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所有入選研究對象均符合糖尿病腎病相關診斷標準,符合中醫辨證標準,具有完整的四診資料記錄保存[6]。排除標準:合并嚴重精神障礙疾病患者,原有肝疾病、腎疾病、腦疾病的患者,妊娠哺乳期患者,長期維持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臨床資料、中醫四診資料、辨證不明確的患者[7]。
1.3 方法安排所有入選研究對象填寫問卷調查表《糖尿病腎病病例采集信息表》,填寫病史、診斷、心血管疾病等情況,對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結合中醫辨證對本虛證候進行辨證分型,最后統計分析。調查項目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身高、血壓、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指標,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及患者的腎功能指標,對患者的中醫癥狀進行詳細的記錄,包括舌苔、脈象等癥狀。按糖尿病腎病中醫證候和流行病學調查,制定中醫證候研究調查表格,在患者透析前后不同時期填寫此表格,對表格進行分級量化評定,將癥狀分成輕重不同等級,對不同等級進行計分。對收治的80例糖尿病腎病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式分析,將住院期間患者的疾病史、臨床檢查結果和疾病具體情況等信息進行全面整理,對相關信息進行分析,根據中醫藥辨證標準對本虛證候特點分型,最后將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根據橫斷面和前瞻性調查法,對所有數據進行抽樣調查,對患者的生活史、病史、四診資料和血尿常規、24 h尿蛋白定量進行檢測,同時對患者的血生化指標(肝腎功能和血糖、血脂)等進行統計,同時為患者腎臟應用B超檢查。邀請經驗豐富專業中醫醫師為患者進行分型診斷,記錄疾病分型結果,收集患者晨起中段尿,經離心處理后存于-80 ℃冷落,根據Elisa試劑檢測尿LAP、尿PCX水平。根據患者填寫的問卷對證候要素確定,條目量表以三分計分,進行分級,證候要素從高至低,分別是4分、3分、2分、1分。
1.4 觀察指標根據表格統計糖尿病腎病患者的中醫辨證分型中醫本虛證候分布情況;2組糖尿病腎病分期情況及2組中醫本虛證候分布情況[8]。
1.5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照組不同分期中醫本虛證候分布糖尿病腎病患者根據中醫辨證分型:Ⅴ期主要是脾腎陽虛,Ⅲ期、Ⅳ期主要是氣陰兩虛、氣血兩虛和肝腎陰虛。比較不同分期結果發現,不同分期在證型上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不同分期中醫本虛證候分布 (例)
2.2 2組糖尿病腎病分期情況比較對照組糖尿病腎病分期主要為Ⅲ期、Ⅳ期,而糖尿病腎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分期主要以Ⅲ期為主,2組分期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 2組中醫本虛證候分布情況比較根據中醫本虛證候分布分析發現,觀察組主要表現出肝腎陰虛、脾腎陽虛,同時合并氣陰兩虛、氣血兩虛;對照組主要表現出氣陰兩虛、氣血兩虛;2組中醫本虛證候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3。

表2 2組糖尿病腎病分期情況比較 (例)

表3 2組中醫本虛證候分布情況比較 (例)
近年來,糖尿病腎病致死患者逐年上升,其中糖尿病患者既有1型也有2型,未積極治療就會進展成糖尿病腎病,而糖尿病腎病也成為糖尿病最嚴重的合并癥,嚴重傷害了患者的身心。此時,糖尿病腎病患者由于生活質量下降嚴重,身體、精神兩方面均受到嚴重的折磨,尤其是當疾病進展到診斷期后,體內大量蛋白尿、水腫等有明顯的癥狀表現[9],這個階段病情會維持5~10年時間,病情發展到晚期時還要維持透析治療,而且生存率較低。隨著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增加,此類患者臨床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也逐年上升,根據中醫證候分型對此類患者特征進行分析,根據中醫特殊辨證分型的理論,對糖尿病腎病進行分析,可以從另一角度分析找出病因和病機,從而提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糖尿病腎病是致糖尿病患者殘疾、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腎病屬于中醫學“消渴”“水腫”“虛勞”的范疇,中醫藥用于糖尿病腎病防治中也有明顯的優勢,可是,到目前并沒有全國性中醫辨證分型標準,缺乏不同分期中醫證候分型標準,從而使中醫藥防治進程受到阻礙。經過中醫本虛證候分析發現[10],糖尿病腎病在發病早期主要表現為陰虛,發病部位在肝、腎、肺等臟器,所以,患者在糖尿病腎病發病之初,都會有陰虛、燥熱等癥狀,這些癥狀在糖尿病患者1型與2型中都會發生,若醫師缺乏經驗會將此癥狀與糖尿病臨床表現混淆,導致疾病治療被延誤。而當糖尿病腎病進展到Ⅲ期、Ⅳ期后,患者會同時存在肝腎陽虛、氣陰兩虛、氣血兩虛這3種中醫癥候表現,其中最多的癥狀表現為氣陰兩虛。這是由于糖尿病腎病患者病情持續進展,會使陰損及陽,導致陰陽兩虛,發生于脾腎部位。所以,醫師對此類癥狀分析,要結合患者其他檢查指標,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結合中醫本虛證候分布情況,才能及時找出病灶,實施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而且治療方案更具針對性,療效會優于西醫用藥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有研究發現[11],糖尿病腎病發病多因氣血逆流、髖皮充饑而血脈不行,導致痰熱郁瘀,最終積聚于腎絡中,使真元虛損,致邪實泛溢。這時,患者的臟腑虛衰已經發生失衡,而氣血、陰陽均受損,這是糖尿病腎病的病機。痰濕瘀毒于內,經絡脈道凝滯等標證正是病理的變化。通過對糖尿病腎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中醫證候分析發現[12],中醫證候表現出血瘀、氣虛、痰濁和陰虛、氣滯、陽虛等最為常見,主要證候是氣虛、陰虛。本研究以糖尿病腎病為對照組,以糖尿病腎病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為觀察組,通過2組中醫證候辨證分析,以此討論糖尿病腎病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的中醫本虛證候分布特征。研究結果表明,糖尿病腎病患者根據中醫辨證分型:Ⅴ期主要是脾腎陽虛,Ⅲ期、Ⅳ期主要是氣陰兩虛、氣血兩虛和肝腎陰虛。比較不同分期結果發現,不同分期在證型上有明顯差異;對照組糖尿病腎病分期主要為Ⅲ期、Ⅳ期,而糖尿病腎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分期主要以Ⅲ期為主,2組分期差異顯著;中醫本虛證候分布,觀察組主要表現出肝腎陰虛、脾腎陽虛,同時合并氣陰兩虛、氣血兩虛;對照組主要表現出氣陰兩虛、氣血兩虛;2組中醫本虛證候差異顯著。可見,糖尿病腎病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患者因本虛證候分布更復雜,臨床有更多樣的表現,心血管疾病對中醫本虛證型影響主要是氣血虛。
綜上所述,糖尿病腎病患者發病時主要表現出氣陰兩虛,發病中期、后期有損陰及陽情況,甚至會損傷腎臟和脾。根據中醫辨證理論分析患者具體情況,收集患者臨床數據表現分析,結合中醫本虛證候分布,通過對比研究找出中醫本虛證候分布特點,以此為糖尿病腎病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為患者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糖尿病腎病,利于患者的臨床治療,減輕患者的痛苦,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臨床及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