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日
椎動脈型頸椎病是一種比較少見的頸椎病,是由于椎動脈受到壓迫或刺激或椎動脈本身硬化導致椎動脈缺血而產生一系列癥狀,椎動脈型頸椎病發作將給患者及家屬帶來極大的不便[1]。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癥狀常常會有眩暈、頭痛、猝倒、惡心等,并對患者的視覺、發音、神經系統及聽覺產生影響[2]。傳統的治療方法主要采取推拿的治療手段,現為研究三步推拿配合正脊術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與傳統的推拿治療方法之間的區別,故設計此試驗,具體過程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160例,年齡32~75歲,平均年齡(52.4±4.8)歲;其中男69例,女91例;平均病程(4.4±0.8)年。160例患者隨機平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80例,2組患者基本資料經統計分析,不存在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納入標準①在我院接受治療期間符合椎動脈型頸椎病診斷要求[3]的患者;②臨床試驗符合法律規定,且已經征得患者及家屬的同意。
1.3 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完整;②患者存在嚴重的眩暈、頭痛、猝倒、惡心等癥狀;③患者患有精神類疾病,意識不清晰。
1.4 治療方法試驗組患者使用三步推拿配合正脊技術治療,方法如下。①首先,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坐在指定位置,醫生掌握推拿力度,以患者能夠承受力度為宜,時間為5 min。第一步,在椎動脈開始端頸臂穴處,醫生用兩拇指相對以每分鐘60~100次的頻率向斜下方推拿;第二步,在華佗夾脊處,醫生用拇指,以每分鐘100~120次的頻率將拇指作用力傳遞到后關節;第三步,在風池穴處,醫生用拇指內側以每分鐘80~100次的頻率沿風池穴向脊柱內側按動[4]。之后將在頸部采用常規手法讓患者放松2~3 min。②醫生用拇指沿橫突、棘突和棘正線從上往下反復按壓,從而調整頸椎肌。③醫生指導患者在頸部前屈20°轉向患側,當患者轉到疼痛處,常伴有咔咔聲,此時壓痛處消失;之后讓患者把頭部后仰15°左右,直至聽到咔咔聲,疼痛點消失[5]。對照組患者使用傳統推拿方法治療,方法:患者在醫生的安排下坐在指定位置,醫生用拇指在患者的風池、小海、合谷、天鼎、缺盆、肩井等穴位上按壓,之后再推拿頸部、橋弓及肩背部,最后拔伸患者的頸部。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均每日治療1次,10 d后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
1.5 觀察指標治療10 d后,按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判斷治療效果,治愈:椎動脈型頸椎病病癥消失,日常工作及生活不受影響,半年觀察期內沒有復發;好轉:椎動脈型頸椎病病癥明顯減弱,日常工作及生活基本不受影響,半年觀察期內有時復發,在復治后癥狀基本消失;無效:椎動脈型頸椎病癥狀沒有明顯好轉,半年觀察期內患者癥狀明顯,并對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產生影響,有效率=(治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動力學相關指標采用顱多普勒超聲(TCD,上海精密電子儀器廠,CDS-9000型)進行檢測,指標包括椎-基底動脈平均血流速度(TMFV)、收縮期峰值血流流速(PSV)、搏動指數(PI)、阻力指數(RI)等。

2.1 2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效果對比 (例,%)
2.2 2組患者復發率對比試驗組患者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復發情況對比 (例,%)
2.3 2組患者血動力學指標對比治療前2組患者TMFV、PSV、PI、RI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者TMFV、PSV、PI、RI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動力學指標 (例,
椎動脈型頸椎病產生原因是由于患者頸部交感神經受刺激導致,主要采用頸椎牽引、推拿、嚴重者采用手術治療手段。椎動脈型頸椎病發作將給患者及家屬帶來極大的不便,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癥狀常常會有眩暈、頭痛、猝倒、惡心等,并對患者的視覺、發音、神經系統及聽覺產生影響[6]。
三步推拿配合正脊術相比傳統的推拿在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有效率高、復發率低、血動力學改善效果明顯等特點[7]。三步推拿結合正脊術醫生第一步在椎動脈開始端頸臂穴處用拇指按揉,第二步在華佗夾脊穴處用拇指按揉,第三步,在風池穴處,醫生用拇指內側按揉,以達到松解脊椎動脈,改善頸椎供血情況。醫生用拇指沿橫突、棘突和棘正線從上往下反復按壓,從而調整頸椎肌。可以進一步緩解患者的癥狀,有助于損傷的軟組織再生,進而促使水腫更快的吸收,炎癥快速消退[8]。正脊通過醫生指導患者在頸部前屈20°轉向患側調整患者脊椎關節,迫使患者脊椎曲線復位,減輕對頸椎動脈的壓迫。相對于傳統的推拿治療手段,三步推拿結合正脊術在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更具有針對性,見效快,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療效。
采用傳統推拿手段進行治療的患者有效率達到87.50%,采用三步推拿法配合正脊術進行治療的患者有效率達到96.25%,2組有效率差異顯著(P<0.05)。血流動力學指標:試驗組患者TMFV、PSV、PI、RI改善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根據半年的隨訪結果,試驗組患者的復發率(3.75%)顯著低于對照組(13.75%)。
綜上所述,三步推拿配合正脊術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能夠標本兼治,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優于傳統的推拿手段,在臨床治療中值得廣泛推廣。